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伦局长在全省农机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7.05.2014  20:11

(2011年元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机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及“十一五”农机化工作,谋划“十二五”时期农机化发展,部署2011年工作。

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刘满仓副省长会前听取了专题汇报,明确要求“2011年农机工作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提高水平,培育品牌;加大力度,迈开步伐;克难攻坚,实现跨越”。我们要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去年及“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成就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全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进一步巩固了农机化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

一是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 到2010年底,全省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654.33亿元,较上年增长6.4%;农机总动力迈上1亿千瓦大台阶,达到1.0196亿千瓦,增长3.9%。装备结构显著改善。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27.4万台,增长11.15%,其中8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达到5.29万台,增长51.9 %;联合收获机械达到14.38万台,增长15.7%,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达到2.11万台,增长60.4%;秸秆还田机达到11.69万台,增长22.6%。

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全年共完成机耕面积12390万亩次,做到了应耕尽耕;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达96%以上;玉米机播水平达到80%,玉米机收率呈现连续三年翻番增长的好势头,达到40.7%,较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80%,较上年提高3%;水稻机收率突破70%;全年完成机电灌溉面积7380万亩次,机械化植保面积7845万亩次。

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到2010年底,全省经工商注册的农机合作社发展到3520家,增长45.7%,入社农户3.9万户,服务农户390万户,年农田作业量8342万亩次,社均2万亩以上。全省农机合作社固定资产达到100多亿元,社均300多万元,社均大中型机械25台,社均年服务总收入87万元。培育打造了资产上亿元的大型社,涌现了一批流转土地上万亩的示范社。

四是农机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 全省新建水稻育秧工厂(大棚)26个,完成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78.2万亩,较上年增加3倍。新增花生收获机械5874台,花生收获机械化面积达到229万亩。保护性耕作项目县发展到55个,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95万亩,示范推广面积达到429万亩。茎块作物收获机械化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加快应用。

五是农机购置补贴进一步创新完善 。中央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由上年的8.8亿元增加到9.7亿元。对补贴目录的形成方式进行了改革完善,进一步扩大了补贴范围和农民的选择权,全面推行补贴管理信息化,全方位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透明度。各地做到了工作抓的紧、执行规定严,总体实施进度快、效果好。全省共落实补贴机具134412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8517台,受益农户99472户。

六是农机监管和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 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沁阳、民权、遂平、渑池、舞阳、潢川六县(市)荣获第二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称号。全省农机安全生产保持较好形势。省农机产品试验检测中心投入运行。农机产品鉴定、质量监督、市场打假等项工作扎实推进,促进了农机产品质量的提高,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实施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51万人次。启动实施农机化推进工程,在40个县开展农机推广、监理体系建设,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七是农机化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对农机化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圆满承办了2010年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启动仪式,进一步打造了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品牌。省人大组织开展了农机法律法规执法检查,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氛围。省政府第三次召开了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行政组织推动农机化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农机投入资金达11.6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地协助组织了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机装备展和世界知名的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增强了河南农机的影响力。

去年农机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为“十一五”农机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顾“十一五”,我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机械化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持续增强。 继“十五”末,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后,“十一五”期间,机械化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到2010年底,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年均提高近三个百分点,机械化在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为农业农村经

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农业机械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大功率、高性能的动力机械,多功能、复合式作业机械不断投放市场,小型、低水平机械逐步退出农业生产。五年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增长167.8%,80-100大马力拖拉机成为近两年主要发展机型;联合收获机械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拥有量达到14.38万台,实现翻番增长;精少量播种机械增长60%,免耕播种机械增长143.4%;玉米收获机械、水稻插秧机械、花生收获机械呈跨越式发展之势。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持续提高。

( 三) 农机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顺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农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迅速发展。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全省当年登记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500个,2008年发展到1086个,2009年达到2400个,去年超过3500个。农机合作社有力地引领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有效地带动了先进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规模化推广,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农机合作社成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突出亮点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渠道。

(四)机械化薄弱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在土壤耕作、小麦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的基础上,水稻机收率达到70%,增长35个百分点。玉米收获机械化加快启动,机收率达40.7%。花生收获、水稻插秧机械化突破瓶颈制约,取得实质性进展,花生机收面积达到229万亩,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达到78.2万亩。先进水稻工厂化育秧设施和蔬菜、花卉生产设施装备加快应用,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五)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成效突出 。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十一五”期间,补贴资金规模、补贴范围逐年扩大,受益农户不断增多,拉动需求效果十分显著。五年间,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81亿元,带动农民投资80多亿元,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23.7万台套,受益农户26.2万户,拉动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收到了农民受益、企业获利、政府满意的

