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出彩中原》系列述评之七:坚持文化自信打造文化高地

15.09.2017  05:56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同在此学习的兰考县部分乡村干部学员座谈时说:“焦裕禄同志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⑨6报社记者杜小伟摄

“戏曲进校园”活动播撒传统戏曲火种,让中原文化精髓薪火相传。⑨6王铮张泽斌摄

□记者陈炜陈茁孙勇刘洋温小娟

从一个中原小村陈家沟开始,沿“一带一路”铺展的“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9月10日,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继续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接力壮举。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在缓缓舒展的“太极云手”中,“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共同感受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蓬勃活力。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他高屋建瓴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从远古先民抟土制陶,到殷商工匠冶铸司母戊大方鼎;从仓颉造字泣鬼神,到《诗经》三百风雅颂;从“天地之中”巍峨的嵩岳寺塔,到龙门石窟神秘的卢舍那大佛……中原大地处处闪耀着文明之光。

感国运之昌盛,立时代之潮头,发文化之先声。

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明确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这是继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之后,河南对文化发展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提升。

一个充满文化自信的厚重河南,正昂首阔步,行走在更加出彩的大路上。

守住根脉,凝聚“复兴之魂”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中国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开创了中华文化的一个鼎盛阶段;欧洲文艺复兴,启人心智,揭开了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序幕。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凝聚自信——

9月1日,全国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在开学当天,收看了央视节目《开学第一课》。“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伴随着诠释这五大内容的一幅幅画面的流动,孩子们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腹有诗书气自华。河南最应该有这份自信。

在这里,至今仍保留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那些影响深远的文明成果,都能找到它的根与芽。

让我们“折叠”时空,回到古老而深邃的中原——

8000多年前,舞阳贾湖。一声悠扬的笛曲划破湖面的宁静,我们目睹手执骨笛的先人们载歌载舞,迎来了华夏文明的曙光。

6000多年前,濮阳西水坡。我们看着祖先把数千枚蚌壳细心雕琢、摆放成“中华第一龙”。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4000多年前,郑州新郑。我们循着轩辕黄帝的足迹来到这里,追随他把炎黄融合统一的功绩载入史册。

3000多年前,殷商都城。我们在殷王朝占卜记事的现场驻足凝神,惊艳于刻画在龟甲、牛骨上那些神秘符号的朴拙之美,见证它们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汉字。

2000多年前,函谷关下。我们围坐在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身旁,聆听他阐释《道德经》的精奥高玄。

1000多年前,宋都汴京。我们泛舟御河,在柳岸柔风中,缓缓驶进世界第一个超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欣赏一派繁华盛景。

今天,我们置身充满浓郁中国风的河南博物院:春秋的编钟传递着华夏正声,精美绝伦的莲鹤方壶照亮了青铜时代,四神云气图壁画描摹“敦煌前之敦煌”的瑰丽,女皇武则天的“除罪金简”诉说着历史沧桑。

……

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哺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赋予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气质,积淀了河南文化自信的丰厚底蕴。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感慨道:“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这是其他任何地方不能取代的。”

文化涵养精神——

2015年元旦前夕,当人们在电视机前聆听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时,细心的观众发现,主席身后书架的显著位置放着一套《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唐初著名谏官魏征、虞世南等人遍览六经、四史、诸子百家,采撷精华编辑而成的一部匡政经典。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无论在世界政要云集的国际舞台演讲,还是接受记者采访;无论是与公众交流,还是行文著述,总书记运用诗词典故总是信手拈来,把治国理政的思想表达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令人兴致盎然,印象深刻。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传统中有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弘扬13亿人民共有的复兴之魂、强国之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最深层次的要素,必须融入时代,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中原,从来都是英雄辈出、精神不老的厚土。

伟大的精神是时代开出的花朵。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优秀的中原文化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原人文精神。

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不惧挑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近年来,河南以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与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基地为平台,大力推进文明河南建设,让这些产生于中原沃土的伟大精神深入人心,鼓舞着亿万中原儿女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勠力前行。

文化编织梦想——

文脉与国脉相通,文运与国运相连。

2014年3月27日,作为首位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主席在这里深刻论述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谋划,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书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无穷的文化力量。

