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4月份新乡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18.06.2014  10:35

      2014年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务实重干,全力围绕“稳中求进”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总体看,前四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总体较好。然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制约问题仍然较多,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予以解决。
      一、1-4月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发展稳定。 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增速位次在全省位列第6位,与3月份相比前移1位,与2月份相比前移了4位。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是带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力军。1-4月份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7.7%,比重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2个百分点;轻工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4.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看,全市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正增长行业有20个,占工业行业总数的60.6%。增加值规模占全市比重超过5%的9个行业大类全部实现正增长,9个行业合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9.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达到54.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也达到21.3%。从全市重点产业看,高技术产业继续回暖,1-4月份增长13.9%,比3月份高4.8个百分点,比2月份提高20.3个百分点;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煤化工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8.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6个百分点。
      (二)投资增长相对较快。 1-4月份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404.10亿元,投资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4位,同比增长22.9%,累计增速分别比2月和3月份上升3.3和1.6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由低到高,不断赶超,累计增速2月份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3月份缩小至落后0.2个百分点,4月份超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随着投资增速的不断上升,新乡在全省的位次不断前移,累计增速分别由2、3月份全省第13位、第7位前移至4月份的第4位。从分行业来看,工业投资延续强劲势头,1-4月份增长45.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2.4个百分点,与2、3月份相比累计增速分别提高14.1和4.6个百分点,创近两年来新高。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5.3%,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贡献率达92.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1.2个百分点。
      (三)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1-4月份,全市(不含长垣)1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工业生产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8.5%,比全市水平高6.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7.4%,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个百分点。截止4月末,1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254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其中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18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0个项目。1-4月份12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07亿元,同比增长31.8%,比全市投资增速高8.9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市投资的50.4%。
      (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1-4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36亿元,总量保持在全省第8位,增长13.5%,比全省水平高0.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累计增速与2月和3月相比比较稳定,在全省位次由第5位、第4位上升至1-4月份的第3位。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继续提速,1-4月份(不含长垣县)限上企业实现零售额83.49亿元,增长18.5%,比3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占据主导地位。1-4月份实现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9.31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5%,增长18.6%,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95.7%。按行业来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零售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17.5%、19.0%和14.0%,增长最低的限额以上住宿业也增长了4.3%。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重点监测的产品零售额显示,中西药品类增长82.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7.0%,日用品增长35.2%,家具类增长26.4%,汽车类增长25.4%,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2%,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6.0%。
