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慰忠魂——聚焦焦裕禄纪念馆赠书仪式

15.05.2014  14:21
作者张惠芳把《人民记者穆青传记》赠给穆青四子穆也平。

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空忽然凝固了。

2014年5月14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50年前的这一天,焦裕禄猝然离世,瘦弱的背影定格成永恒。50年后,焦裕禄陵园,前来拜谒的人群络绎不绝。这一日,纪念的方式有些特别,多了一缕清幽的书香。由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人民记者穆青传记》赠书仪式在焦裕禄纪念馆举行,崭新的图书要赠给兰考县委、焦裕禄陵园,赠给焦裕禄的亲属和穆青的四子穆也平,现场气氛热烈而凝重。

聚光灯下,那双拿着书的手微微颤抖着。封面上,穆青微笑着,目光中饱含热爱和深情。身为一名老记者,张惠芳知道这本书的分量。为了写这本书,她花了10年功夫,她面对面聆听他谈自己的人生、心路历程,睿智的感悟和动人的故事让她时而笑出眼泪,时而陷入沉思;她走访他的故乡杞县,她踏着他的脚印,采访他采访过的地方,她也有幸跟着他采访。他去世之前,逐字逐句审定了这本书。10年后,这本书重新出版,增补了他也曾经审阅过但在第一版中被删掉的青少年时代的内容,增加了关于他的家庭生活的内容,他如果还在,会点头同意吗?

穆也平从北京赶来了。他的模样和穆青何其神似:笔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神、高大的身材。父亲写下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一年,他5岁,对父亲离开家采访数月,他还没有太深刻的感受和记忆;10岁那年的暑期,他听了父亲的话,和哥哥一起来到兰考体验生活,吃住在仪封园艺场。在他的记忆中,那段生活有些清苦,但非常有趣。后来,他也曾再来,但都是匆匆而过。这一次,他是专程赶来。

她把散发着墨香的《人民记者穆青传记》郑重地交给他,她刚说了句“见到你真好”,声音就哽咽了。但那表情还是笑着的。

隔着岁月的长河,太多的感慨,恍若梦境!

1965年12月6日,穆青踏上南下的列车。他在梦境里都想着寻觅一个人。那个人是谁?不知道。在哪儿?不知道。他往家乡走,焦裕禄的故事扑面而来,他落泪了,再也坐不住了,他开始动笔,一次次泪洒纸稿。“我找了多少年,就想找一个典型,真正按照我们共产党员的理想、追求、要求做的,那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典型。终于找到了焦裕禄。写这个人,我真是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他呕心沥血,七易其稿。1966年2月6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那部著名的长篇通讯,焦裕禄的事迹从此回荡在山山水水间,震撼着亿万人民的心灵。

那一年,《河南日报》记者张惠芳也被深深感动了。此后很多年,她被穆青一篇又一篇新闻作品感动着。她想了解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探讨他为什么写一个人,这个人就活在人们心中?秘诀何在?肩负着一种使命感,她开始了对穆青的采访和研究。穆青去世后,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张惠芳的梦境里。10多年过去,她更加深刻地体悟“勿忘人民”四字的含义。穆青说过,要当一个好记者,千条万条,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勿忘人民,要对人民群众有真感情,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秘诀。

穆也平如今时常梦见父亲的身影。

没有跟随父亲的脚步,他学了工科,如今自创科技公司。随着年龄渐长,他对父亲有了更深的理解。父亲生前,家里出入最多的是农民朋友,父亲笔下,都是鲜活的普通劳动人民的形象,焦裕禄是他写过的最大的官!他和焦裕禄一样,都是心里装着百姓的人。生活中,父亲言语不多,但有一种内在的威严,影响着他们兄弟四人。接过关于父亲的厚厚的传记,他想说,请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的!

人们身后的墙上,是绘着焦裕禄形象的大幅壁画:瘦削的身形,清澈的眼神,微微含着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