对文化领悟的高度和深度,决定了文化发展的力度和广度。如果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中原文化就是它的重要根脉。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枝荣。从河南省委书记谢伏瞻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原文化高地隆起的蓝图和景象——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全社会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风尚更加浓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建成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

“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是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内在要求,与“十三五”国家文化建设目标相一致,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深刻影响着河南的现在和未来。

风云雄气象,笔墨辟鸿蒙。

中原文化建设掀开了新的篇章。

改革创新,实现文化勃兴

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习近平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

75年前,延河边的这座小城里,毛泽东同志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开启了中国文化发展新纪元。

3年前,首都北京,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文艺界代表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回应时代关切,高擎改革旗帜,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4年2月,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是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第一个专项小组改革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服务人民、惠及群众,努力创作生产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不断迈上新台阶。”省委书记谢伏瞻这样勉励河南文艺工作者。

近年来,河南连续出台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河南文化建设驶入快车道。

公共文化阳光普照中原——

在焦作,“百姓文化超市”大受欢迎。前不久,温县“百姓文化超市”网站发布演出信息,北冷乡西南冷村的李国林看到消息后,通过手机客户端下单,希望送戏进村。3天后,怀梆《刁小姑》如约进村首演。台上演员演得精彩,台下观众看得入神,掌声、欢呼声、笑声不断。

借助“互联网+”,建立数字文化服务网络,线上订单,线下配送。这种发端于焦作、在全省铺开的“百姓文化超市”,真正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百姓文化超市”只是河南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

一组数字看变化。全省建成的288个博物馆(纪念馆)、157个公共图书馆、203个文化馆(群艺馆)、2399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万多个乡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目前已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

“教你一招”受欢迎。以广场舞编排、戏曲功夫操、大众魔术等文艺小绝活为主要内容,“教你一招”活动共培训基层文艺骨干近百万名,打造了一支在群众中留得住的文艺“轻骑兵”,成为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紧密对接的“金钥匙”和“连心桥”。

一颗种子薪火传。在郑州、洛阳等地的中小学校园里,常常听到韵味醇美的戏曲旋律。作为中宣部“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试点省份,河南推出“双百双千”活动,百名戏曲名家联系百所高校、百所戏曲院团联系百所中小学,戏曲走进千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千所乡村音乐厅,让传统戏曲的火种播撒校园,为“戏曲进校园”在全国开展提供有益借鉴。目前,全省各级各类院团已经进校园演出5000余场,举办各类戏曲知识讲座近1000次。

一批品牌热中原。只花5元钱就可以欣赏到专业院团的演出。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推出的“中原文化大舞台”,用2000场演出、3万场电影,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它与“舞台艺术送农民”“春满中原”“百城万场”等文化惠民品牌携手发力,实现了全省舞台艺术惠民全覆盖。

五年来,河南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伟大的时代呼唤文艺精品,伟大的作品呼唤文艺大家。

“焦书记,兰考人民脱贫了。俺心里跟您一样高兴、激动。”3月13日,著名豫剧演员贾文龙在兰考凝视着焦裕禄雕像,再次与焦裕禄跨越时空,深情对话。

为了塑造好焦裕禄的舞台艺术形象,贾文龙和豫剧《焦裕禄》的主创人员扎根兰考,在生活中追寻焦裕禄的印迹,感悟焦裕禄精神。

身子扑下去,形象立起来。在去年的全国文代会联欢晚会上,贾文龙演唱了《焦裕禄》中的“百姓歌”。演出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上台接见演员时对他说:“你演得入心入理。”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河南深入实施中原人文精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文艺普及工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文艺人才培养工程、特色文化基地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广大文艺工作者用心解决创作的“本、源、质、效”问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潜心创作,推出了一大批有筋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精品力作。

豫剧《焦裕禄》《程婴救孤》《香魂女》《常香玉》,越调《老子》,话剧《红旗渠》,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等作品在全国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河南实现了“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九连冠、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八连冠、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五连冠,在全国独领风骚。