      (五)金融支持稳步投放。 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余额1810.87亿元,同比增长11.8%,比全省低1.9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第六位,比2月份和3月份提高1个位次,增速位居全省第11位,比2月份和3月份分别前移2个和3个位次。各项贷款余额1093.2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总量继续保持在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7位,增速位次比3月份后移1个位次。从新增数量来看,2014年1-4月份,全市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新增87.85亿元,增长5.1%;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新增55.5亿元,增长5.4%。从存贷结构来看,4月末单位存款余额达到601.23亿元,个人存款规模达到1159.24亿元,二者合计存款额占全部存款的97.2%。4月末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587.29亿元,中长期贷款486.93亿元,二者合计占贷款总额的98.3%。其中,个人消费贷款223.3亿元,占全部贷款额的20.4%,单位普通贷款705.75亿元,占全部贷款额的64.7%。
      (六)公共财政稳健运行。 1-4月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78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速为9.8%,增速位居全省14位,总量位次和增速位次均与3月份持平。其中,税收收入35.45亿元,增长4.9%,增速较一季度回落1个百分点。在各项税收中,完成营业税收11.54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32.6%,增长14.0%,对全市税收收入贡献率达82.1%,拉动税收收入增长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1-4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4亿元,增长17%。其中,教育支出15.69亿元,增长32.6%;医疗卫生支出10.7亿元,增长28.3%;住房保障支出0.9亿元,增长-46.6%;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78亿元,增长-2.9%,四项民生服务支出总额达37.08亿元,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47.9%。
      二、各县市区主要指标运行情况 
      工业生产:从各县(市、区)前4个月的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累计情况来看,有以下特点:一是县区之间不平衡。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有11个县(市、区)高于全市水平(12.3%)。其中,凤泉区增速最高,为17.6%,比全市水平高5.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4个县(市、区)为卫滨区、新乡县、辉县市和平原新区。其中,平原新区增速最低,为5.2%,比全市水平低7.1个百分点。增速最低的平原新区与增速最高的凤泉区相比,相差15.4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县(市、区)出现下滑趋势或持续在低位徘徊。如红旗区、卫滨区等高开低走,增速不断下行。其中,红旗区累计增速由2月份的25.9%一路下滑至4月份17.1%。平原新区持续低位运行,其4月份累计增速仅为5.2%,最高的2月累计增速也只有8.5%。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平原新区2、3、4月份累计增速分别比全市水平低3.4、7.4和7.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与全市投资增速(22.9%)相比,有5个县(市、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低于全市水平,分别是延津县(10.2%)、经开区(12.6%)、牧野区(17.6%)、凤泉区(22.8%)和卫滨区(22.8%)。这5个县(市、区)投资增速分别比全市水平低12.7、10.3、5.3、0.1和0.1个百分点。同时,从趋势上看,一部分县市区增速回暖趋势明显。如辉县市累计增速不断提高,2、3、4月份累计增速分别为13.9%、19.5%和23.6%,累计增速由2、3月份的低于全市水平(2月份低5.7个百分点,3月份低1.8个百分点)转变为了4月份的高于全市水平(高0.7个百分点)。新乡县的状况与辉县市相同,累计增速总体也一路上行,分别由2、3月份的13.5%和17.0%上升到了4月份的23.0%。而另一部分部分县(市、区)累计增速则呈现下滑趋势。如延津县4月份累计增长10.2%,增速比一季度下降9.9个百分点;经开区累计增速一路下滑,先由2月份的19.3%下降到3月份的17.6%,再下降到4月份的12.6%。

      社会消费品零售: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势比较平稳。与全市水平(13.5%)相比,卫滨区(11.8%)、牧野区(13.3%)、获嘉县(10.9%)和平原新区(10.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分别较全市水平低1.7、0.2、2.6和2.9个百分点。其中,获嘉县、卫滨区和平原新区连续3个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牧野区连续两个月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的11县(市、区)中,高新区增速最高,达到16%,高于全市水平2.5个百分点;其他县(市、区)的增速,领先全市水平则不超过1个百分点。
      财政与税收:1-4月财政与税收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县区之间增速不平衡。1-4月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较高的平原新区、经开区、卫辉市、封丘县、延津县、原阳县和凤泉区,增速均在29%以上。其中,平原新区增速最高,达到112.1%;延津县次之,增长5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较低的是辉县市、新乡县、牧野区和红旗区,增速均不足10%。其中,卫滨区为-4.3%,与增速最高的平原新区相比,低116.4个百分点;与延津县相比,增速也差62.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方面也是如此。增速最低的卫滨区(-19.2%)与增速最高的平原新区(128.7%)相比,相差147.9个百分点。二是部分县(市、区)持续低位运行或负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方面,卫滨区负增长4.3%,辉县市(6.6%)、新乡县(5.2%)、牧野区(3.2%)和红旗区(2.4%)虽然是正增长,但总体也处在较低水平。税收收入方面,卫滨区、辉县市、新乡县、牧野区、红旗区均负增长,分别负增长19.2%、17.3%、3.8%、4.9%和2.9%。其中,卫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与税收收入双双连续3个月负增长,辉县市的税收收入连续三个月负增长,新乡县和牧野区的税收收入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其他县(市、区)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速,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趋势。
