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户籍改革启示与猜想 或可尝试积分制

11.09.2014  10:01

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城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要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而郑州目前正处于两类城市政策的当口,可以说是此次全国户改中情况较为复杂的一类城市。面对可以预见的未来,郑州该如何制定好相关户改政策?

郑州正好处在

500万人口的分界线上

在相关专家学者看来,郑州正处于两类城市政策的当口,情况比较复杂。

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表示,500万是个分界线,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户籍是放开的,而500万以上的城市,户籍则是谨慎放开。因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的承载力有限,一旦完全放开,容易给公共服务带来很大压力。

“但根据现在的政策,郑州的城市户口要完全放开了。”他表示,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会按照500万人口以内的城市,制订户籍改革方案;而在不远的将来,人口超过500万,将会是另一种政策,“因此,郑州户籍改革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来推进,注重协调性、配套性、系统性”。

根据省统计局的数字,2012年底,郑州全市(包括郊县市区)常住人口有903.1万人,人口密度仅次于广州市,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在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永苏看来,郑州的常住人口太少,与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相差甚远,而且,人口集中在郊区,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并不高。

“目前郑州正处在向500万以上人口迈进的关键时候,因此,在这个阶段,如何设置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至关重要。”洛阳师范学院院长梁留科教授表示,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公共资源如何均衡分配,城市功能怎样取舍。

【现状】 基础设施多数已经达到最大负荷

刚从南阳来郑州打工的小杨听说了郑州户籍制度要改革的消息,在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心:户籍制度放开是好事,但郑州现在堵车已经很严重,孩子上幼儿园、小学都很难,将来拥入更多的人,城市能容纳吗?

“目前,郑州的各种城市病,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应该说,市政、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压力比较大,远远满足不了现在人口增加的需要。”谷建全建议,一是尽快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二是规划好城市规模扩展和人口增加的合理进程,“有多少城市基础设施,就增加多少人”。

“应该说郑州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多数已经达到最大负荷,个别设施甚至存在较大缺口,不足以应对未来几年城市人口增容。”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需要政府统筹考虑。

【观点】

建立人口流出地

和流入地利益均衡制度

“郑州户改宜早不宜迟。”宋向清表示,在大趋势已定、非改不可的大政方针下,户改越早越主动。郑州户改大方向在当前以谨慎宽进较为适宜,一方面对拥有高学历、高技能和高资源调配能力者凡进必准,另一方面,制定年度原则性的总体控制指标,以确保新进人口不至于打破既有城市公共设施所可以承受的上限,使人口和资源配置相对均衡。

“还可以建立人口流出地和人口流入地的利益均衡制度。”谷建全说,因为公共服务都是财政负担,像郑州这样的城市财政压力会很大,如果把负担都加到流入地,那流入地就没有积极性了。

“比如流出地的农民,可以把宅基地、房产进行变现,然后拿着这笔钱来郑州购买一些公共服务。这样,流入地的公共服务成本由流出地承担一部分。”谷建全表示,当然,这种机制设置比较复杂,需要认真设计。

引入市场化 让更多社会资源介入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考虑引入市场化?可以让更多社会资源介入提供。”王永苏说,“涉及教育、住房方面的问题,政府完全可以引导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其他公共投入如水电等方面,也可以引进社会资本进入。”

“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安排,明确总体要求,根据郑州市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并向全社会公布,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市的落户条件,合理安排自己的未来,给大家稳定的预期和希望。”梁留科建议,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不刮风,不冒进,不搞运动。

他认为,实现城市户口转换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新增城市居民获得均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缓解原住民与新增居民之间的利益冲突。

实行积分加积能的双重入户制

在专家学者看来,未来,郑州肯定会设置积分制或类似积分制的政策。

“积分制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因为可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设置一个门槛。深圳为何发展那么快?就是有了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拥入。”谷建全表示,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压力很大,中小城市发展潜力大,这样,可以鼓励一部分人向中等城市转移,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当然,要有一系列的措施,对本科以上的人才给予更宽的政策”。

宋向清建议,郑州实行积分加积能的双重入户制。积分就是按年限、学历、贡献等累积分数,达到既定分值即可入户。积能就是经考核或求证具有特殊技术或管理能力,而且是郑州所紧缺的,在此情况下,即使没有积分或积分不够,同样可以解决郑州入户问题。将积分和积能结合起来,更符合郑州目前实际,因为总体来讲,郑州还属于人才紧缺型城市,将入户与引智进才相结合,显然可以使户改效应最大化。

“要建立、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积分落户制度,为公平有序落户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梁留科说,希望郑州加速实施相关政策,积分落户门槛不宜过高,相关入户标准应透明公正,兼顾普通劳动者。积分策略选择得好,郑州就会吸引大批各类人才,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动力。因为,积分标准设置可能不利于低收入群体,从控制人口的角度看,积分入户的门槛不会低,许多从事基础性和服务性行业的外来人口可能被拒之门外,而外来人口大多从事这些行业。现在需要根据人口就业结构合理设置分值,将行业、年龄、居住时间、贡献等考虑进来,使得低收入人群也能够享受这一政策福利。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