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省份已完成纪委“重建” 河南纪委最多

14.06.2014  09:34

上月26日,中纪委明确提出,今年完成省级纪委改革。据中纪委网站消息,截至5月18日,全国31个省(区、市)纪委内设机构调整方案均获中央纪委批复。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截至6月11日,已有12个省(区、市)的纪委,做完了机构改革的“加减法”。一场纪委“重建”行动,正在全国快速铺开。

省级纪委

纪检监察室,河南纪委最多

省级纪委改革,最大共同点是聚焦反腐主业,增设纪检监察室,反腐办案力量明显增强。

今年3月,中纪委完成了本届纪委组建以来的第二次机构改革。中纪委副书记陈文清曾介绍,这次改革聚焦反腐主业,“纪检监察室总数由8个增至12个;新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及时把‘害群之马’清理出去”。

已完成机构调整的12个省级纪委,均“复制”上述改革思路,内部机构设置基本与中纪委一致,如全部新设了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

机构改革后,省级纪检监察机关中,纪检监察室多数为7至8个,河南省纪委最多达11个;四川、北京增至9个。

此前,各省级纪委的纪检监察室,多按地域、单位“分工”,也就是“划片”监督。改革后,不仅监督“地域”,还监督“领域”。

例如广东,教科文卫领域就从省直单位中单独抽离,由新设的第六纪检监察室负责。广东的这一特殊安排,有其现实考虑。去年,广东教科文卫领域597人落马。

市县纪委

改革思路仍在“构思”

不同于省级纪委,市县纪委的机构改革模式,目前仍在“构思”中。上月26日,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做客中纪委官网在线访谈时表示,“地市县的情况,不同于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如何转,需要研究”。

自2009年起,孝昌县等全国数十个县市推行了纪检派驻机构“统一直管”改革,撤销了原有的“一对一”派驻纪检组,设立“大纪检组”或“纪工委”,分片负责辖区各单位。“大纪检组”或“纪工委”都由县纪委垂直领导,人、财、物(即工资、福利待遇)都由县纪委承担。有的市县纪委为“拍住苍蝇”,升级了派驻机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规格。

湖北孝昌县纪委常委汪贵安认为,4年实践表明,“统一直管”模式适合基层纪检。以孝昌县为例,“统一直管”后查处的案件数量,是“统一直管”前3年总数的3倍。

派出机构

强调纪委书记“独立性”

此前,由于一些国家部委不断发生大要案,纪检派出机构受到了质疑。受访专家认为,纪检派出机构发挥作用,须理顺纪检组和党组之间的关系。

今年3月中纪委第二次机构改革后,各中央单位均强调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专职性”、“独立性”,剥离了之前纪委书记的其他兼职。

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独立”后,各单位开始约谈“施压”。如交通运输部,上月,该部党组成员分率7个约谈组,约谈了63个部属单位204名党政主要领导及纪检机构主要负责人。一央企员工说:“纪委地位明显提高了,今年几次会议都强调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职责,原来可没有这么频繁。”(据《新京报》)

【责任编辑: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