“中国戏剧看河南!”一位国内著名戏剧评论家由衷赞叹。

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也让古老的曲艺大放异彩。2016年8月,河南省杂技集团成功将美国密苏里州布兰森市的综合艺术活动中心纳入麾下,树立了河南乃至中国杂技产业走向国际的标杆。同年10月14日,该集团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海外上市启动仪式,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步伐。

“在我最熟悉的中原大地挖出一口文学的深井,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源泉。”在长篇小说《生命册》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后,著名作家李佩甫动情地说。

河南作家、书画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摄影家等文艺工作者,深入中原出彩的火热实践,把中原大地的辉煌巨变写进书里、绘在纸上、诵成诗篇、谱成旋律、编成舞蹈、装进镜头,优秀作品呈现井喷之势。从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戏曲梅花奖,到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河南文艺作品频频折桂,有力提升了“文艺豫军”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文化产业发展强筋壮骨——

从喧闹的郑州市二环支路转进一条小巷,走进“瑞光创意工厂”,一栋栋具有时代感的老旧厂房搭配红瓦、绿树、水泥地,让人恍若回到30年前。咖啡厅、摄影基地、服装设计室等多元创意空间又让这些旧厂房枯木逢春,老树发新芽。

“城心老巷子,文创新圈子”。旧厂房、老车间一旦注入文化创意,便焕发了生机。它们变身画廊、舞台、文化公园、遗产博物馆等新业态,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居民百姓的好去处。

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领,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文化娱乐等业态蓬勃发展:“妇好鸮尊”茶壶、“云纹铜禁”书签、“中原拓片”U盘……这些带有河南印记的文创产品,让人感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对传统唐三彩进行创新转化,洛宁县爱和三彩小镇欣欣向荣;野生动物园、主题演艺公园等九大主题公园的入驻,让原本并不知名的中牟成为亚洲集中布局主题乐园最多的地方。

201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千亿元,2016年又实现新的突破,增加值保持着12%的增长速度,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居中部六省之首,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释放出“洪荒之力”。

媒体融合提升传播效果——

互联网给舆论生态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对媒体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一个风清气正的舆论场,建立健全有利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广电传媒控股集团为龙头的河南新闻媒体,把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以“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为目标,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6月6日,新版“中央厨房”正式上线,标志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融合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目前,集团上下已经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强大新媒体矩阵,综合用户超过1亿人。9月7日,“中国主流媒体App排行榜2017年8月榜”发布,河南日报客户端再次名列前茅,持续保持强大的传播影响力。

大河网络传媒集团与大象融媒集团闪亮登场,广电融媒新闻岛投入使用,一个以传统主流媒体为龙头、融媒体集团为主导、“三微一端”为支撑的河南主流媒体矩阵已初具规模,朝着“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迈进,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讲好河南故事,传播好河南声音,打通“两个舆论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市场主体焕发崭新气象——

5月11日,中宣部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发布了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再度入围。

加快产业升级、加强资本运作、加大对外开放,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走出了一条融合升级的发展道路。2016年,该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40.3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5.16亿元、利润15.24亿元。

刚刚揭晓的“2016—2017中国报刊经营价值排行榜”显示,河南日报位居全国省级日报第五名,多元产业良性发展,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业绩逆势增长,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出活力,改革增效益。

河南自主品牌奥斯卡电影院线,扎根本土,辐射全国,在乌鲁木齐、西安、太原等主要城市落地。目前该院线已在全国拥有影城210家。2016年,票房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截至目前,全省188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完成改革任务,302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完成了转企改制,企业活力和市场主体生存能力逐步增强。

以人民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河南文化建设大河奔涌势正雄。

高地渐起,彰显河南新气质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习近平

1700多年前,“建安才子”曹植面对洛河两岸的美景,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美丽的女神形象,令后人一咏三叹,心驰神往。

借助“洛神”的经典意象,郑州歌舞剧院创作了大型舞剧《水月洛神》,把这段人神相恋的美好爱情故事搬上舞台,被誉为“千古绝唱,中原名片”。

活态传承,“厚重中原”翻唱杨柳词——

6月11日,二里头商代遗址博物馆在洛阳偃师破土动工。这是“十三五”期间全国重大文化工程项目,若干年后,人们可以在这里触摸到“最早的中国”,瞻仰3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紫禁城”,逛逛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

