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时代河南乡村振兴新征程——省委一号文件解读

02.04.2018  17:4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省委一号文件结合河南实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规划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明确提出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全省“三农”工作提供了遵循。今日省委农办和本报联合推出一组关于省委一号文件的解读文章,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安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有效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实现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有效途径。

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因素,需要综合发力。总体来说,要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种养出高质量

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加快发展河南有明显供给优势、市场有旺盛需求、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实现农业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实现绿色化。从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入手,深入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加大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规范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实现优质化。发展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小麦,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实现优质优价;大力发展优质花生,重点发展是高油酸油用花生和食用花生;大力发展优质草畜,重点抓好“两牛”(奶牛和肉牛)等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加快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紫花苜蓿等牧草规模化种植,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林果,着力扩大高端、名优瓜果品种的比重。实现特色化。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产业基础,找准发展重点,坚持走差异化的道路。实现品牌化。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

生产出高质量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主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深入推进“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带动倒逼“种得更好”,搞好展会营销、品牌营销、网络营销,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打造产业集群,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集群培育,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产品和品牌升级、企业管理和营销升级等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区域主导产业壮大。积极推动产销加一体化,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建设一批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实现产品竞争向产业链条竞争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围绕生物育种、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机装备等,推动农业科学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打造农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拓展出高质量

着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推动实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促进名特优农产品“线上”交易。着力发展“旅游+”新业态,以实施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为抓手,积极创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重点打造创意农业、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和农家乐。着力发展“生态+”新业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观光牧场、康养基地,打造农村生态宜居新空间。

保障出高质量

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抓紧构建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相适应的标准体系、监测体系、监管体系、认证体系和品牌体系。要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加强执法监管,加快追溯体系建设应用,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可控制、产品流向可追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与农业绿色发展相配套的市场建设,升级改造清洗预冷、分等分级、冷藏冷冻、包装仓储、冷链运输、加工配送等商品化处理设施和贮藏设施,减少农产品因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改善生产经营环境,提升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

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好环境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坚持科学规划

充分考虑城乡人口变化趋势,把握好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生态红线等现实条件,坚持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城乡统一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村落规划水平和民居设计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动农村饮水安全、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等重点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管护水平,使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覆盖、生产生活社会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

抓好人居环境整治

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落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以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为目标,通过实施“三无一规范”和“四个整治”,推动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梯次推进乡村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特别是要推进“厕所革命”、解决“垃圾围村”问题,给群众营造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加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把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放在山水林田湖草等综合生态体系中去衡量,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不搞掠夺式的生产经营,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与自然协同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秸秆禁烧、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实现生产清洁化、化肥农药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进生态环保一体化,坚持城乡污染一同治理、城乡环境一并保护、城乡生态一齐建设,城区、集镇、村庄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城乡生态格局。

推行绿色发展方式

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壮大绿色经济。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有条件的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立足优势农产品区域,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进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健康养老、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按照省委一号文件要求,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好、创新好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中原广大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推进乡风文明,农民是主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把农村家庭文明建设作为重点,而家庭文明建设的重点是孝善教育。据了解,农村贫困老人占我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很多老人生活贫困是子女分户后不履行赡养义务造成的。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挖掘、继承、创新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乡土文化的优秀传统,是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任务。

按照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我省将立足于在文化传承上守住乡村的“”,不断发掘乡村特点、乡土味道,积极展现乡村风貌、乡土魅力,传承民俗古风,留住乡亲、乡情和乡愁。一方面力争留住有形乡村文化,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中原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按照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我省将突出标准“建文化”,继续实施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按照“七个一”标准建设乡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突出精准“送文化”,结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运用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等平台载体,大力推进“百姓文化云”建设,让农村文化供给更优质、更精准、更便捷。突出特色“种文化”,加强对乡镇文化站人员的教育培训,大力培育文化示范户、文化经营户、农民读书社、农民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建设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近些年,部分农村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愈演愈烈,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旗帜鲜明地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倡导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文明新风。

按照省委一号文件要求,我省将进一步加大“一约四会”建设力度,力争2018年底前全省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通过“一约四会”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加强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乡风、村风评议和村民道德评议,下力气整治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把农村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都把“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条重要原则提出来,全省上下必须深入研究谋划,切实回答好这张“历史问卷”,把中央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的思想转化为河南的有效实践和具体行动。

准确把握新型城乡关系的实质

进入新时代,我们所要构建的新型城乡关系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城乡统筹发展强调政府的统筹作用,城乡一体化发展强调一体化目标,思路的着力点更多是“以城统乡”或“以城化乡”,而城乡融合发展强调融合互动和共建共享,是实现城乡共荣和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城市和乡村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融合、互促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决不能建立在乡村凋敝和衰败的基础上,乡村的振兴也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和支持,城乡共荣是实现全面小康和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找准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点

