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分析

31.10.2014  11:51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服务企业促发展、引进项目促提升,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运行态势。但当前国内外市场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全市工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成本费用居高不下,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一、全市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情况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平稳提升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203亿元,同比增长10.8%,较1-8月份提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上半年0.8个百分点。较之去年同期,增速差距不断收窄,低于去年同期2.6个百分点。

      (二)工业利润波动中不断增长

今年以来,利润增速虽小幅波动,但总体来看,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32.3亿元,同比增长3.9%,较1-8月份提高0.7个百分点。

二、支撑工业经济效益平稳增长的因素

      (一)近八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分行业看,全市37个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同比增长,增长面达78.4%,20个行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农副食品、非金属、黑色金属、汽车制造、通用设备等16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15%,占全市收入的比重为45%,对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75.5%,拉动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0个百分点。

      (二)高成长性产业带动作用明显

前三季度,全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食品、轻工、建材六大高成长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加快2.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4.2%,较上半年提高6.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0个百分点。六大高成长性产业中,装备制造、汽车、轻工增速分别较上半年加快6.2、4.2和5.7个百分点,这三个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6.1%,较上半年提高8.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三)小型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小型工业企业共有1099家,占全市工业企业数的74.9%,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占全市工业的38.0%,构成市场微观主体的重要部分。今年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融资、税收、创业、就业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小型企业的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前三季度,全市小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快于大中型企业增速13.8个百分点,对全市贡献率为74.2%,较上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8.0个百分点。 

(四)综合经济效益指标有所好转

从营运能力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0.2次/年,较上半年提高3.4次/年;存货周转率为7.3次/年,较上半年提高2.5次/年。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加快,“两项资金”变现能力增强。从盈利能力看,全市销售利润率6.0%,较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总资产净利率3.8%,较上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率不断提高,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三、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高载能行业占比仍然较大。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高载能行业比重达37.1%,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仍然是带动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高载能行业同比增速11.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其中化学、黑色、非金属行业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在国家化解过剩产能的大背景下,这种较高增速难以持续,全市高载能行业增速回落的可能性明显加大。

市场需求形势好、增速较高的行业比重低,对工业增长尚未形成主要支撑力量。适应当前市场需求的通用设备、文教工美、专用设备、金属制品和电气机械等产业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有所增强,但由于这些行业占比较低,难以迅速拉动工业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这五个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市的11.3%,特别是通用设备、文教工美分别增长46.9%和31.2%,但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仅为4.0%,支撑作用非常有限。

(二)企业成本费用压力居高不下

今年以来,受企业各项生产经营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财务成本等不断上涨影响,全市工业利润普遍不景气,加之市场需求萎缩,产成品出厂价格持续低迷,部分企业形成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的局面,严重挤压企业盈利空间,制约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1.2%,较1-8月份上升0.5个百分点,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0.4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84.95元,较1-8月份上升0.05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3%、11.1%和18.7%,分别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5、0.3和7.9个百分点。

      (三)大型企业收入增速放缓,盈利水平下降

今年以来,大型企业总量大、增速低严重制约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市33家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9.8亿元,占全市比重的35.8%,同比增长7.2%,较1-8月份、上半年均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较上半年下降4.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少拉动0.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3.0%,较1-8月份、上半年分别下降0.1、7.3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8400万元,同比增长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