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一棵树 一种精神

13.05.2014  10:59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省兰考县,强调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参观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习近平动情地评价焦裕禄的事迹“引起我心灵的共鸣”。
              2014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整整半个世纪,焦裕禄的精神,经历史大浪淘沙,如金子闪耀。如今重提焦裕禄精神,重新发现焦裕禄同志穿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在当下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生态文明建设、坚决走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面前,至为重要。
              值此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之际,本报特派记者奔赴兰考,寻访当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讲述独家幕后故事,努力还原一个真实感人的焦裕禄,与广大林业工作者一起,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
              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摘自焦裕禄日记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这是习近平总书记1990年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有感而发写下《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的两句。一个“绿”字,勾画出了焦裕禄带领群众种植泡桐防风治沙的身影。
              焦裕禄去世50周年之际,《中国绿色时报》记者来到兰考县,缅怀仰望这位令人尊敬的“好书记”。焦裕禄精神和他种下的泡桐树一样,茁壮成长着。50年前那时连绵的沙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排排绽放着紫色小花的泡桐树。焦裕禄超前的生态眼光和他的科学发展措施,改变了兰考面貌,设计勾画了这里50年的发展蓝图,至今仍与时俱进。
              爱树
              ——焦裕禄的“泡桐梦
              50年白驹过隙,一晃而过。
              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纪念碑前,白色的纸花圈,悄然地变成了鲜润的紫色花环。
              “现在,是兰考最漂亮的时候。”焦裕禄次女焦守云对《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说,“每年这个时候,兰考人就会用泡桐花扎成花环,放到父亲的坟前,说是要向老书记汇报——看,老焦,咱们种的泡桐,今年开花比去年可更好看啦!
              焦守云记忆里,父亲留下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笑容,就是当他病危住院后,当地同志带去一张泡桐树开花的照片。久被病痛折磨不成人形的焦裕禄,看到照片上泡桐的花穗,宽慰地笑了,快乐,安详,笑得很好看。
              熟悉焦裕禄的人都知道,他爱树。爱到什么地步?“老家的人讲,父亲年轻的时候有空就种树。”焦守云说。
              焦裕禄老家在山东省淄博市一个名为“崮山镇”的乡村。在焦裕禄的少年和青年时代,他经历了荒山地少、战争动乱所带来的贫瘠生活。父亲上吊自杀后,焦裕禄被征到辽宁抚顺做过矿工,也逃荒到江苏宿迁干过长工。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有林就有粮,没林饿断肠。”有了树,就有了好日子——他的治沙观点,今天看来,朴素精准。这种对树木、土地以及生命的朴实、务实的热爱,一直深深影响着焦裕禄。
              焦裕禄一路行走,一路植绿。到兰考县之前,他在河南省尉氏县工作时种下的松树,如今也已经成为树大根深的浓阴了;等到了兰考县后,与群众群策群力推广泡桐种植,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他心眼实,就想着怎么让老百姓吃上饭,过好日子。泡桐树干直,叶片大,种在田边,既防风沙,也不挡光;泡桐树根又深又直,也不跟庄家争肥;泡桐树长得快,10年就成材。所以他爱泡桐树,爱得深,生死牵挂。”焦守云说,声音有些哽咽,“他经常对青年干部说,‘泡桐根多深啊,你们要学习它,深深地扎根群众’;在家教育我们时就说,‘你们要向泡桐树学习,泡桐长得快,你们也要像它一样尽快成才,成为有用的人……’
              “现在不是都提‘中国梦’吗?在父亲眼中,也许他的中国梦,就是‘泡桐梦’。
              爱人
              ——心里装的都是群众
              “你们当干部,不要做什么不得体的事,要知道,焦书记都看得到的!
              这是兰考县群众口耳相传的警句,老百姓对焦裕禄的感怀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77岁的魏鉴章,就是1990年电影《焦裕禄》中,焦裕禄背了30斤大米去帮助改善生活的两个大学生的原型之一。1962年12月,魏鉴章来到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带着泡桐速生丰产研究项目,在兰考扎下了根。
              刚到兰考,面对一望无际的黄沙,魏鉴章心里也打过鼓,“在火车上看铁路两侧,除了沙堆,就是盐碱地。白茫茫的,很凄凉。
              和焦裕禄见面的第一个晚上,两人的对话给年仅26岁的魏鉴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对焦裕禄说,‘我要搞泡桐(种植)’。焦裕禄说,‘好,我们要大搞泡桐’。”没有官腔也没有客套寒暄,一心钻研的年轻人和求贤若渴的书记在同一个问题上一句话就达成了共识。
              那个晚上,焦裕禄招待魏鉴章吃了第一顿饭,简陋,粗糙,没有桌子,大家都蹲着吃的。第二天,魏鉴章就到了老韩陵大队泡桐试验点。
              “当时没有房子,我们就平地挖个大坑,稍微遮盖一下,就是住的地方。没有食堂,吃饭要挨家挨户轮流吃饭,吃的都是辣椒和窝窝头,喝的是蒸窝窝头的水。”焦裕禄知道魏鉴章是南方人吃不惯面食,就背了30斤大米来看他,发现魏鉴章没房住,就立刻让大队帮忙盖了3间房 。
              1963年一年的时间,焦裕禄带领群众在兰考县推广种植了5万亩泡桐。只要是魏建章搞的试验点,焦裕禄都会去种一棵泡桐树。为了保护好这些泡桐树,焦裕禄还开会制定“护林公约”:爱林护林,人人有责,破坏一株,栽三棵,保护三年;把泡桐弄断了,要在原地给泡桐开“追悼会”——就是开会批评。很快,兰考县就没有了盗树的风气。
              魏鉴章说,虽然焦裕禄的形象在他心中一直无法磨灭,但实际上,他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非常少。“我们只有三四次的机会长谈了几个小时,平时都是偶尔碰到了聊几句。每次看到焦裕禄同志,都是马不停蹄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那时,就看见他经常手捂着肝的位置,我们也不好意思多问。只要说起来,他就说,是‘辣椒吃多了,有点痛’。
              “他心里装的都是群众,没有他自己。”说到这,魏鉴章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爱真理
              ——涓滴之绿,千顷澄碧
              面对兰考县历年来致命的风沙、盐碱、内涝灾害,焦裕禄作出了一个纵览全局的长远规划,1963年6月在组织有关人员起草《关于治沙、治碱、治水三五年的初步设想》(草案)时,他提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造林防沙、排涝治碱”的方针和全面勘察。
              焦裕禄还说,发展林业是防风固沙的根本措施。
              1963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不久的时期,大面积的森林就被砍伐作为替代燃料。焦裕禄的农桐间作、建设可持续性林业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念,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他走访了全县140个大队中的120多个,提出了“林业生产有关我县沙区生死存亡,沙区有林就有粮。沙区无林,一切无从谈起。
              在焦守云看来,这些想法,不是父亲一拍脑门想出来的,而是对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有着科学的、客观的理解。“他并不是现在多数人所想象的那样,好像就是个大老粗。他在来兰考前,有9年是在我国‘一五计划’的重点工程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的,中间还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过严格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进修、还在大连起重机厂实习工作过,这些过程中,他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方法论和发展的眼光——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矿山卷扬机,就是他带领一批技术工作者完成的。到兰考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思想和观念相当成熟的领导者了。”焦守云这样描述自己的父亲。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提出的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一精神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是的,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给人民种下绿树的,人民会永远记住他;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盛开美丽的泡桐花。根着,替焦裕禄守望着兰考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