      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截至今年4月末,全市在建千万元及以上项目共594个,同比增加7个;在建规模1968.36亿元,同比增长19.8%;累计完成投资295.61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371个,同比增加49个,累计完成投资253.45亿元,同比增长27.4%;10亿元及以上项目31个,同比增加2个,累计完成投资46.48亿元,同比增长29.2%。其中,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2万吨超柔软氨纶纤维项目,2014年3月份开工,计划总投资17.5亿元,截至4月份共完成投资0.89亿元,占计划总投资5.1%;河南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玉米收获机项目,2013年11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1.65亿元,截至4月份,共完成投资1.1亿元,占计划总投资9.4%,其中本年完成投资1.09亿元,3月当月完成投资0.55亿元,4月当月完成投资0.5亿元;河南宝钢制罐有限公司年产17亿只易拉罐生产线建设项目,2014年2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截至4月份共完成投资1.5亿元,占计划总投资15%;河南嘉寓门窗幕墙有限公司年生产40万平方米高档节能门窗及20万平方米高档节能幕墙生产线建设项目,2014年2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8.7亿元,截至4月份共完成投资3亿元,占计划总投资34.5%,其中4月当月完成投资1.5亿元;原阳县豫浙塑编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2014年1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7亿元,截至4月份共完成投资0.6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9.7%,其中4月当月完成投资0.52亿元。分县(市、区)来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各(市、区)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数量均在10个以上。数量相对较少的卫滨区、牧野区、平原新区和延津县,亿元及以上项目也分别达到14、14、15和16个。而数量相对较多的新乡县、封丘县、原阳县和辉县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则分别达到32、34、43和58个。
      四、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新增“四上”企业数量少 。“四上”企业,指是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和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前四个月,全市(不含长垣)新增“四上”企业18家,其中,工业1家,建筑业3家,房地产7家,批发零售5家,住宿餐饮1家,服务业1家。14个县(市、区)中,卫滨区、新乡县、卫辉市、辉县市、经开区、平原新区这六个县(市、区)没有新的“四上”企业入库。即使是有新的“四上”企业入库的县市区,数量也相对较少。例如,红旗区和凤泉区,新增“四上”企业数量均仅有1家。
当前新乡经济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目前正是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前四个月全省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6家,平均每个省辖市新增30家。而全市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1家,远远低于省辖市的平均数。如果追溯至去年4月份,则近1年来,全市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只有6家。这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资产为1.16亿元,仅相当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资产的70%。1-4月份这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5818万元,仅相当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均值(10787万元)的54%。由于数量少、规模又小,因此这些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拉动力非常小。1-4月份,这6家新建规模以上企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3个百分点,拉动点数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
      (二)金融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尽管4月末的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取得两位数速度的增长,然而,从全省位次和新增数额来看,全市金融环境形势并不容乐观。从全省位次来看,今年4月末存款余额总量位居全省第6位,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年底下滑1个位次,增速位居全省第14位,比去年年底下滑5个位次;贷款余额增速位居全省第7,比去年年底下滑2个位次。从新增数额来看,今年4月末各项存款比年初新增87.85亿元,同比下降38.7%,比去年同期减少55.34亿元,各项贷款比年初新增55.5亿元,同比下降12.3%,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76亿元,新增存、贷款额双双缩水。从结构来看,各项新增存款中,单位活期存款同比减少19.9亿元;各项新增贷款中,单位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同比下降7.1%。
      (三)高耗能行业是工业增长的支撑。 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是全市最大的两个高耗能行业。2014年1-4月份,两个行业共实现工业增加值48.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1%;合计增速为19.3%,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7.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的产品有不少是产能过剩产品,并且能耗高、污染大,是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调控重点。同时高耗能行业也是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的行业。所以,高耗能行业的高速增长不仅难以持续,而且其波动将对全市经济稳定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四)财政收入持续下滑。 1-4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与2月份和3月相比分别回落6.4和2.6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由2月份的落后0.8个百分点进一步拉大到4.6个百分点,全面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1-4月税收收入35.4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4.2%,但其仅增长4.9%,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落后4.2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比低13.5个百分点,延续了开年以来的低速增长的态势。税收收入中营业税收入11.54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33.8%,增速为13.4%,比去年同期低5.2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低15.9个百分点。1-4月份税收收入中的小税种收入增长-7.6%,其中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同比负增长32.5、6.9和6.6个百分点,其他小税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营业税的中低速增长和小税种中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负增长,拖累税收收入持续低速增长,最终导致税收收入增长的下行态势,需要我们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