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三季度信阳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30.10.2014  10:05

今年以来,信阳市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开拓消费市场,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受宏观经济环境趋紧、需求不旺、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6、7、8月份以来增长势头放缓。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商贸企业更是面临难得的机遇与巨大挑战。 

一、消费品市场增长趋势放缓

前三季度,信阳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31亿元,同比增长12.9%,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分月度看,1-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4.2%、13.6%、13.0%、13.0%、12.9%、12.9%和12.9%,前三季度增速与前8个月持平。

(一)零售额增速分化明显,限上餐饮业增速继续回落。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实现零售额173.46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与1-8月增速持平。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97亿元,增长25.6%,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42.96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增速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03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四个行业中住宿业同比增速提高最多,餐饮业是唯一增速回落的。由于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占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相对较大(约82.4%),限上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速提升是带动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 分类商品零售额有升有落,冷热不均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54.93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在有商品零售额统计的19类商品中,零售额均保持增长。五大类商品拉动力有所增强。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五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较大,这五类商品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是79.5%,是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前三季度,五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了21.4%、35.9%、3.4%、4.6%和25.7%,拉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4.1%,贡献率达71.7%,其拉动力和贡献率分别较上半年的12.6%和69.9%增强了1.5和1.8个个百分点。这五大类商品中除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增速同比回落18.2个百分点外,其余同比增速均有所提升。

(三) 居民消费更趋理性化,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 一是金银珠宝类奢侈品和轿车类等攀比性消费依然升温不断。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分类中,金银珠宝类和汽车类零售额的增速分别为60.2%和25.7%,同比分别提升7.6和3.3个百分点。二是旨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生活资料类消费保持稳定,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21.4%,增速同比回落4.2个百分点,而日用品类同比增长32.8%,增速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三是有些偏冷门的商品却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变得越来越热门。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及其他类等商品逐渐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速分别为34.8%、22.1%、45.5%、43.6%和30.7%,增速同比分别提高12.3、13.1、25.6、46和4.2个百分点。

(四)住宿餐饮业逐渐实现转型。 八项规定推动一年多以来,全市住宿餐饮业企业积极适应国家政策要求,逐渐实现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一些高档住宿餐饮业企业主动寻找新的出路,推出大众化服务理念,经营状况取得好转。住餐行业逐渐走出去年以来低增长的局面。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4.47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住宿业实现营业额8.33亿元,同比增长31.2%,提高23.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6.14 亿元,同比增长18.3%,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

(五) 网上零售保持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  从全市2家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统计数据来看,限额以上法人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310.7万元,同比增长189.8%。

二、 消费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前三季度,信阳市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平稳有序、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消费较快增长、影响市场长期稳定向好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限额以上新增企业相对较少。 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新增入库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16家,远远低于今年2月份的入库单位数(109家)。其中,3-7月份新增入库法人企业单位数为0。净增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经营情况尚未完全好转,企业盈利比较困难,社会生产经营者从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意愿趋淡。
   (二)法人企业经营情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企业运行成本上涨较快,严重压低了企业利润,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商铺租金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人工资的年年攀升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不少商业繁华地带各式各样的商场、超市大量涌现,特别是网络消费方兴未艾,消费者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许多商家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纷纷微利甚至亏本促销商品,打起了价格战,使得企业利润空间日趋狭小。商品物价的持续上涨也导致部分商品销路不畅,企业为了减少商品库存不得不压缩利润空间。企业利润空间的压缩必然降低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信阳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的零售额增速为负的单位数有所增加。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同比为负增长的法人企业共有57家,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的12.4%,所占比重较上半年扩大了1.1个百分点。
      (三)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均有所回落。 八项规定的持续影响还将继续存在一个时期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不少商场超市购物卡消费明显减少,一些高档奢侈品消费降低,购物卡消费减少带来的商品消费下降的冲击还没有完全被居民消费的增长消化掉,一些企业经营方式转变比较慢,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市场形势。一些高档酒店营业额锐减,普通居民消费水平还不足以弥补公款消费锐减所产生的巨大空白,一些退出大众化消费的企业表示营业额相比从前仍有所下降,而一些转变比较慢的餐饮企业出现倒闭现象,导致信阳市批零住餐业的销售额、营业额增速均有所回落。从分行业来看,前三季度,信阳市批发业实现销售额204.43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03.76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9.2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1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41.34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6个百分点。

      (四)高档酒店形势依旧严峻。 自2013年3月起,高档酒店、政府接待型酒店遭受重创,在经历一年多的调整后,当前经营形势依旧不容乐观,中、高档住餐企业经营困局仍在延续。从服务对象看,高档一些的住餐企业的公务消费比例都已下降,各类商务宴请数量和消费金额也大大下降,而通过降价、促销等活动吸引普通消费的增长并不明显,远未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营业额呈负增长的有12家,占全部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企业数的21.8%,所占比重较上半年又扩大了4.5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营业额呈负增长的有13家,占全部限额以上餐饮业法人企业数的14.9%,所占比重较上半年又扩大了1.1个百分点。
      (五) 网上零售冲击传统零售行业。 网络购物的快速增长,分流了本地消费。网络购物突破了地域限制,而且价格相对便宜,选择面广,因此抢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导致相当一部分本地实体店的销售额分流。
  三、促进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建议
  (一)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促进企业加快调整转型。要积极引导本地商贸企业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商贸模式,积极适应市场变化,鼓励产销对路、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努力消除各类业务相近商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要以住宿餐饮业企业调整转型为契机,合理规划本地住宿餐饮市场业态和布局,努力实现高中低档相结合、各类特色餐饮相结合的住宿餐饮市场布局,充分利用好市场优胜劣汰的转型换挡期,为未来住宿餐饮市场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避免同业恶性竞争的情况重复出现。

(二)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居民消费预期。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没有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消费增长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应积极参与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提振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捏造涨价、跟风涨价、囤积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证商品价格稳定。特别是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等,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提升消费信心。
  (四)积极打造本土电商平台,抢占新兴业态商机。要主动应对电子商务对我市实体商业企业销售的分流,积极引导并扶持有实力的商贸企业打造具有信阳特色的本土电商平台,充分发挥企业了解本土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优势,引导更多企业加入网络销售平台,扩大网上销售、加强网上合作,形成网络销售与实体店销售双渠道流通,为信阳现代商品市场茁壮成长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