重点是围绕“钱、地、人”等关键要素,打通进城下乡的通道,引导、吸引更多的城市要素包括资金、管理、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破一些体制机制的瓶颈和束缚,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乡村,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尽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推动城市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新形势下,必须按照平等、开放、融合、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更多地向乡村流动,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二是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融合发展和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机制障碍。

三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而乡村发展不充分则是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反映是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重点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农村水、电、路、通信以及文化广场、体育设施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

四是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围绕农村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等关键领域,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逐步建立健全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处理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关系

河南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发挥城镇化的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方面,鼓励支持各类人员“上山下乡”,促进农村“双新双创”,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另一方面,要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增强中小城市、重点乡镇、特色小城镇承载能力,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我省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时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召开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改革重点、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全面安排部署工作。在济源市第一批国家改革试点和汝州市、范县等6个第二批国家改革试点基础上,选择1个省辖市、两个省直管县,并在15个省辖市各选择1个县(市、区),先期开展试点,2018年在全省全面推开。随着全省试点顺利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正为各地农业农村发展增添强大的新动力新动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清产核资,让农村家底更清

据初步预估,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值,土地以外的账面资产就达536亿元,村均资产116.5万元。大量的集体资产如果不尽早盘活整合,不尽快确权到户,就存在流失或被侵占的危险。只有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把集体资产量化到户,农民与集体之间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积极性才能被充分激发,为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创新乡村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清产核资是顺利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全省清产核资工作的力度正不断加大、节奏在明显加快。清产核资重点是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型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查实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做到账证相符和账实相符。

通过清产核资,第一批国家改革试点济源市共清查出集体资产449086.68万元,第二批国家改革试点华龙区共清查出各类资产88172.75万元。随着清产核资的深入推进,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也日益健全,有效提升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和乡村综合治理水平。

量化折股,让农民有更多财产性收入

随着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的出台,我省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全面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改革。目前各试点市、县正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对集体积累的贡献等因素,通过群众民主协商的方式确定成员身份。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在濮阳全面铺开,曾被群众戏称为“糊涂账”的农村集体资产正逐步厘清、苏醒,与特色产业、扶贫攻坚相结合,让红利走进千万农户。截至去年底,濮阳市共量化资产5.6亿元,确认股东38.5万余个,农村集体资产正在从沉睡中被唤醒,逐步实现从“死资产”到“活资本”的华丽转身。

壮大集体经济,让基层组织更有凝聚力

2016年我省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仅占全省GDP总量的3.68‰,村均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无集体经营收益的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4%。农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相对单一,多数村主要依靠集体资源发包获得收入,传统农业村主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农村集体经济亟须壮大。

济源市探索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型、资源开发型、农房合作型、村企联合共建型等多种股份合作模式。王屋镇迎门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用林权入股王屋山景区,发展旅游经济,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邵原镇双房村娲皇谷居民组将古旧农家院组建成农房合作社,入股到娲皇谷旅游公司,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辉县市南李庄社区,改革后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2016年底发放土地股权红利196万元,每亩土地分红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农村集体资产从“死资产”变成“活资本”,集体经济发展装上了“助推器”。

让“三乡”人员共襄乡村振兴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把人才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引导返乡回乡下乡“三乡”人员创业就业,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这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队伍,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需要“三乡”人员支持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我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回乡、下乡到农村创业创新,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跃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达100.95万人,创办企业50.77万个,带动就业达594.78万人。

三乡”人员创业创新,有利于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激活各类城乡生产资源要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充足的农村劳动力作保障,要有多层次、宽领域、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支撑,要激励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鼓励广大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

近年来,栾川县强力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民工返乡”的“三乡工程”,极大地激发了能人回乡、资本下乡热情,使得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农事体验等新业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据统计,目前已启动的休闲农业、农旅融合等三产融合项目达150多个,预计吸纳社会资本近百亿元,可望带动近万人就业。

三乡”人员需要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省围绕“三乡”人才创业,先后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财政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二十条政策措施》《河南省职业培训条例》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示范园区、示范项目三大评审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省委一号文件指出,吸引、鼓励、支持“三乡”人员创新创业,要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围绕“三乡”人员创新创业,要积极落实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使“三乡”创业人员在创业地享受与当地劳动者同等的创业扶持政策。将首次创业、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范围。对回迁或购置生产设备的返乡下乡创业企业,有条件的地方可给予一定补贴;强化融资服务和场地扶持,将“政府+银行+保险”融资模式推广到“三乡”人员创业企业。村庄建设用地整治复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三乡”人员创业。允许利用宅基地建设生产用房创办小型加工项目;加强培训服务,在农村社区推广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全程帮办。实施“三乡”创业培训专项行动,使有意愿的创业者都能接受一次主要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的创业培训;实施引才回乡工程,激励和吸引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回乡服务。鼓励工商资本参与扶持“三乡”人员创业;建立创业风险防范机制,鼓励开发相关保险产品,按规定将“三乡”创业人员纳入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使“三乡”人员创业有后盾、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