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五年看“聚”变

08.05.2014  12:32

      2009年,那是一个春天,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河南正式启动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2014年,又是一个春天。遍布全省的180个产业集聚区,已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2010年到2013年,我省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3.56万亿元,占同期全省投资的45.3%。2013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万亿元,占全省的52.6%。在产业集聚区的助推下,全省城镇化率由2008年的36%提高到2013年的43.8%。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省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招商引资的主平台、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中州大地正在华丽蝶变,走出一条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大道。

      栉风沐雨拼五载,大河奔流何壮哉。

      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抢抓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为河南发展开辟新空间。

      时光回溯到2008年的那场国际金融危机。当电解铝的价格从每吨2万元跳水到不足1万元时,河南经济形势也是这样急转直下:2009年1月,全省工业增速仅为1%,在沿海打工的农民工汹涌返乡近900万人。危机来临,何以应对?

      彼时的河南,尽管已是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但在发展路径上面临着两个“走不通”:发达国家走过的高消耗、高消费的道路走不通;自身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道路也走不通。

      资源土地面临瓶颈制约,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河南必须找到一个适合国情省情、契合发展趋势的有效抓手,必须走出一条集约节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每一次危机都是产业格局重新调整、区域格局重新洗牌的重要节点。

      回顾过去,省委书记郭庚茂充分肯定五年前河南抓住了一次重大机遇,“产业集聚区建设不仅是加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战略举措,也是当前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聚演绎了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从19世纪发轫,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中心和美国的斯坦福工业园成为最早的产业集聚区;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版图中色彩斑斓的产业集聚“马赛克”引起了世人瞩目。

      改革开放之初,一批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子企业纷纷向广东东莞集聚,形成了一个集聚2万家企业、世界性的电脑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世纪之交,江苏昆山集中了六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商,产量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显然,经济领域的竞争已由单个技术产品的竞争转化为配套能力的竞争,形不成产业集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难以有竞争力。

      招商引资“剜到篮里都是菜”,一股脑儿全“堆在”工业园里……那时的河南,与全国一些地方一样,急需改变传统园区的发展模式。

      国家陆续启动的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为我省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提供了重要契机。河南,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集聚之路:

      2008年12月,省委八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努力使之成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和战略支撑”,“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由此确立。

      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将产业集聚区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产业“聚变”的核心理念在一步步的谋划与实践中逐渐明晰——

      “三规合一”: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严密套合,解决合法合规建设问题。

      “四集一转”: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决发展基本内涵要求问题。

      “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依城促产,依托城市功能的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条件,促进产业升级;以产兴城,通过产业集聚创造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的增加促进人口集聚,推动城市规模扩大,解决发展模式问题。

      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的有效抓手,焕然一新的发展理念,让河南演绎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生动实践。

      中原“聚”变,由此拉开大幕。

      发展产业集聚区,使河南摆脱了“低、散、小”的工业发展模式,大步向先进制造业大省迈进,同时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五年孜孜以求,五年硕果累累。正如省长谢伏瞻所言,产业集聚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把建设产业集聚区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正确、有效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河南发展实际,必须持之以恒向前推进。

      事实最有说服力。

      几年前提起富士康,人们想到的是深圳,而今,则是河南,是郑州。

      2010年,富士康入豫建厂。强大的集聚效应迅速产生,近百家配套企业随之落户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

      绝不止富士康,绝不止航空港,也绝不止郑州。遍布全省的180个产业集聚区里,集聚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

      亚洲最大的可口可乐生产基地落户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后,同为世界500强的美国嘉吉公司闻声而至,厂址就在一墙之隔。一根管道穿墙而过,嘉吉公司的糖浆直接输送到可口可乐的生产线上。

      精彩还在继续:华垦粮油入驻后,很快引来统一集团隔墙落户,又是一根管道把植物油从华垦的油罐送到了统一集团的生产车间。

      这样的壮景在河南比比皆是:金丝猴集团入驻沈丘县产业集聚区后,在强大的“雁阵效应”下,华电集团、宁波克浪集团、湖南家家面业等数十家企业纷至沓来,形成了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万宝、澳柯玛、香雪海、冰熊……民权县产业集聚区快速形成了以冷藏汽车、冷柜、冰箱为主导的制冷产业链,成为响当当的中国“冷谷”。

      ……

      1+1大于2,这正是集聚的魅力!

      集聚,让河南抓住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激活了县域经济,区域经济空前红火。清丰家具、新野纺织、夏邑缝纫机、柘城金刚石、虞城钢卷尺、长垣起重机、原阳汽车配件、鄢陵花乡林海……产业集聚区茁壮成长、特色各异,其中,郑州电子信息、洛阳装备制造、漯河食品3个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23个。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集聚,让河南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新兴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地位更加巩固。全球每8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巩义从卖笨重的铝锭转为轻巧的铝箔,产品漂洋过海。传统农区拥抱高新科技,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兴起,河南的产业越来越“高大上”。

      集聚,让古老的河南嵌入了世界产业链,中原大地更加紧密地与世界连为一体。双汇成功收购美国最大猪肉生产商;美国好时、南车集团等一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纷纷落户,产业集聚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六成;临空经济奋飞蓝天,郑欧班列“丝路”驰骋,跨境电商“买卖全球”……产业集聚区成为我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窗口。

      集聚,让我省人力资源优势更加突出。产业的转移集聚,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上演着“凤还巢”的好剧。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以来,我省已经连续三年实现农村劳动力省内就业超省外,产业集聚区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

