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南阳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形势简析

28.05.2014  18:01

      1-4月,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不含邓州市,下同)工业生产增长持续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全面回落,发展态势依然不容乐观。

      一、规上工业生产增长放缓

      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94.9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8%;虽然比一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但是任比上年同期下降4.7个百分点。

分集聚区看,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最高的是桐柏县产业集聚区(31.6%),高于全市集聚区平均水平16.8个百分点;增速最低的产业集聚区是镇平县产业集聚区(4.6%),低于全市集聚区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增速最高和最低二者相差2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的有5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133.00亿)、淅川县产业集聚区(73.40亿元)、新野县产业集聚区(67.52亿元)、新能源产业集聚区(63.91亿元)、唐河县产业集聚区(53.45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落

      从投资规模看,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6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呈回落态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3.7亿元,同比增长20.5%,占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7.1%,;工业投资完成187.3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4%,占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3.3%;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完成225.2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占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8.1%。固定资产投资额超20亿元的有7个集聚区,分别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27.64亿元)、唐河县产业集聚区(26.79亿元)、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3.14亿元)、社旗县产业集聚区(23.08亿元)、镇平县产业集聚区(21.89亿元)、桐柏县产业集聚区(20.52亿元)、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20.16亿元)。

      从投资项目个数看,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施工在建项目41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65个,下降13.5%。其中,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17个,比上年同期减少49个,下降13.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超过40个的有4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西峡县产业集聚区(64个)、社旗县产业集聚区(59个)、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44个)、唐河县产业集聚区(40个);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超过30个的有4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社旗县产业集聚区(42个)、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41个)、西峡县产业集聚区(34个)、唐河县产业集聚区(34个)。

      分集聚区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差异较大。有3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分别是镇平县产业集聚区(-51.8%)、淅川县产业集聚区(-43.8%)、西峡县产业集聚区(-21.5%);有10个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正增长,分别是南召县产业集聚区(94%)、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50.4%)、社旗县产业集聚区(26.6%)、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2.6%)、桐柏县产业集聚区(22.0%)、新野县产业集聚区(20.6%)、内乡县产业集聚区(14.4%)、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14.4%)、方城县产业集聚区(1.2%)、唐河县产业集聚区(0.9%);增速最高的南召县产业集聚区和增速最低的镇平县产业集聚区相差145.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