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小学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09.09.2017  10:06

9月8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对加强河南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意见。记者获悉,从2017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

要求:小学生每学年上够12课时

根据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各学段学生认知特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性、阶段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从2017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

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自觉提高素质,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之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专题讲座、经典诵读、比赛展览、艺术文化节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通过家校合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材:配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由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等单位共同编写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小学6册、初中3册)已经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作为全省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用书。

各中小学校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书供师生使用。每所学校按每个年级班数进行配备:一个年级4个班以下的要按1个班级人数配备,5——8个班的按2个班级人数配备,9个班以上的按3个班级人数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