      集聚,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鹤壁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坚持“工业上山、农民进城、森林绕园、循环生态”,工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得益彰。产业集聚区已成为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主体功能区,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脱颖而出。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惧千万事。坚定发展产业集聚区,使河南摆脱了“低、散、小”的工业发展模式,大步向先进制造业大省迈进,同时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助推中原城市群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全球商报联盟理事长陈锡添说:“河南没有照抄照搬,而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河南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令人瞩目。”

      建设产业集聚区,从思想观念、环境氛围、组织保障上为河南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了‘马上办’,没想到这么管用。”谈起宛城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马上办”办公室,天冠100万吨酶基地负责人赞不绝口,“‘马上办’不到一周时间,就解决了拆除违章建筑、机械施工、自来水供应等问题。”

      五年筚路蓝缕,五年大胆探索,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抓住了一条主线。纲举则目张,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牢牢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推动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产业集聚区在全省产业转型中的牵引作用明显增强,多年来想办而没有条件办成的事,在这五年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了一批制度。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率省直各厅局,十八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分组观摩交流各地产业集聚区情况,180个产业集聚区每年都要考核排序,评出“十强、十快、十先进”产业集聚区授牌嘉奖。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惩处办法创立完善,为产业集聚区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集一转”和“三规合一”是河南创举,确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始终沿着科学发展轨道运行。为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动力活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12个文件,综合采取土地、财税、电价等扶持措施,推进生产要素集中配置和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

      改革了一些做法。各地从实际出发,在吸引就业、推动农村人口转移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平舆县产业集聚区放宽区内就业农民工落户条件,可享受县城居民的一切待遇;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搬迁农民可享受城镇养老保险……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赋予产业集聚区相应权限,与上级职能部门“直通车”,建立精干高效的新型管理体系,以政务、商务、法制等环境的不断优化,实现“一优带百通”,产业集聚区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培养了一批干部。“走出机关门,到群众中去,到基层实践中去,到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平台中去”。从“不懂服务”到“主动服务”,从“无效管理”到“有效支持”,一大批干部在产业集聚区工作中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推动全省干部思想解放、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从思想观念、环境氛围、组织保障上为河南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产业集聚区和与之相配套的职业教育,让广大农民扔下锄头,走进工厂,在就业培训中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劳动技能,提升了综合素质。通过职业教育和产业实践,为产业集聚区培养出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发展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回首过去的五年,盘点可喜的变化,我们庆幸选准了这条路!

      产业集聚区发展到了上台阶的新阶段,“三个体系”建设到了提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争取更大成效的时候。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布局和分工体系加快调整,带来存量区域布局调整,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方兴未艾。

      菜鸟网络、美国UPS、联邦快递等知名物流巨头“抢滩”郑州航空港;京东商城、当当网等电子商务企业在郑州“排兵布阵”……新型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

      这一次,河南与世界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区,抢抓产业转移和新兴业态兴起两大机遇,乘势而上,就能抢占发展新的制高点。

      前景鼓舞人心,问题不容回避。

      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招商故事:几位县委书记在机场偶遇,同坐一趟航班,一聊,去的竟是同一个地方、谈的同一个项目。

      主导产业不突出,有的地方眉毛胡子一把抓;招商引资不得要领,方法不适应形势要求;发展方式转变体现得不充分;产城互动不强,有的抓产业不抓城市建设。

      看清自身的不足,才能找准前方的机遇。

      产业集聚区发展到了上台阶的新阶段,“三个体系”建设到了提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争取更大成效的时候。勇担“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综合协调发展的使命,就要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三上一提高”,即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各县涌现出百亿级产业,各市培育出千亿级产业,省内形成几个万亿级产业。如此,产业富民、经济强省的梦想定会成真。

      五年砥砺磨一剑,巨笔磅礴写春秋。

      坚定不移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就要注重系统性,使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尤其要处理好以下关系——主导和多样化的关系、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先进性和规模总量的关系、二三产业的关系、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区域竞争是产业竞争,也是城市竞争。

      社区向城市集中、农民向城市集聚,孟州市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支撑和拉动农民进城落户的主渠道,近三年,该市年均新增农民就业1万多人,城区面积已扩至15.2平方公里。

      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坚定不移推动产城互动,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就要落实“一基本两牵动”,即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牵动和学校牵动,通过产业集聚区创造就业岗位,通过改革户籍政策实现安居来稳业、来创业。这不仅能改善民生,能优化整个经济结构,还可以创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以产兴城、依城促产,就能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发挥城市优势,就能增强对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和吸纳力。

      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推进。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要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决防止机关化、行政化,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要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招商,增创发展新优势,让产业集聚之路越走越宽广。

      上午还在工厂里验货的营销员,下午就能去位于CBD的公司总部参加一场业务培训;在产业集聚区上班的青年,下了班约上同事好友,到特色商业区品尝了一顿韩国料理……作为服务业和城区经济发展的载体,在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集群。

      未来已来,前景可期。

      认清发展方向是一种清醒,找准发展模式是一种远见,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是一种使命。

      产业集聚区是建设“四个河南”的抓手所在,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支撑所依,是中原儿女鼎力中国梦的希望所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兰考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统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抓实干、务实求效,让产业集聚区成为中原大地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昨天,我们踏着春的脚步催马扬鞭、开荒拓岭,撒下了一片希望。

      今天,我们迎着春的气息,谱写着万木争荣、如火如荼的壮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