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
关于《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的决议
(2012年1月14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认真审议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决定批准这个《纲要》。
会议认为,《纲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提出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符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会议强调,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处于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机遇、新任务和新挑战,要充分认识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目标,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强化“五个着力”,全面推进“十大支撑体系”建设,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要求,全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发展,督促和支持政府落实《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组织实施纲要。
会议号召,全省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省各族人民,要在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立足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凝心聚力,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落实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部署,特制定《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本纲要是河南省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纲领性文件。建设中原经济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必须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中原经济区宏伟蓝图成为美好现实。
一、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意义
2009年底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梳理历届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发展思路,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集中全省干部群众智慧,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制定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中原经济区先后列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发展的殷切希望,对河南亿万人民的关心关爱。省九次党代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对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气势正在形成、效应逐步显现。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中原经济区客观存在,这一区域山水相连,民风民俗相近,历史文化同脉,经济联系密切,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区域内经济联系、人员交往等日益紧密,已经成为地域毗邻、主体突出、经济互补、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域。中原经济区优势独特,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基础显著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提升,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有利于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建立粮食和农业稳定增产长效机制,有利于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中原经济区作为农业大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的问题;有利于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用地提供保障。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三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长效机制,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不仅是实现这一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为全国同类地区推进现代化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人均水平与全国存在着明显差距。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激发发展潜能,加快“三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繁荣稳定、民生持续改善,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中原地区在全国区域格局中具有难以替代的枢纽地位,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口数量,还是农业基础、产业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都举足轻重。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能够凸显这一地区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腹地效应,提升战略性枢纽、粮食生产、中原文化、新经济增长板块等核心竞争力,支撑和带动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要求
建设中原经济区,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富民强省,核心是“三化”协调,活力是解放思想,动力是改革开放,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面落实国务院《意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目标,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进一步创新体制、扩大开放,着力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推动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
——坚持统筹协调,把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在协调中促发展,在发展中促协调。
——坚持节约集约,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基本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作为强大动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战略定位
——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建设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成全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全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加快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同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提升中原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崛起的核心地带之一,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
——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强化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的战略通道功能;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
(四)发展目标
具体分两步走:
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到2015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000元,财政总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化率达到48%。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建成。
——“三化”发展协调性明显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破解“三农”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教育质量整体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上升。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问题得到更好解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完善,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撑作用明显提升。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经济总量指标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
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到2020年,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化、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
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
——重在持续。坚持把持续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持续科学发展意识,持续科学发展思路,持续科学发展举措,持续科学发展进程。
——重在提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规律,提升发展理念;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发展层次和质量。
——重在统筹。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形成共同支撑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良好局面。
——重在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共同奋斗;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布局
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优化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一)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布局
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
推动区域互动联动发展,形成板块优势。增强郑州龙头作用和重心作用,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能力。强化洛阳、三门峡、济源、焦作协同发展,巩固在陕晋豫毗邻地区的领先地位,发挥在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太原城市群对接互动中的中坚作用。促进安阳、鹤壁、濮阳联动发展,凸显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优势,成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推动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合作发展,增强在豫皖鄂陕毗邻地区和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影响力,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锋作用和对接沿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骨干作用。各地要准确定位、主动融入,互动联动、协力推进,形成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板块优势充分彰显的良好局面。
依托重要交通通道,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依托亚欧大陆桥通道,壮大沿陇海发展轴;依托京广通道,拓展纵向发展轴;依托东北西南向、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重点开发地带。逐步扩大轴带节点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推进错位发展,提升辐射能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促进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密切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二)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格局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1、中原城市群。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的要求,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高洛阳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动周边城市,增强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带动能力,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加强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分工,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经济联系紧密、城市层级分明、体系结构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
2、粮食生产核心区。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依托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和豫北豫西山前平原产粮大县(市、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明显的粮食主要生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储运企业向主产区集聚,建设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
