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沈丘县农民为修路集资万元送礼 县交通局称已返还[图]

27.10.2014  11:22

10月22日中午,李庄一位小学生沿着泥泞的村道,去李庄小学上课。这是学生们上学的必经之路。每逢雨天,路上坑里的泥水能没过大人小腿。新京报记者 王瑞锋 摄

10月22日,沈丘县政府官网发布信息称,县委书记带队调研农村公路建设。图为县里官员在李庄土路考察。

两自然村10年不通公路,村民集资6万元欲“打点关系”,县交通局称不属于“村村通”范围,已返还集资

河南沈丘下辖自然村李庄和朱庄的上百户农民,十年间都在寻找“出路”:两村庄通往省道只有土路,遇雨寸步难行。村民多次向上级政府申请修路,却因不符合“村村通”规定未获批。村民集资数万元准备“跑关系”,却因“无门路”将集资款搁置。事情曝光,集资款被退,却引起领导重视,承诺修路。

“集资送礼”的闹剧背后,是村民现实需求遭遇政策门槛,而当地政府对村民请求不予理会,更加深了这一矛盾。

雨天出门,对于61岁的农民李自连来说,就像一场出征。

弓着腰,赤着脚,裤腿挽到膝盖上,一脚下去,直接踩进坑里,泥水没过小腿。5岁的小孙子趴在他的后背上,紧紧搂住他的脖子。

李自连脚下的,与其说是一段路,不如说是一连串泥水坑,“雨靴都不好使,直接灌满泥浆,只能光脚。”

李自连是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老城镇李庄村民。他走的这条路,是李庄和朱庄一百多名幼儿生、小学生上学必经之路。一场持续两天的大雨,让这条路变成泥泞的河。

10月21日早晨,李自连背孙子上学。“路不好走,个矮的学生,身子能埋进坑里一半儿。”

李自连家距离学校五六百米,他走了近半小时。每逢雨雪天,李庄、朱庄送学生的家长都要如此。

10年间,李庄和朱庄的村民为了申请修路想尽了办法。2012年他们甚至集资共6万元,“打算打点领导”,批准修这条路。但这笔钱却因无门路送出,一直存在村里。

今年10月15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将此事曝光,集资款被退回。村民们的“努力”再次打了水漂。但令村民们意想不到的是,这笔没送出的礼金,引发了舆论的热议,也令沈丘县领导踏上了村头泥泞的道路考察,并作出了修路许诺。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