多重效果。

(六)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引导、社会融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初步形成。2010年,各级财政对农机投入达到12.82亿元,集体和农民个人投入43亿多元。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河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颁布实施,《河南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规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相继公布施行。有特色的农机化发展道路基本确立,走以“农民自主、政府扶持、市场引导、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发展路子形成共识。

总的来说,过去的五年,是我省 农机化发展环境显著优化、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地位作用持续增强的五年 。五年来的发展实践启示我们,做好农机工作,推动农机化稳定持续发展,要做到“ 五个必须坚持 ”。 一是 必须坚持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目标任务,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 必须坚持把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方针,不断调动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 必须坚持把培育发展主体,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活力。 四是 必须坚持把农机农艺相融合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五是 必须坚持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统筹协调”作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根本方法,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推进“十二五”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强调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发展清洁生产方式。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战略,明确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这给新时期农机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为构建“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原经济区有较大作为、较大贡献。

( 一)认清 十二五”农机化发展形势。“ 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农机化发展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

从政策取向看,持续向好 。随着《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深入贯彻,政策扶持措施不断付诸实施,发展环境将 持续优化 。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去年启动,“十二五”全面推进,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农机化发展的保障能力将 持续提高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进一步增大,今年的预拨资金已提前到位,拉动需求效果和均衡实施效果将 持续增强 。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深松深耕作业补贴项目大力实施,薄弱环节农机化示范推广项目不断增多,农机新技术推广的投入力度将 持续加大

从内在需求看,不断增强 。我国已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就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劳动力的资源属性更加凸显。最突出的变化是农民的就业选择余地增大,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在升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活劳动成本与机械作业成本比值也发生了新变化,农机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断增强 。随着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推进,农机技术的应用环境 不断优化 。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机兼业性经营服务、家庭自用型的特点发生转变,农机经营集中度不断提高,农机发展的融资能力、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必将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农机更新力度 不断加大

从发展基础看,更加扎实 。“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快速推进,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积蓄了发展势能, 现实基础更加扎实 。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的农机化发展路子更加清晰。农民对农机化的认知度、农机应用市场的发育度逐步提高。农机农艺相融合、良种良法相配套进一步形成共识。农机新技术推广的累积效应不断释放。 发展基础更加扎实 。农机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粮食作物机械化装备更加成熟,经济作物、设施农业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农机装备的供给和储备能力不断增强, 技术基础更加扎实。

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机化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尽管“十一五”期间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较快改善,但进一步改善装备结构和布局,加快丘陵山区及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尽管农机具研发水平和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依然不足;尽管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对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与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尽管农机安全形势保持平稳,但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依然淡薄,“黑车非驾”现象严重,安全生产存在较大隐患;尽管农机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但基层农机部门的工作环境依然较差,基层农机推广和监理机构尚有1/3为差额供给或自收自支,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同时,在较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难度增大,薄弱环节的推进还受到耕作制度、传统观念、体制机制的制约。我们一定要认清农机工作面临的形势,正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

(二)明确 十二五”农机化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我省农机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为根本,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机工作,要把握好以下 四个重要原则 一是 坚持在持续发展中保持农机化的好形势。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前进中一切问题的关键,始终咬住发展不放松,确保农机化发展的好势头不逆转,不断强化农业的物质支撑,提高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二是 坚持在转变发展方式中提高水平。要把转变发展方式贯穿于农机化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转变,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 坚持在统筹中推进协调发展。要统筹推进优势环节与薄弱环节、农业机械化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平原地区与丘陵山区的发展,提升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四是 坚持在创新中增强发展活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推动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提高工作效率、破解发展难题、激发队伍活力。