3、生态功能区。以山脉、丘陵、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河、田为要素,推进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构建横跨东西的黄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纵贯南北的南水北调中线生态走廊,形成“四区两带”的区域生态格局。
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
(一)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
加快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走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1、提升中原城市群支撑能力。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提升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高水平规划建设郑汴新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推动郑州至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焦作之间多层次快速交通网建设,促进城际功能对接,实现郑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2、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市依城促产、以城带乡的主导作用,提升城市功能,推进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强化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成为具有强大集聚力带动力和发展活力的区域。发展城区经济,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地区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商务中心区、市辖区规划建设特色商务区。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3、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发挥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作用,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城镇,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提升县城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形成产业集聚区、老城区、新城区联动发展格局。加快重点中心镇发展,推动具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条件的特色镇,发展特色明显的矿产资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服务业,逐步做大城镇规模。引导其他小城镇重点强化区域服务功能,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
4、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率先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等不宜居住的村庄以及弱小村、偏远村的整村搬迁,统一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5、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坚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农民进城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积极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鼓励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
(二)构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支撑体系
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支撑能力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依托。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走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主导作用,有力支撑“三化”协调发展。
1、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形成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群。重点发展轿车、轻型商用车、中高端客车和中重卡车等四大系列优势产品,建设郑州汽车制造基地,壮大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规模。推进郑州、漯河、鹤壁、信阳、南阳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信息家电、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新一代信息通信等产业。提升输变电装备、大型成套设备、现代农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竞争力,推动基础部件和配套产品集群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扩大面制品、肉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产业优势,提升主食工业化水平,建设食品工业强省。推进产品升级,提升黄金叶卷烟品牌影响力。加快培育一批家用电器、家具厨卫等特色轻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绿色建筑材料。发挥煤盐资源综合优势,大力推进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融合发展,积极发展高端石化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快骨干企业实施煤电铝及加工一体化发展,延伸铅锌镁钼钨钛铜等产业链条,建设以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有色工业基地。加快重点钢铁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推进战略重组。提升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规模和水平,形成产业链和集群发展优势。推动洛阳、开封、安阳、鹤壁、新乡、平顶山、南阳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
2、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自主技术产业化为着力点,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引进并举,培育壮大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推进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设郑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新能源装备等新能源产业,推进南阳国家生物质能示范区建设。发挥资源和原材料优势,重点发展超硬材料、高强轻型合金等新型材料,推进洛阳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电动汽车,提高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配套水平。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化环境,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实施大交通大物流战略,建设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中心城市为节点、专业物流企业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强化国际物流、区域分拨、本地配送功能,建设郑州内陆无水港,成为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内陆型现代物流中心。推进洛阳、安阳、商丘、濮阳、信阳、南阳、漯河、三门峡等区域物流枢纽建设。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建设中原历史文化旅游区、黄河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带等重点景区和精品线路,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提升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规范发展各类投融资平台,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票据市场中心,积极争取建设期货期权交易中心和股权产权交易中心,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增加期货品种,建成全国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规模和水平,发展壮大健康产业、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培育和扶持家庭服务业。加强市场指导和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4、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充分发挥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承载作用。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统筹现有城区与集聚区功能布局,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产城互动发展。创新发展机制,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制约。
5、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区位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完善产业配套条件,打造承接平台,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全方位、多层次承接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推动中心城市重点承接发展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县城重点发展各具特色、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形成有序承接、集中布局、错位发展、良性竞争的格局。依托城市新区和产业集聚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地区,规划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三)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
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前提。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走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夯实“三化”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
1、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组织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稳定播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增产秋粮,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达到1300亿斤。加强兴利除害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一批新灌区和引黄水源工程,推进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推进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规模化建设现代化高标准粮田,大幅提高吨粮田、吨粮县比重。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升秋粮生产机械化水平。发展现代种业,建设全国小麦、玉米育种创新基地。
2、建设全国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调整畜禽生产结构,提高生猪生产竞争力,扩大奶牛、肉牛生产,进一步壮大禽类养殖规模。重点推进黄河滩区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奶牛、肉牛,沿京广生猪、肉羊,豫南淮河流域家禽等优势区域开发,突出龙头带动,加快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业。
3、建设特色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优质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生产规模,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料和果蔬花卉生产基地。突出特色、科技提升、品种带动,加快特色优势花卉品种区域化布局和基地化生产,发展高档花卉和鲜切花生产,壮大观赏苗木产业。加强城市郊区和交通沿线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林果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4、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驻马店、周口、商丘、濮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许昌、南阳等地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5、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气象等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及产品可追溯制度。建设郑州、商丘、驻马店等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推进周口、南阳等农业大市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保险品种,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加强供销、邮政等涉农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四)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现代化基础设施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保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完善、协调配套、高效便捷、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交通基础设施。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交通设施建设,建成完善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络和航空枢纽基本框架,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机场站、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枢纽建设改造,统筹航空、铁路、公路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促进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加强与沿海港口和各大枢纽的高效连接。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信阳、三门峡、漯河、新乡、濮阳等地区性交通枢纽,形成与郑州联动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
