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399”养老服务新模式,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魏都区:养老就在家门口

15.12.2017  04:07
三人行,必有一老。这是当下老龄化的写照。 养老,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个人需要有勇气面对老去,社会也需要有勇气面对老去这道社会难题。 日前,民政部和财政部确定的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名单中,许昌市名列其中。此次全国共有28个市(区)获批,全省仅郑州和许昌获批。 11月20日,我市出台《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在老年人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尽量靠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上门和日托服务相结合的形式,重点服务高龄、空巢、独居、特困且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 作为我市主城区,魏都区同时还具有高龄人口和纯老家庭人数多的特点。面对养老难题,魏都区破解、探索出了“399”养老服务新模式。 魏都模式,值得关注。 截至2016年年底,魏都区50.2万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7.5万,约占总人口的15%,且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主流,由于未来新增的老年人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因此,今后纯老家庭数将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夫妇需赡养4位以上老人的局面…… 数字背后,是一个社会难题:养老。 养老问题远非花钱就能全部解决。独居和纯老家庭老人,谁来照顾?失能失智、半失能失智老人,谁来看护?老人日常的就医、助餐、助浴等需求如何满足?老人的心理谁来慰藉? 魏都区迎难而上,为养老提供兜底保障。 魏都区是许昌的中心城区,在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筑密度大,老街巷多,在这里,最有限、最紧缺的就是空间。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求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30张以上,魏都区的任务很重。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老人晚年养老心理: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又期望能享受到各种养老服务。 建设的养老机构,必须靠近居民生活区。这是魏都区委、区政府决策者心中所想:建养老机构是为老人,建老人不愿去的养老机构,是花架子、空壳子。民生工程不能这么做。 不久前,魏都区一黄金地段开工建设养老康复中心。该养老康复中心总投资10亿元,占地176亩,是集大型综合超市、中式餐厅、健身房、医疗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堂等于一体的养老机构,有养老床位1000张。其与医养结合中心建成后,将使魏都区的养老床位达到4430张。“由此可见区委、区政府的决心——和这块地用作商业用途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比起来,我们更看重解决好养老问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魏都区民政局局长张明虎说。 机构养老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魏都区政府挺身而出,“兜底”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对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区财政全额承担,分三年补贴完成;对改扩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区财政给予补贴50%;现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装修项目,区财政给予补贴50%;对社区托老站建设项目,区财政一次性给予建设补贴5万元;对入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给予每张床位每月70元的运营补贴。 新建大型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是一条思路,根据中心城区特点,魏都区还见缝插针,在各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内寻找可能空间,建设嵌入式的中小型养老服务中心,但困难不小。“存在着一个‘邻避效应’,就是人人都希望离自己不远处有养老机构,但又不希望它离自家太近。”张明虎说,“建养老机构和建菜场一样,需要细致到位地做好群众解释工作。” 工作的动力来自“民声”。养老是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问题。“民声”即民生。在规划中,魏都区把自己顶在杠头上:到2018年,实现13个街道办事处养老中心和86个社区托老站养老服务全覆盖,将服务延伸到老人的家门口和床头。 养老有难度,但用心就不难,魏都区让老人实现近家养老。目前,区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10个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42个社区托老站已建成投用。 社区是老人的聚居地、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社区托老站因而成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模式。在提供的服务上,社区托老站与养老机构相差无几,但它是一种嵌入社区的短期养住模式,实现了老人就近养老、离家不离土,使其既能得到专业化照护,又能保持原有社区归属感。作为养老服务的新举措,社区托老站已有42家,预计到2018年年底,魏都区86个社区托老站将全部建成,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 养老有温度,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进一步满足老人既近家又能进家的养老需求,魏都区探索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模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利用现有居家养老和社区托老站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高于居家养老标准、具有机构养老内涵的特色养老服务。 目前,该区已有10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设了中型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近2000位老人入住养老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对辖区老人进行生活照料、健康保健、文体娱乐、法律维权、志愿服务、代买代购、上门服务等,满足中等消费群体的需要。老人可以不离家,但在白天有了走动的“座位”、吃饭的“餐位”;即使不想出门,所需服务也可以送到家。 同时,借助互联网技术,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将进一步升级,加大老医疗监测和传感系统应用力度,为老人提供居家生活、医疗保健、紧急救助等远程监护服务,档次多样、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已初具规模。 看病到医院,养老到养老院,在以前,无论是场所,还是主管部门和经营者,这两块都是分离的。但事实上,这两方面的需求对老人来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医养结合成为魏都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 首先是在养老机构中推进医疗护理服务的设置,让老人不出养老院就可解决常见病治疗、慢性病配药问题。而居家养老的老人,过去生了病只能去医院,而现在,在推进街道办事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中,同时构建了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医生服务团队。把病床建到家里,把专业医疗服务送上家门,这对老人和照顾老人的家人来说,都意义重大。 “医院要有老年科,街道办事处要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要有托老站,居家要有家庭医生……所有这些,都是政府必须提供的服务设施,但仅此还不够。我们要为老人想更多。”张明虎说,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 (  苏杭 押晓红 孙丽娅)
陈亚菲:做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奶奶,你双手抱住我的脖子,千万不能松手啊。民政厅
新乡养老新模式在省健康养老产业开放合作大会上推广
日前,河南省健康养老产业开放合作大会在郑州举行,民政厅
努力办好民生实事 谱写河南民政出彩新篇章
    河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鲍常勇   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