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8.10.2015  12:10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三门峡市自身经济结构的影响,三门峡市经济在困难中前进,呈低速增长态势。整体上看,GDP低速增长,工业生产低迷,投资增速回落,消费品市场、财政收入增势平稳,金融存贷款增长稳定,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市场物价温和上涨。

一、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特点

(一)GDP低速增长

初步统计,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生产总值累计完成934.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6%,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1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全省3.3和4.6个百分点。

1. 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加之风调雨顺,三门峡市粮食产量提高,果、烟、菌等特色农业喜获丰收。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04.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0.4个、0.5个百分点;一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8%,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5.9个、8.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4个百分点,拉动力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2. 第二产业稳中有降。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增速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回落0.1个、4.6个百分点;二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51.3%,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降低7.1个、32.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拉动力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降低0.3个、3.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低速增长,是三门峡市第二产业增长乏力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三门峡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6.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增速与上半年持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末位。

                       

 

3. 第三产业贡献率提高。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7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高于GDP增速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3.2个百分点;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8.9%,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1.2个、24.4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拉动力分别比上半年、一季度提高0.1和0.4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第三产业贡献率提高,成为支撑三门峡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投资、消费增速虽有所回落,但总体平稳,进出口高速增长

1. 投资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0.34亿元,增长16.0%,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4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9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进一步加快。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由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56.85亿元,同比增长38.0%,比上半年加快5.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2.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回升,商品房销售有所回暖。前三季度,三门峡市房地产开发投资80.58亿元,同比增长15.2%。房地产开发投资5月份开始出现好转迹象,6月份当月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到目前已连续五个月回升。随着三门峡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等利好政策效应逐渐释放,三门峡市房地产销售出现回暖。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92.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

2. 消费需求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1.22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半年降低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降低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6位。今年以来,三门峡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保持在11.3%至11.6%之间,总体增长平稳。

3. 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进出口总额3180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4%,增速居全省首位。其中,出口12595万美元,增长34.0%,进口19214万美元,增长100.3%,进出口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一季度提高27.8个百分点和35.7个百分点。

(三)财政金融形势稳定

1. 财政收入增势平稳。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财政总收入完成99.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07亿元,增长5%,连续4个月保持5%的增速,增速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13位。

2. 金融存贷款稳定增长。 9月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58.87亿元,比年初增加116.60亿元,增长12.4%,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2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8.26亿元,比年初增加81.22亿元,增长13.8%,增速居全省各省辖市第6位。

(四)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1. 就业总体稳定。 据市人社局统计,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城镇新增就业4.9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84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31万人,转移就业总规模达到31.60万人。

2.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与1—8月持平。分月看,1、2、3、4、5、6、7、8、9月份同比涨幅分别为1.0%、1.9%、1.8%、1.7%、1.4%、2.0%、2.2%、2.0%和1.4%,保持温和上涨。

3.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 上半年,三门峡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按常住地划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1元,同比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3元,同比名义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和农民工务工人数的稳定增长,三门峡市居民收入将会在上半年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加。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生产低迷

1. 大型企业生产下降,中、小企业个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下拉三门峡市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小微企业同比增长3.6%。

2. 近三分之一的工业企业生产下降。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6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累计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共有20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31.7%,接近三分之一;增速低于5%的企业有54家;下降的企业和增速低于5%的企业达到256家,占全部工业企业的40.1%,这些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下降22.5%,拉低三门峡市工业总产值增速10.1个百分点。

3. 超四成的行业生产下降,重点行业增少降多。 从国民经济行业看,前三季度,三门峡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5个行业生产下降,其中,占三门峡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较大的6个行业中, 2个行业增长, 4个行业下降。增长的2个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7.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对三门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8.2%,拉动三门峡市工业生产增长2.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6%,对三门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1%,拉动三门峡市工业生产增长1.4个百分点。下降的4个行业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对三门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1.6%,下拉三门峡市工业生产0.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7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1%,对三门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2.0%,下拉三门峡市生产0.9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对三门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2.3%,下拉三门峡市工业生产0.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对三门峡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8.8%,下拉三门峡市工业生产0.4个百分点。

4. 工业用电量两位数下降。 从各月工业用电量看,除8月份外其它月份用电量均呈下降态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3月份,下降幅度高达28.2%。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工业用电量67.93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13.4%。各月降幅情况如下表:

2015年各月工业用电量对比表

                                                                                                  计量单位:%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当月

-15.7

-12.3

-28.2

-21.9

-18.4

-8.9

-10.3

3.0

-3.7

累计

-15.7

-14.2

-18.7

-19.5

-19.3

-17.7

-16.7

-14.5

-13.4

5. 工业增值税增长乏力。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实现工业增值税15.7亿元,同比仅增长1.4%,其中有三个县(市)下降幅度在20%以上。