加快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开工建设郑州至万州铁路,研究规划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形成促进大区域间高效连接的“米”字型铁路通道网络。推进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建设,实现省辖市均通快速铁路(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纽带,通达开封、洛阳、许昌、新乡、焦作、漯河、平顶山、济源等市的半小时通勤圈,通达其他中心城市的一小时交通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高效便捷的交通格局。加快内蒙古西部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完成宁(南京)西(安)等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推进兰考至菏泽、商丘至周口至驻马店至南阳、禹州至江苏洋口港、晋豫鲁铁路河南段等铁路建设,构建“四纵五横”大能力运输通道。
推进航空体系建设。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及基地航空公司,增开连接国际大型枢纽机场的客货运航线,扩大航权开放范围,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改造提升洛阳、南阳机场,加快建设商丘、明港、豫东北、鲁山机场。大力发展通用航空。
完善公路网络。重点推进豫西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打通出省通道,推进境内没有高速公路或县城距高速公路较远的县(市)建设快速通道,实现所有县城20分钟以内上高速,构建内联外通的高速公路网络。改造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有序推进城际快速通道建设。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县乡公路和配套大中桥、危桥改造,实施农村连通工程,实现“乡乡联、县县畅”。建设国家级区域公路交通应急救援和路网协调中心。推进淮河、沙颍河、涡河、沱浍河等跨省航道建设,形成四条直达华东地区的水上通道。提高管道运输能力和邮政服务水平。
2、能源基础设施。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建立安全、高效、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和大中型矿井建设,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结合工业园区和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建设热电联产项目,根据煤炭生产供应情况,规划建设大型坑口、路口等骨干电源。加快完善主网架,规划建设外电入豫通道,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设坚强电网。实施“气化河南”工程,依托西气东输等国家骨干天然气管道,完善支线管网,推进濮阳、平顶山等地建设天然气储备基地,提高燃气覆盖率。加强油气资源勘探,稳定产量,完善油品输配网络。建设中原成品油和煤炭物流储配中心。保护好核电厂址,适时推进南阳、信阳等地核电项目建设。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有序推进地热能开发。
3、水利基础设施。坚持兴利除害并举、防灾减灾并重,统筹区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江河、水库、灌溉渠系和城市水网连接体系,形成以南水北调总干渠和淮河、黄河、沙颍河“一纵三横”为基本格局的水系网络。推进黄河、淮河治理,建设河口村、出山店、前坪和北湾等大中型洪水控制性工程。加快淮河、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推进骨干河道及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和小浪底南、北岸灌区。加快引黄调蓄工程建设,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水平。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沿线城市受水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防洪影响工程。加强城市供水设施及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加快推进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贯通工程建设。建设黄河中下游沿线综合开发示范区,打造集生态涵养、水资源综合利用、文化旅游、滩区土地开发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带。
4、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施智慧中原、无线城市、中原数据基地和光网城市等重大工程,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光纤接入网建设和普及延伸,建设“宽带中原”,打造“数字河南”。提升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加快物联网发展,实施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系统、行政服务平台和区域性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建设。完善容灾备份和信息安全应急体系,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五)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根本保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问题,显著提升人口综合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建设全国人力资源高地。
1、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优化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推进农村地区中小学校适度集中、规模办学。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及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推动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办好现有乡镇中心幼儿园,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推动多种形式办学。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完善高校发展规划,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提升高校人才驱动、学科驱动、创新驱动、品牌驱动水平,打造育人高地、集聚高地、创新高地、服务高地。加强学科建设,突出特色、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推动建设一批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促进有条件的学科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形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群。推进郑州大学“211工程”建设,实施河南大学百年名校振兴计划,加大省部共建高校建设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进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提升省内其他高校整体水平。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学科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调整高、中等职业院校布局及学科专业结构,促进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股职业教育,探索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重点学校集中,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全面推行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鼓励鹤壁、驻马店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职业教育园区,打造全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培训实训基地。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健全县域职业教育网络。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水平。
4、推进人才大省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抓紧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着力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大力培养青年英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人才、项目、技术、资本高效对接机制。加大对国家“千人计划”、省“百人计划”人才和特聘教授人才、优秀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奖励力度。推进市县党校、行政学院体制改革。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六)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
创新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动力。深化改革增添内生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创业激发发展潜力,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推动农业大区向现代经济强区转变。
1、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在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人口有序转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生产要素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合理优化配置。加快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收益权。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上,建立统一交易平台,实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有效破解“三化”协调发展用地矛盾。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资产、资本综合管理模式。创新农民进城落户的社会保障、住房、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子女就学等制度安排,探索建立农村人口向城镇就地就近有序转移机制。吸引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国内外知名大学设立合作办学机构,满足高层次医疗、教育服务需求。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探索跨行政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政府结构和行政层级,加快推行省直管县(市)改革。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供销社体制等改革,建设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模式,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规范透明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完善科学完整、结构优化、有机衔接、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体系,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地方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加快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推进水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展大用户直供电试点。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公共服务经营权转让和民间投资公共服务的财政资助机制,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健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提高立法质量和行政执法水平,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建设法制政府。
4、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实施创业人才提升工程和增量计划,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鼓励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放宽市场准入,消除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投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公共服务领域。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发债直接融资,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社会服务体系。
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和科技人才集聚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丰富发展创新载体,加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吸引国家级科研院所、高校来豫设立分支机构或建立成果转移中心,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在产业转型升级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推动郑州、洛阳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优化自主创新环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国内外创新要素的对接和合作。
(七)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
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途径。把开放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性举措,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1、构建对外开放重要通道。发挥现有干线交通的作用,加强出海大通道能力建设,东向连接长三角、山东半岛,北向连接京津冀,西向经亚欧大陆桥至大西洋,改善对外开放的区位条件,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大力开展与沿海港口及边境口岸的战略合作,推动公、铁、空、海等多式联运发展。完善口岸功能,创新监管模式,推进“一站式”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
