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周口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形势调研分析报告

20.06.2014  19:21

今年以来,周口市工业经济基本延续了上年平稳增长态势,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经济效益增速基本稳定。但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特别是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未明显改善、国内落后产能淘汰和工业转型升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下行太力较大。

一、工业企业生产情况及特点

1、轻工业份额占绝对优势,增长速度大幅提高。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5.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8.8%,轻工业比重工业快6.2个百分点。轻工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77%。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9.9个百分点。

2、支柱行业支撑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截止4月份,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9%、16.4%、38.3%、22.8%、39.5%。

      3、超八成行业保持增长。近半行业增速加快。1-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32个行业大类中,28个行业均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7.5%。有19个行业增速较同期加快,增速在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18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为60.6%。

      4、工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72.23亿元,同比增长23.83%,全市32个行业中有28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积达8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5.67亿元,同比增长19.72%,增长面达到93.75%,有14个行业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二、 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工业经济结构仍不合理。 传统工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大,发展缓慢,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低,现代工业特征不多,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 企业融资困难突出。 目前,我市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将银行作为获取资金的主渠道。今年以来,国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的股份制改造、压缩贷款规模,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的难度越来越大。最近,我们对全市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发现,资金缺口比较严重的行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3 、产业集群产品层次低,企业之间关联性小,高新技术企业少。虽然集聚区完成了企业的集中,但各企业独自经营,相互间产品关联度低,缺少分工和合作,产业链条较短。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占全县产值的比重低,其它企业整体呈现产品层次低、竞争力弱的局面。

      4、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我市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就业和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强度大的企业出现招工难。主要是熟练技术工和高级技工紧缺。仅有的一些熟练技术工和高级技工大部分流入报酬相对较高的发达地区。

      三、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走势分析

有利因素: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工作,全市上下按照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措施。其次是竣工项目初建成效。随着项目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新投产项目的不断增多,其中:计划投资15亿元的盛鸿纺织有限公司年产2亿米布喷水制造项目,计划投资6.98亿元的扶沟县瑞丰纺织有限公司年产20万锭新型纱线项目,计划投资5.98亿元的西华汇豪鞋业有限公司创业孵化园一期年产600万双鞋项目,计划投资5.6亿元的河南中泰红叶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原生态粉条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商水标准化厂房项目,这些项目的投产对支撑周口工业平稳增长及其重要。

      不利因素: 一 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进一步显现。资金制约仍明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二是结构性用工难问题:外来员工流动性大,生活消费品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而操作工、技术工需求最为紧缺。三是生产经营成本问题:原材料价格起伏不定、工人工资增长、中小企业融资难等,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挤压企业生存空间。

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工业经济回升减慢,总需求偏弱、制约企业发展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金紧张等因素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工业继续回升趋势还不明确,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三、     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下半年,周口市工业经济运行既有许多有利条件的支撑,又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制约,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我们既要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又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市外资金引入力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推荐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向外融资;二是要进一步做好政府组织的全民参与的招商引资活动,这主要追求的是氛围、是观念、是意识,但也要效果。三对重点盈利大户,加强生产资料供给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协调,支持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 、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控,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做好月度生产分析、经济运行综合分析和市重点骨干企业运行情况分析。强化对有市场、有效益企业的煤、电、油、运及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协调,确保其满负荷生产。对停产或半停产企业,逐户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和措施,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生产下降的企业增产或少下降。

      2 、继续 抓好企业扭亏增盈,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一是对重点盈利大户,加强生产资料供给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协调,支持企业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对重点亏损大户,以促进自主扭亏为基本途径,以抓扭亏有望企业的扭亏减亏和扭亏无望企业的有效资产盘活为切入点,实施分类指导,结合整治。进一步加强对亏损大户、长期亏损户的跟踪监控,建立健全亏损企业的预警机制。对亏损在50万元以上及亏损额同比增长50%以上的企业,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企业,分析解剖,重点帮扶。三是对微亏户特别是虚亏实盈企业,促使其规范财务管理,确保其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四是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扭亏增盈目标和责任,加大督促检查,尽快使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明显的下降。

      3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 是要对已经建成投产的项目,尽力帮助其协调好外部环境,促使尽快达产达标。二是对在建的项目,深入现场调研,帮助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三是采取贷款贴息等措施,促进项目建设。四是继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园区招商平台,吸引一批工业项目落地我市,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4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完善融资机制。 一是加强银企合作,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零距离的融资平台,鼓励各金融机构对有市场、有效益、守信用的中小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尽量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二是继续加大市外资金引入力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推荐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向外融资。

      5、强化企业服务措施。严格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和税费减免政策,凡政府对企业承诺的坚决执行到位。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金融部门提供融资服务,对金融部门新增企业贷款进行奖励。实行企业挂牌保护制度,禁止职能部门不经批准到企业进行检查。对为企业发展设置障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惩处。支持企业完善职工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帮助企业解决员工招聘、稳定员工队伍等方面的问题,鼓励更多农民工在本市就业、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