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主动力回落 新动能蓄势

29.10.2015  13:09

    日前,宁波市统计局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宁波经济运行主要数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80.8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4个百分点。       宁波市统计局总统计师、新闻发言人许婷娅表示,总体来看,三季度经济增速虽有回落,但在前期国家和市里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政策带动下,企业预期有所回升,创新动能逐步加强,积极因素也在逐步积累和显现。       服务业不足以弥补工业缺口       从一季度的9.2%到上半年的8.5%,再到前三季度的7.1%,进入下半年后,宁波经济增速有所放缓。       许婷娅称,除受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和国内经济增速放慢以及低基数效应逐月减退影响,工业增速回落明显和服务业比重相对较低,也是拉低GDP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宁波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5.8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半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分析原因,许婷娅认为,一是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行。工业品出厂价格已连续45个月下降,其中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分别下降27.2%、15.4%和7.8%,对宁波工业影响尤为明显。       二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自今年3月份以来,宁波外贸自营出口增速持续下滑,1—9月,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2.9%,总产值占57.1%,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6.9%,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5个百分点,这对以外向型为主导的宁波工业来说,影响很大。       此外,作为今年宁波工业主要增长动力的汽车行业,受同期基数显现以及自身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对工业增长贡献减弱,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5.3个百分点。       “服务业虽然保持平稳发展,但不足以弥补工业增速趋缓的缺口。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接近55%,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批发业、交通运输业增速也有所趋缓,两者增加值增速比上半年分别降低2.1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许婷娅指出,宁波服务业虽然稳步提升,但与全国、全省占比均超过50%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工业仍是当前宁波的主导行业。”       基本面没变积极因素正在显现       在许婷娅看来,虽然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总体平稳的基本面并没有变。比如,工业生产基本正常,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7.6%,比二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9月份止跌回升,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1—8月回升2.3个百分点;企业对发展环境评价比上半年有了明显提升,满意度得分普遍上升;企业效益效率稳步提高,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5%,保持较快增长。       事实上,在一系列稳增长、促转型政策的带动下,宁波经济正在发生变化。创新动能正在成长,积极因素正在逐步积累和显现。       服务业贡献率大幅提高。前三季度,宁波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GDP增速高出3.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4%。其中,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15.9%、14.4%和8%,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8.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在优化。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投资1032.2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技改投资856亿元,增长30.4%,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民间投资1637.7亿元,增长9.4%。       “互联网+”等新业态、新经济迅猛发展。在前三季度中,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51.4亿元,同比增长84.5%;1—9月,宁波海关单证放行跨境进口货物620万票,销售额14.1亿元,为去年全年销售额的3.8倍,宁波成为全国首个跨境进口电商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试点城市。       出口商品结构改善。前三季度,宁波出口高新技术产品200.4亿元,增长1.1%,增速超过同期宁波出口4.9个百分点,出口额占同期宁波出口总额的6.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下滑风险仍在全年增速7.5%左右       “一般来说,如不发生特殊情况,宁波全年实现7.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可能性比较大。但经济持续下滑的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工业和外贸领域,压力不小。”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方建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四季度宁波经济存在继续下滑的危险,但只要措施得力,仍能扭转下滑趋势,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会有所回升。       方建新认为,四季度,宁波应把重点放在以下方面:一是抓好有效投资,特别是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加快建设进度。二是采取各种措施稳定外贸出口,有效拓展新兴市场。三是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着力培育城市功能,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四是加强区域之间、港口之间、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五是积极对接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力争更多的上级支持。六是更加积极地打造创新、创业城市,支持实体企业稳定发展。       “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总体不容乐观,需求特别是外需萎缩对宁波外向型企业和临港产业影响明显。”许婷娅指出,下一步,宁波要继续推进“双驱动四治理”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产业和资源的引进、整合、提升;加快培育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力。     本报记者杨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