《汴梁晚报》面对病痛 焦裕禄特别坚强

22.05.2014  19:48
《汴梁晚报》面对病痛 焦裕禄特别坚强 - 河南大学
来源: www.kf.cn

 

李新沐在接受采访。开封网记者 袁洋 摄 

 

      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42年,但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5月16日,记者在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原开封专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辗转新密和郑州,见到了曾经陪同焦裕禄到北京做检查的护理人员李新沐老人。今年82岁的李新沐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激动不已。朴素、不张扬、坚强,回忆起与焦裕禄接触的短暂时间,李新沐老人用这三个词形容他记忆中的焦书记。

      焦书记不张扬很少讲话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的前身是始建于河南荥阳的郑州专区卫生所,1954年更名为开封专区人民医院。据李新沐老人回忆,焦裕禄住院期间就在原开封专区人民医院的东1楼。当时,开封专区人民医院是开封市公费医疗定点医院。1961年,医院从上海引进了一台超声波,该设备在当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因此,1964年2月,焦裕禄首先被送到了开封专区人民医院进行诊疗。作为内科护士长,李新沐经常跟随医生巡查病房,他回忆起当时焦裕禄在东1楼住院的情景时说:“焦书记住院期间,没有一点领导干部架子,十分朴实谦和。”

      “焦书记不像其他病人那样爱说话,再加上这个病本来就很痛苦,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少讲话,而且他一点也不张扬。住院期间我只知道他是一名干部,具体是做什么的,一点都不清楚。”李新沐老人说,“跟普通病人一样,每天护士给他打针、喂药,并没有搞半点特殊。直到后来看了报纸的报道,我才了解焦裕禄的事迹。”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李新沐老人在回忆当年巡查病房时与焦裕禄的短暂接触,他脑海中只留下了朴素、不张扬的深刻印象。

      面对疼痛 他非常坚强

      李新沐老人说,当时焦裕禄被送到医院时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在一次巡查病房时,我们发现焦书记的肚皮上满是肿块。当时已经给焦书记做了超声波检查,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怕诊断不准、延误治疗,需要送焦裕禄到北京诊治。害怕路上焦书记疼痛难忍,医院便选派一名优秀护理人员随行给书记打针。”

      由于当时李新沐是医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之一,还是内科护士长,又年轻力壮、护理技术过硬、专业技能精湛,所以,陪同焦裕禄去北京做检查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在焦裕禄妻子的陪同下,他们乘坐火车来到北京日坛医院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情况不容乐观,当时北京日坛医院的医生说癌症已经扩散,不能做手术,建议回河南治疗。”李新沐说,“这趟到北京,从检查到出结果前后有三四天,之后我们便乘坐火车赶回了开封。”在返回开封的途中,害怕焦裕禄疼痛难忍,李新沐在北京日坛医院又开了一盒止痛药,备着给焦裕禄打针。

      “我当时跟着去北京,工作就是给书记打针和护理,当他疼痛难忍的时候,我给他打一针止痛针。”李新沐老人说,“当时焦裕禄肝上的癌细胞已向皮下扩散,肚皮上都是肿块。这种病十分痛苦,特别是肝区,疼起来就像刀割一样。但是书记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他非常能忍。每次看到他的时候,他都是强忍着疼痛,很少大声呻吟。”

      这么好的干部因病去世很惋惜

      “他如果能活着,将是人民的幸福。”李新沐告诉记者,当他5月15日接到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工作人员的电话后,晚上怎么都睡不着,脑海中一直回想曾经陪同焦裕禄到北京做检查的往事,越想越难以入睡。

      据了解,李新沐老人在1969年医院支援三线建设时,跟随开封专区人民医院搬到了鲁山。在红旗医院工作了15年之后,医院撤销并将那里的医护人员分配到各个矿区。1985年,李新沐被分配到新密东风矿区医院,直到退休。而陪同焦裕禄到北京做检查的事情,一直埋藏在他的心里。李新沐老人告诉记者,每当他在电视上看到焦裕禄的报道时,总是能触动他的心弦。“焦裕禄去世的时候,我还受邀到兰考殡仪馆参加了追悼会。”李新沐遗憾地说,“这么好的一名干部,因病去世太惋惜了。”

      几十年来,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历尽沧桑、几经搬迁,当年为焦裕禄治疗的医护人员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联系不到了,医院经过多方打听才从一些老职工口中得到了李新沐老人的联系方式。如今,当年焦裕禄住过的东1楼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环境舒适的住院大楼。但焦裕禄当年在这里住院时面对病痛,表现出的坚强精神仍被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的医护人员口口相传。他的事迹和精神将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激励全院员工向焦裕禄学习,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履行岗位职责,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