2、构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提升郑州综合保税区功能,实现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建设郑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推动具备条件的地区申报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一批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争取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鼓励与东部地区合作承接沿海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推动郑州、洛阳等市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统筹规划,在有条件的地方布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3、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境内外投资者进入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与港澳台、东南亚、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和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扩大与世界500强、央企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生产基地。引进和培育出口型企业,促进对外贸易加快发展。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采取直接投资、合资、并购等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建立资源供应基地、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优化内陆开放政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4、促进区域联动发展。推进与毗邻地区在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旅游开发、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加强在科技要素、人力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对接。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推动三门峡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鼓励焦作、济源、安阳、濮阳、鹤壁与晋冀鲁地区,信阳、南阳与鄂皖地区,商丘、周口、驻马店与苏鲁皖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密切与长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发挥腹地效应。
(八)构建繁荣发展的中原文化支撑体系
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做好传承和创新两篇文章,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塑造中原人文精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建设中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凝炼一批具有中原风貌的文化符号,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统筹做好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地的遗址保护和利用,探索大遗址保护机制。依托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建设世界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开展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中原文化走出去模式。
2、创新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机制,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文化经营实体,实现文化市场主体多元化。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和重组,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
3、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省辖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传播体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豫剧、曲剧、越调等传统剧种,抢救和保护地方特色剧种,保持文学、书法、戏剧、武术、杂技、民间文艺等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引导创作更多文化精品。加强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青年时尚文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净化文化市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建设和特色文化发展,扶持具有中原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中原风貌、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的知名文化品牌,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促进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对接。
5、塑造中原人文精神。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道德实践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高尚人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三平”精神,树立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形象。全面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倡导敬业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树立中原发展新形象。
(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生态建设。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构建“四区两带”区域生态网络,建设黄河中下游、淮河中上游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强水源地保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立渠首、沿线地区与受水地区经济协作机制。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固碳能力。推进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煤矿塌陷区治理。加强城市环城防护林和生态水系建设,构建城市外围地区森林生态带。推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外来物种防控。加强气象灾害、山洪暴雨灾害、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加强污染防治。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健全跨流域、跨区域的污染联防联控、跨界防治机制。加强工业污染全防全治,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严格控制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加大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推进重点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协同防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重金属、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实施环境容量预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预算指标管理。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碳排放交易机制。
3、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进节能降耗,突出抓好工业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加大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力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高效工业节水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加强生活节水,严格地下水管理,推进许昌、济源等创建节水型城市,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快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积极盘活闲置和空闲土地。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发展有色、煤炭、非金属矿、农业和再生资源等领域循环产业链,创建一批国家和省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园区和企业。
4、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资源整合,加大深部找矿力度,重点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积极推进矿产勘查开发“走出去”战略,在省外、境外建立一批勘查和开发基地。推动平顶山、焦作、濮阳、三门峡等市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促进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任务。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更好地改善民生,更好地凝聚民心,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公义,保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中原经济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援助扶持就业,以维权保护就业。坚持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交流服务平台。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对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2、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稳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劳动者合法收入。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稳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体、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创新关怀、帮扶困难离退休干部机制。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加快建立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加强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4、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县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妇幼保健、养老康复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医疗急救网络。建设郑州区域性医疗中心,推动省部共建医学科研院所。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国家中医临床基地。
5、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改善出生人口素质,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管理动态监控和应急处置有效机制,建设平安河南。加快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落实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安全河南。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和服务。
7、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提高扶贫标准,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对偏远山区、生态脆弱区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村,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移民安置区、丹江口库区的扶持力度。建设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
8、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省,促进公平司法、公正司法,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调解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力。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鼓励社会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入开展双拥共建,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五、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保障措施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全省人民合力推进的事业,是造福全省人民的事业。全省上下要立足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凝心聚力,务实重干,努力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要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努力破解“三化”协调发展难题。要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作用,做出应有贡献。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强化项目带动、品牌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着力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河南的形象。要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落实国务院《意见》明确的任务和政策措施,抓紧编制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对《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确保落到实处。政府应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贯彻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