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论场丨摆脱“疫情后遗症”

09.03.2020  18:01

□薛世君

这几天,北龙湖体育公园里散步的人多了起来,曼哈顿广场的网红小吃店排起了久违的长队,金水路上的车水马龙恢复了往日的壮观,感觉整个社会“苏醒”了过来。

但是,打量一下疫情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并发症”“后遗症”,还远远谈不上高枕无忧。这些“后遗症”至少包括以下三种:

第一种“后遗症”叫心理创伤。

有句话,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一间方舱医院的主任说:“我们70%的工作都在处理心理问题。”

一项研究显示,非典期间被隔离者中,29%的人表现出创伤后应激障碍,31%的人有抑郁症状。许建阳等学者的研究也指出,80%参与救治医护人员因为自己不能有效治疗而产生了自责,据说这叫“替代性创伤”。一位参加过汶川地震心理救援的心理医生说,很多人事发一个月后创伤才开始浮现。

身患肺炎的病人、被隔离的感染者及其家人,除了焦虑外,许多人体验到了分离创伤,还有孤独感、极度内疚感、被抛弃感和怨恨。就像有人说的那样,疫情终会结束,但内心的安宁不知何时到来。他们的心理创伤,何时能够愈合?

第二种“后遗症”叫形式主义阴魂不散。

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空洞鼓劲的动员会、停不下来的“迎检大战”、作秀留痕晒表扬……新华社揭露的这些抗疫中的“形式主义”,成为过街老鼠。可再怎么喊打,依然会有“老鼠”窜出来,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依然阴魂不散,以至于武汉市青山区翠园社区开元公馆小区的业主们,趁中央指导组到小区考察时高声呐喊“假的!假的!”

有的地方,企业申请复工的表格上须盖9个公章,繁琐、官僚;有的地方为了美化复工数据,企业开了门但不生产,用办公室开空调和车间开设备空转的方式冲电量指标,弄虚、作假……又防又控又治,疫情终究会过去,但对这些堂而皇之的形式主义“后遗症”,又该下什么药?

第三种“后遗症”叫经济冲击。

疫情对餐饮、娱乐、电影等行业的冲击显然“凛冽”一些,春节假期中紧闭的大门已经说明了一切。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则比较“绵柔”而持久:复工延期,生产和经营暂停,收入和现金流中断,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仍要继续……打击的是市场活力,减少的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是就业压力。急刹车之后,再次启动,上速度自然需要一个过程。

这几天,朋友圈有篇文章在刷屏,《874万应届生懵了:公司今年不招人》。疫情似乎冻住了招聘的步伐,有家一线城市国企的HR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招聘见闻,“2020年校招竞争异常激烈,线上线下总计收到8400多份简历,招录比例是1:210”。BOSS直聘发布的《2020年春节后10天人才趋势观察》显示,应届生新增岗位规模同比降幅49%,作为应届生岗位创造主体的小微企业应届生需求同比降幅达到60%。

所谓“对症下药”,药到,方能病除。

早在1月27日,国家卫健委便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比起2008年汶川地震,此次疫情中涌现了更多专业机构和民间组织,主动参与心理危机干预,活跃的电话热线或手机APP,慰藉了无数心灵。

居民一喊假,物业“摆样子”的行为当天就得到纠正;问责防疫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普遍成为各地防疫的“必修课”。

信贷扶持、税费减免、费用补贴、务工专列、线上招聘、驻企“特派员”……各地援企稳岗的政策举措,已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过,俗话说病去如抽丝,尤其是后遗症,靠治,也靠养,早治早好,早养早愈。

“药”,还是不能停。


【责任编辑:魏山龙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