十二五” 时期我省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5年底,主要农机装备数量稳步增长,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15亿千瓦。注重大中型、多功能、高性能机械发展,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0万台,玉米收获机械达到8万台,装备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5%,其中,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65%。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得到长足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取得明显进展,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00个,平均每个乡镇三个以上。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三)实现“十二五”农机化发展目标的重点措施。 根据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结合全国农机化“十二五”工作部署,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工作,要重点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以落实政策项目为重点,提升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措施。依托主要工程和重大专项,切实保障好相关资金的投入力度。实施好保护性耕作、农机化推进、农机化生产服务管理信息三大主要工程建设和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贴、农机化科技创新、农机化重大技术推广、农机化技术培训五个专项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围绕调结构、破难题、促发展的思路,推动大马力、多功能、复式作业、高科技含量机械的发展。重点支持发展玉米收获、水稻插秧、花生收获、油菜收获、棉花种植等生产环节机械化的发展。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提高配套比,改善利用率,避免低水平重复购置,推动农业装备水平上档升级,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物质装备支撑。

第二,以发展农机合作社为重点,引领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大力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要在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的基础上,广泛探索土地承包、土地托管、带地入社等经营模式,开展规模经营,建立稳固的农机作业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积极为农机合作组织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培训、人才培养、信息咨询等服务。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导农机合作组织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创建服务品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服务等市场。努力打造农机合作社支撑下的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以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切实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一是要加快建立农机农艺相融合的协作攻关机制 。积极与农业有关部门、科研院校加强沟通与配合,开展合作互动,协调组织农机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建立协作机制。加强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针对重点薄弱环节,制定和完善区域性农机化技术路线、模式。 二是创造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条件 。抓紧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提高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水平,组织引导农民统一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 三是大力开展农机农艺知识和技术培训。 要结合重点农时,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活动,向农机手传授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农艺技术。教育农民改变传统观念,改进种植模式,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积极引导生产企业做好农机手的培训工作。

第四,以主攻薄弱环节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率先推进秋粮生产机械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切实加快玉米机收普及步伐,尽快提升水稻育秧及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水平,加大薯类收获机械化推广力度。大力推进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械化。采取差别化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在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集中种植区域开展重点农机技术推广,力求实现新的跨越。以蔬菜、花卉大棚和健康养殖配套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提升设施装备水平,加快发展设施高效农业。统筹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加强适合丘陵山区发展需要的小型先进适用机械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围绕林果业等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机械化。切实推进节约型农机化技术。大力发展节种、节肥、节药、节水、节能和环保低碳的农业机械,积极探索集约高效的新型农业耕作制度,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率。

第五, 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完善农机服务保障体系。 以满足农机化发展和农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目标,以农机技术推广、质量监督、教育培训、安全监理和信息宣传等五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打造保障有力的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机化推广基础设施投入,创新推广运行机制,提高农机化技术的到户率和普及率。健全以县级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完善省级农机鉴定机构检测手段,创新试验检测方法,拓展检测领域,保证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努力改善安全执法手段,提高安全监理服务能力,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加强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分层次、分阶段、多渠道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完善农机化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制度,推动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努力扩大农机化新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农业机械化发展良好氛围。

三、扎实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农机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确保三个稳定,即确保全省机耕做到应耕尽耕;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均稳定在95%左右。实现三个提升,即全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2个百分点,达到72%左右;玉米机收率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50%左右;水稻机械化插秧率提升3个百分点,机插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做到三个持续,即持续推进水稻收获、玉米播种和秸秆还田机械化。争取两大突破,即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突破30万台;农机专业合作社突破4000个。提高两大能力,即不断提高机电灌溉能力和机械化植保能力。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农机化扶持促进政策。 积极配合省发改委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深入贯彻落实,争取省政府尽快下发具体的贯彻实施意见。争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适当扩大补贴机具品种范围,提高薄弱环节机具补贴标准。重点支持玉米收获、水稻插秧、深松整地、花生收获机械和大中拖发展。优先扶持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大户购置先进适用机械。完善补贴工作考评办法,将工作绩效与资金安排挂钩。大力推进补贴管理软件系统普及应用。严格执行国务院“三个严禁”要求,坚持“五项制度”,做到“八个不得”,严查违规违纪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农业部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深松整地作业补贴。补贴兑现方式拟采取“定额补贴,先干后补”的操作办法,按照落实面积、签订合同、作业确定、公开公示、兑付补贴五个步骤进行。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深松整地技术得到应用,确保农民真正享受到政策实惠。

