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仅70多家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多集中金融电力等

08.04.2015  10:38

  记者王迎节

  核心提示|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一经报道,就立即成众人关注的焦点。因为是强制实施,全国至少有21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等于有了“补充”保障。那么在企业工作的员工补充养老保险如何?据了解,《河南省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早在2008年就经省政府审议通过。这几年来,企业缴纳的现状如何?虽然也有相对应的“企业年金”办法,但因为是企业自愿行为,所以企业主动缴纳、为员工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对比】企业也能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

  4月6日,《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发布,规定职业年金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这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有了“双重保障”。

  其实,针对企业员工群体的养老,政府同样建立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2008年8月,《河南省企业年金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省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规定,河南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且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的企业,可以为其已参保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即补充养老保险)。

  根据意见,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职工退休后,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或定期领取年金。

  【现状】郑州全市仅70余家企业缴纳企业年金

  从2004年5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开始,我国企业年金已经建立10余年,但其发展现状不尽如人意。因为有别于职业年金的强制性,企业年金主要强调企业和员工自愿,覆盖面相对有限。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全国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人数为2200多万人。据此测算,缴纳企业年金的员工,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不足6%。

  对此,郑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也介绍,市属企业要建立企业年金,须先向人社部门备案,经考核合格后才能建立。“目前,全市共有70多家企业经过备案,为员工建立该年金。主要集中在金融、电力、汽车等大型企业。”

  据《2013年第3季度郑州市企业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当年,郑州全市企业总数为173487家。“现在郑州市企业可能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即使除去其中的省属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比例依然很小。”该负责人说。

  【疑问】怎样提高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

  企业年金的建立依赖企业实力和自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财政支撑的职业年金后,这是否会引发不公?

  对此,人社部门相关专家指出,当前实施职业年金的重要原因,在于为养老保险“并轨”减少改革阻力,在短期内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关键在于完善企业年金。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引导企业年金更快地发展,使更多的企业职工不但有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而且有补充养老保险的补充保障。”

  如何提高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会学专家建议:国家可以对有意建立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做些税收减免或给予补贴,从而为其减负,使其有能力为员工建立年金制度。

  算一算

  如果月薪4000元,那么缴纳企业年金的员工退休后能领多少钱?

  根据规定,该员工每月最多可交333.3元,按“缴一补一”的办法,企业每月补333.3元,不考虑投资收益的话,职工缴费25年后退休,年金账户资金达到2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