(二)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

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比1-8月份回落2.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3.3个百分点,增速回落势头明显。

2. 工业投资增长乏力。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工业投资完成560.73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8月份回落3.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6.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10.6个百分点。导致工业投资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大型工业项目的支撑。尽管三门峡市上下都在千方百计招商,但由于近年来各地在招商过程中竞争激烈,三门峡市作为内地小城市,区位优势不突出,工业底子薄弱,招商的竞争力不强,难以引入大的、对区域经济有带动力的工业项目,加之工业投资基数较大,导致工业投资增长乏力。工业投资不足也使三门峡市工业生产缺乏新的增长点,影响工业的发展。

3. 新开工项目不足,尤其是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不足。 9月份,三门峡市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67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86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3个。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仅有132个,比上年同期减少63个。从在建规模来看,全部项目计划总投资2870.7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6%;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55.01亿元,同比下降28.8%;亿元以上项目计划总投资592.93亿元,同比下降39.7%。

4. 投资资金供应紧张。 受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降低、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因素影响,前三季度,三门峡市投资实际到位资金1099.12亿元,同比增长12.5%,低于投资增速3.5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增速明显低于投资增速。

(三)第三产业增速偏低

1. 增速远低于全省平均增速。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9%,比全省平均增速低4.1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居第17位,比全省最高增速低7.1个百分点。

2. 相关指标增速较低。 参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核算的三门峡市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财政一般预算八项支出、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处于落后位置。前三季度,三门峡市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5.6%,低于全省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三门峡市财政一般预算八项支出同比增长9.0%,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0.8个百分点;1—8月份,三门峡市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8%,比上半年提高9.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三门峡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含快递)同比增长7.1%,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2.1个百分点;三门峡市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3%,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0位;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9%,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2.2%,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5.3%,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4位;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3%,比上半年回落6.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9月末,三门峡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低于全省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四)新增“四上”企业偏少,难以形成新的增长点

截止9月末,三门峡市年内新入库“四上”企业42家,其中:工业8家,批零贸易6家,住宿餐饮2家,房地产开发13家,服务业13家,且缺少大个头儿,难以形成新的大的增长点。

三、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支撑点

尽管三门峡市经济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经济运行中仍不乏积极因素和亮点。

1. 农业生产势头良好。 在夏粮喜获丰收的基础上,秋粮丰收也成定局。预计秋粮亩产270公斤左右,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70万吨大关,粮食亩产有望突破280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稳定向好。自4月份起,生猪价格结束了持续一年多的下跌态势开始逐步回升,8月末为18.2元/公斤,猪粮比为9:1,生猪养殖收益持续提高。鸡蛋价格从1月的9.3元/公斤下跌至7月的6.7元/公斤,自7月下旬开始止跌回升、快速上涨,9月中旬达到9.5元/公斤。9月中旬牛羊肉价格分别为55.3元/公斤、50.5元/公斤,仍保持高位运行。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达到7.46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7%;禽蛋产量3.98万吨,增长7.5%;牛奶产量3.91万吨,增长18.2%。

2. 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和 “高成长性”产业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4.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7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7%;高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高成长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1.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3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7%。

3. 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民间投资继续保持领先增长,比重稳步提高。前三季度,三门峡市民间投资完成822.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2.7%,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间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间投资完成75.27亿元,同比增长24.6%,占全部民间投资的9.2%。现代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占比上升。前三季度,三门峡市现代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249.04亿元,增长33.3%。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完成投资2.85亿元,增长49.2%;房地产业完成投资83.67亿元,增长54.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24.55亿元,增长20.9%。

4. 外贸进出口形势喜人。 前三季度,三门峡市进出口总值增速达到67.4%,增速已连续3个月居全省首位。以食用菌、鲜果为代表的重点商品出口增长34.0%,其中食用菌出口4173万美元,增长3.9倍,占总出口额的33.1%;鲜果出口995万美元,增长11.7%,占总出口额的7.9%。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第一产业形势较好,但第一产业在三门峡市经济中比重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有限;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尽管增长势头良好,但由于其体量小,比重低,对工业、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拉动力依然不足;第三产业涉及众多行业,很难找到一个引领性的行业,能够强力拉动三产发展。因此,在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的大背景下,要想在四季度扭转颓势,必须实现各地、各行业、各部门联动,形成上下左右齐心协力抓经济的合力,不放弃任何行业,不放松一个环节。要提振全社会的信心,强化督导检查,按照市委既定的目标狠抓落实,努力使四季度各项指标有大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