(二)切实组织好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 。各地要围绕“春耕”及“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及早着手,提前谋划,精心准备,认真部署,组织开展好各项农业机械化生产活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和抗灾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到不误农时,适期掀起“春耕”农业生产热潮。以小麦机收、玉米机播为重点组织好“三夏”农机大会战。以玉米机收、小麦机播为重点打好“三秋”农业生产战役。力求不失时机,组织农业机械投入抗旱、排涝、防治病虫害斗争。要抓住重要农时农机作业的高峰期,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不断拓展农机跨区作业领域、范围和规模,继续打造农机跨区作业品牌。认真科学制定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各种防范预案准备,提高农机化系统应对灾害性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坚持重要农时农机生产情况报告制度,确保农业机械化生产活动有序进行。

(三)持续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 坚定不移地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农机工作的总抓手,作为推进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不断推动农机合作社建设上台阶。 一要落实政策上台阶 。多渠道争取农机合作社建设扶持资金,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促进农机合作社创建和成长。 二要巩固成果上台阶 。深入开展示范农机合作社建设活动,继续实施流转千亩土地示范社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社建设行动,再推出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农机合作社。 三要与时俱进上台阶 。大力推广“社企合作”模式,引导农机生产企业、成品油供应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服务企业等与农机合作社开展共建,实现合作双赢。 四要开拓市场上台阶 。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套餐服务”,建立稳固的区域作业市场,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 五要搞好服务上台阶 。继续实行农机合作社定点列名指导制度,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联合各级团委组织开展好“ 服务农机合作社发展,助推青年就业创业 ”集中服务活动,帮助农村青年依托农机合作社就业创业、成长致富,增强农机合作社发展活力。

( 四)突出打好玉米机收攻坚战 。乘借玉米机收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再接再厉,克难攻坚,力争玉米机收率突破50%。 一是认识要跟上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主攻秋粮生产机械化。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秋粮作物,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大突破,秋粮生产机械化就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农业部对我省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也寄予厚望。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进取,力求突破。 二是扶持要到位 。各地务必突出重点,从大局出发,切实保证农机补贴资金优先支持发展玉米收获机械。鼓励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利用地方财政资金对玉米收获机实行累加补贴。全省玉米收获机械力争新增1万台以上。推广对玉米机收实行作业补贴的经验,增强推动效果。 三是措施要落实 。继续抓好先行区突破工作。扩大省市共抓先行区范围,增强辐射带动效果。以工作业绩和群众认识度、政府积极性为依据,适当对市县共抓先行区进行动态调整,真正使先行区有重大进展。大力组织玉米跨区机收,借力助推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继续抓好示范宣传工作,培育玉米机收市场。从普及玉米机播、推行标准化种植入手,为玉米机收创造条件。

(五)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 。积极协同农业部门和农业科研院、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措施研究,制定农机农艺相互适应的种植模式及技术路线。推进各地建立农机农艺融合示范点。扩大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范围和实施面积,积极争取启动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河南项目区实施工作。加快信阳地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沿黄水稻区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采取扶持措施,推动花生种植大县提升花生收获机械化水平。继续抓好油菜、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试点示范工作,尽早取得实质性进展。开展设施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单位建设行动,努力提高设施高效生产和设施健康养殖科技水平。完善农机推广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注重项目实施区群众能动性、政府积极性的调动,重点依托农机合作社开展项目实施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实施效果。整合资源,强化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

(六)努力加强农机管理服务能力建设 。以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为契机,推进89个县级农机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和农机安全监理站标准化建设,突出抓好首批40个县的实施工作,加快实施进度,加强工作督导,力争早见成效。继续组织开展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深入推进“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争取再推出一批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继续实施农机监理装备建设项目,改善农机监理设施设备条件。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农业机械注册登记率、年度技术检验率、驾驶员持证率。加强农机产品质量鉴定、质量调查、农机市场监管、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机维修网点管理工作。支持农机生产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建设发展农机销售网络和维修网络,方便农民选机、购机、修机。县级农机部门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机构编制部门汇报,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适时研究解决基层农机推广、监理机构差额供给特别是自收自支问题,保障工作经费,支持农机推广、监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稳定基层农机队伍。

七)深入推进农机系统自身建设。 农机系统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埋头苦干的拼搏斗志。要扎实推进农机依法行政,强化基层农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装备,提升执法水平。要大兴勤政廉政之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要从关键部位的防范入手,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以农机补贴实施中发生的腐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强化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思想防线。要着力在完善措施、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努力构建防止农机服务违规收费的长效机制。要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重在为民”的要求,强化实践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五民”观念,进一步树立农机系统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实现今年农机化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十二五”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的工作方法,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