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大型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学术研讨会

03.08.2023  13:13

8月1日,大型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文学院二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研讨会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联合举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由文学院副院长裴萱、文学院教授段晓华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冯淑霞致开幕辞。她表示,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的成功播出和深入研讨有力地反映了当今社会各界对于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大学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的使命,更承载着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的重任。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广大校友密切合作,充分挖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学科优势,创作出更多的优质作品,展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百陆表示,纪录片的真实记录打动人心,歌颂了藏族同胞的拳拳赤子心,彰显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割舍不断的汉藏情谊,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以及文学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杨萌芽表示,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阐释了校友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河大故事,以形象生动的艺术手法和真挚感人的主题精神,展现了学生与老师、校友与河大间的浓浓真情。这既是一部饱含深情的优秀作品,也是一个校企合作的典范,值得深入研究并广泛传播。

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秘书处秘书长刘会军发言。他以校友总会负责人的视角,分享了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讲述了创作成就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学院副院长吕心瑞认为,纪录片既是国家大力支持医疗援藏的缩影,也是河南大学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的生动呈现,更是对献身医疗事业的藏族校友无私奉献的讴歌。

河南大学西藏校友会会长喜乐从历史亲历者的视角高度评价了藏族校友和拍摄组在拍摄过程中的执着精神,赞扬了河南大学对中央援藏计划的积极响应,对纪录片挖掘历史、传承河大优秀精神、讲好河南故事等文化价值表示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在主题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纪录片的纪实背景、文化理念、艺术特色、审美价值、时代意义等方面展开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研讨,并对纪录片中反映的深厚师生情、民族情、医患情进行总结凝练、达成共识。校友工作与教育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原主任刘波肯定了纪录片中跨越历史的师生情、民族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牛慧清聚焦其叙事美学、理念、手法,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汤文靖分析了纪录片中悬念设置、情节等方面的谋篇布局;河南华之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导演海金星表示,纪录片用小切口表现时间的力量、时代的缩影;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高红波强调河大文化、中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播的平台;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郭灿金认为,纪录片填补了汉藏联合培养学生这一题材的空白;文学院副教授燕俊阐述了纪录片体现的历史真实、方法真实、情感真实和艺术真实;文学院党委原书记胡德岭,河南鹰展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硕士生导师陈举分享了他们对河大校友情及纪录片创作艰辛之路的感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导演王立波表示,纪录片处处体现着“真情”二字,并呼吁我校和央视将此项目继续推进;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见证》栏目制片人、高级编辑姚友霞强调了《见证》栏目组为纪录片在央视总台播出所做的努力。

文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武新军致闭幕辞。他表示,这部纪录片对研究汉藏交织交融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有助于巩固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专家学者们对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叙述手法、艺术特色、社会价值等多角度的研究探讨,为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艺术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研讨会对提升河南大学纪录片和宣传片的创作水平与高度、提升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次研讨会旨在以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为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鼓励创作更多优质作品,向全国讲好河南故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藏族医生中原情》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见证》栏目携手鹰展团队制作的纪录片,2023年6月18日在CCTV-12《见证》栏目播出。该纪录片《藏族医生中原情》共三集,分别是《行走高原》《重回中原》《割舍不断的汉藏情》,讲述河南大学75级藏族班学生在汉藏两地的传奇故事,再现这段跨越了近半个世纪的汉藏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