“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世遗委员会惊呼“震撼”,称赞这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全长2700多公里,成为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河南提出在保护大运河遗址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价值,打造多形态并存的大运河文化带。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安阳殷墟、郑州商城、新郑郑韩故城等一批考古遗址公园和大遗址保护展示园区相继亮相,展示着城市的底蕴,延续着城市的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结合,木版年画、剪纸、泥咕咕等大批民间手工艺品走进当代人的生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侠肝义胆,“大爱河南”传递正能量——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一栋居民楼火光冲天。租住在一楼的王锋为救人三入火海,几乎被烧成了“炭人”。五六十米长的救人路上,留下了他一串带血的脚印。

2016年度“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这样评价王锋:“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2014年度“感动中国”写给“陇海大院”的颁奖词。

住在郑州陇海大院里的这群平凡人,39年如一日,像对待亲人一样照顾一位高位截瘫者,爱心接力,大爱无疆。

2017年第五届“媒体公益与社会责任”研讨会公布的全国“天天正能量”大数据显示:河南成为全国最具正能量的省份!郑州成为全国最具正能量的城市!

在中原这片有着优秀道德基因的土地上,近年来诞生了16位“全国道德模范”,13位个人和一个群体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80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各类先进人物有220多万……河南好人,享誉全国。

在中原这片充满正能量的土地上,上演着“一碗面感动一座城”的生动活剧,传颂着“精诚大医”胡佩兰、“诚信鸡蛋哥”任庆河的感人故事,活跃着无数个志愿服务和爱心团队……

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大爱河南”汇聚起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强大正能量。

文润百业,“活力中原”再添新动能——

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转变发展方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都是重要推手和衡量指标。

“文化+”,无限大。

“文化+城市”。水绕城郭,莲荷吐芳,这不是江南水乡,而是许昌的莲城风姿。随着“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水系工程的打造,许昌成了一座“在水声中醒来”的城市。在“2016年河南省城市居民获得感调查”中,许昌居民的获得感、信心感等指数均居全省第一。

“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让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众为这片土地自豪。河南省省长陈润儿指出:“河南许多城市都有着优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要打好‘文化’牌,将文化元素更多、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中,让当地百姓更有归属感、认同感。”

“文化+旅游”。徜徉开封清明上河园,走进古朴的书店街,漫步七盛角,享用美食小宋城,带着宋文化韵味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全国唯一以一座古城为整体打造的文化产业园区,开封市2016年的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5.6%,远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世界那么大,我想回老家”。依托厚重的根亲文化资源,河南旅游打响“老家河南”牌,每年吸引大批游人到中原寻根。2016年,河南旅游总收入5764亿元,入境游客294万人次,分别增长14.47%和9.56%,增速双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化+科技”“文化+制造”“文化+共享”“文化+农业”……犹如点石成金的魔棒,“文化+”正在中原大地催化出一批批新兴业态,为出彩河南挖掘潜力、注入动力、释放活力、带来红利。

沟通交流,“魅力中原”绽放新气质——

2016年10月18日,百余名美国明星盛装来到美国电影奥斯卡奖颁奖剧场杜比大剧院,欣赏一部来自河南的传统戏剧《程婴救孤》。这是杜比大剧院首次上演中国戏剧作品。豫剧亮相好莱坞,再登百老汇,打动了美国观众。

中原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河南、认识河南、点赞河南。

今年春节期间,河南派出300多人的庞大团队,奔赴21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中原魅力;《功夫诗·九卷》先后到哥伦比亚、菲律宾参加中哥、中菲旅游年开幕式,掀起一股中原风;13个大型文物外展在瑞典、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向世人展现厚重中原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随着文化交流项目年均人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河南为国家文化对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原文化的风采飞扬五洲四海。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精神家园,河南任重道远。

打造文化高地,决胜全面小康,河南壮志凌云。

江河浩荡千帆竞,从来文采更风流!○1

策划:河南日报编委会统筹:高李丽张学文万川明

刘哲孙德中张华君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