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全面恢复儿童疫苗接种,有社区门诊人数激增,接种流程有变化

26.04.2020  07:31

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文/图

4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近日,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疫情形势平稳,郑州市222个接种门诊(点),已有序恢复接诊,确保儿童就近及时接种疫苗。

疫情期间接种疫苗流程有何变化?带孩子去接种,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对此,河南商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变化:郑州市恢复儿童疫苗接种,需预约,接种时限一名家属陪同

4月24日上午9点,在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的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余名居民正在一楼预检分诊处排队等待叫号。除间隔1.5米的距离外,陪同家长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会进行健康码扫描、体温监测等工作。

来到三楼的免科预防接种处,抱着孩子前来补种流脑疫苗的黄女士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前段时间疫情形势紧张,一直没敢带孩子来接种疫苗,现在疫情逐渐平稳了,就赶紧电话预约了,今天专门来把之前落下的疫苗补上。”

跟以前不同的是,如今接种疫苗需要家长提前预约,可以通过预防接种门诊的联系电话,也可以通过原来所在的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微信群,与辖区主管孩子疫苗接种的医务人员联系,商定预约接种时间。

绿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韩丽告诉河南商报记者,为防止接种人员聚集,规避交叉感染风险,楼层每天会开展消杀2次,严格执行“一人一诊室”制度,接种过程中,仅限一名家长陪同。

而在完成接种后,并不意味着家长立马可以带着孩子回家了,还要来到留观室观察3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探访:全天接诊,周末也上班,社区门诊日接种人次过百

韩丽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自3月初开展预约式接种以来,社区中心预约和接种人数一直在“翻番”增加,从三月上旬日均15人次,到下旬日均30人次,再到4月份日均65人次,近日最多时一天接种了130人次,加班至晚上8点。

“接种人数一天天在增加,门诊工作量确实很大,但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在提升”,韩丽介绍道,“接种处安排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从一开始的半小时接种一人,到现在根据综合考量,6分钟即可顺利接种一人,大家的操作熟练程度也在提升”。截至23日,该中心4月份共接诊1496人次。

“郑州市0至6岁适龄接种儿童中,每个年龄段平均有十五六万名儿童,如此大的存量下,因疫情搁置的疫苗补种需求量可想而知”,郑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李锋介绍,3月份以来,根据接种场地大小,郑州市实行分批预约,错时接种,全天开诊,各门诊全天接诊周末无休。

疫情发生前,接种点每日开诊半天即可满足市民的接种需求,在疫情期间,各接种点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工作时长和工作周期的延长。李锋表示,如今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各接种点也会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微调,会选择在周六或周日休息一天,避免打疲劳战,更好地保障工作效率和质量。

回应:推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接种效果

有家长询问,推迟疫苗接种会不会影响接种效果?

韩丽表示,“延迟接种一般不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现在社区中心接种门诊各项接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提前预约后,带着孩子前来补种即可。”

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当天上午,前来门诊接种的儿童以小月龄居多,韩丽表示,“这是由于一方面会优先安排让小月龄儿童补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越小,接种频率越高。”韩丽表示,在郑州市恢复疫苗接种之后,中心接种处工作人员就通过查询登记和接种信息,主动联系家长尤其是小年龄段宝宝的家长及时预约补种。

韩丽表示,这段时间孩子都在家中隔离,活动空间比较小,感冒风险也较少,建议选择孩子在健康的状态下,找一位身体健康的家长陪同去接种疫苗。“有呼吸道症状或其他不适的孩子,暂时不要接种。”

此外,韩丽提醒家长,虽然目前疫情形势趋向平稳,但在带娃前来接种时,一定要记得给孩子戴好口罩、保持与人的间隔距离、勤洗手等方式做好防护,遵守接种过程中的各项规范。

讨论:有市民提出“跨社区接种”法,真的有必要吗?

此前,有市民表示,自己所在社区卫生中心排队人数较多,不想等待太久,能否前往其他人少的社区卫生中心接种呢?——也就是所谓的“跨社区接种”。

李锋表示,“跨社区接种不是不可以,但正常情况下,还是不倡导这种方式。”他解释道,这是因为居民所在辖区的预防接种中心会根据其接种情况,及时通过电话或信息提示接种,而一旦来回跨社区接种,可能只是图一时痛快,实际上,反而会影响自己的接种信息的正常管理,甚至导致错过了正常接种时间,平添了许多麻烦。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