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整版报道: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谈大学与城市互动

19.10.2020  19:43
2020年10月19日《河南日报》第7版


                             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宋争辉谈大学与城市互动


  摘要
  推动大学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不仅是大学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于完善中心城市创新体系,提升一流大学的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流大学应充分发挥在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作用,自觉融入区域和城市创新体系;协同构建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利共生机制,以担负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使命。
  作为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大学与城市均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为大学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大学则引领了城市发展。世界上虽然并非所有的一流大学都位于中心城市,但无论哪个国家的中心城市都会拥有这个国家重要的大学。当前我国正扎实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各类资源要素加速向中心城市集聚,对于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和科技创新能力有着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推动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入研究大学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互利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有效提升一流大学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内在逻辑
  自大学产生之日起,大学与城市之间就构成了一对重要的互动关系。在西方,有些大学本身就是城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所谓的“大学城”。比如,牛津大学与牛津市、剑桥大学与剑桥市、海德堡大学与海德堡市、哥廷根大学与哥廷根市等。加州大学总校前校长、著名高等教育家克拉克·克尔(ClarkKerr)则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他认为,如果把传统大学看作“一个居住僧侣的村庄”,现代大学就是“一座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而多元化巨型大学则是“一座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事实证明,大学因城市而兴起,城市也因大学而繁荣。在某种意义上,一部大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历史。纵观大学和城市发展史,二者的互动发展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第一,互惠互利是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因。大学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能历经分分合合,逐步走到一起,并形成紧密的互动关系,与互惠互利的理念密不可分。尽管大学与城市的关系总是不断地变化,并在不同的时期和国家呈现出一定的历史性和区域性特征,甚至偶有冲突,但变化的只是外在表征,彼此之间的利益和需要才是决定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根本原因。正如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约翰·亨尼斯(JohnL.Hennessy)所言:“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我还要加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水平的斯坦福大学。”社会发展实践中,大学与城市双方分别根据自身利益和彼此的发展需要,在历经反复的博弈后,逐步建立起了利益共同体。只有大学与城市主动照顾彼此的利益和关切,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互动关系,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双赢发展。
  第二,城市化水平构成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爱德华·格莱泽(EdwardGlaeser)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指出:“城市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和希望所在,城市绝不是矛盾的丛集,而是进步的源泉。”城市拥有良好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基础设施和治理环境,可以为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提供物质、制度与文化保障。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有助于催生对人才资源和科学技术的旺盛需求,进而对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的要求。城市的文化也会深刻影响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归根结底,城市化的本质是人的城市化和文明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逐步过渡到现代文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会对身处其中的大学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以大学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第三,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构成了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近代以来,大学凭借自身的知识优势,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主体。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发达的城市必然伴随着一所或多所高水平的大学。诚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DerekBok)所言:“我们不知道一个没有大学的城市会更富有还是更贫穷。但是,我们相信,相对来说,很少有其他方式可以像大学那样给一个城市带来如此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大学带给城市的绝不只是“如此大的经济效益”,由于高水平大学的存在,整个城市的文化或文明水平以及市民的素质都会得到显著提高。最终大学的办学水平和文化传统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塑造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第四,集群化构成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当前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趋势看,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日益走向集群化,出现了大学群对接城市群、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价值链的发展趋势,以集群效应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实力。世界高等教育史和科学技术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汤浅定律”,即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转移与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关系密切。历史上,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顺序是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也是按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的顺序转移。基于高等教育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密切关系,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均高度重视大学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围绕高水平大学形成高等教育中心,继而发展成为区域或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或科技城。在这方面美国波士顿128公路三角科学园区和硅谷、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区、日本的筑波科技城、印度的班加罗尔和我国的中关村科技园等都是大学集群化与城市互动发展的典型。近年来,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我国一些经济发达而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区域中心城市,比如深圳、青岛、宁波、苏州等也开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以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致力于形成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一流大学为何要与中心城市互动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后发外生型国家,我国大学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紧密的联系。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大多位于国家或区域的中心城市。那些重要的国家或区域中心城市一般也会拥有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究其根本,中心城市可以为高水平大学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促进大学办学水平的提高;高水平大学可以为中心城市提供发展所需的技术和人力资本,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式正面临转型升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逐步成为承载各类资源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此背景下,提升一流大学的创新活力,促进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实现大学的城市化和城市的大学化,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大学发展的规律,也符合当下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一)完善中心城市创新系统的客观要求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将引领城市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结构的深入调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根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赛姆(Ray.M.Northman)提出的“诺赛姆曲线”,“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60%,靠的是工业化的推动,属于工业化阶段;当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则属于后工业化阶段,主要靠第三产业来推动。”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已到了一个关键的拐点。未来一个时期,资源要素将加速集聚,城市规模会越来越大,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作为对这种发展趋势的一种积极应对,自2010年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我国已先后批准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希望以此带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实践证明,国家中心城市承担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强,可以对周边城市和下游产业产生强大带动作用,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的创新需求依赖一流大学。没有一流大学很难产生创新竞争力。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科技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的竞争。与传统工业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当下作为中心城市需要具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创新要素的驱动之于城市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等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中心城市发展的驱动要素。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自然而然成为中心城市的发展重点和依赖对象。实践中是不是拥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往往成为判断一个中心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参考标准。从国际上看,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2016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百强》和“全球化和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发布的《2016年GaWC世界级城市排名》进行统计,结果显示,71%的一流大学坐落于世界级城市,其中两所特级城市(伦敦和纽约)拥有6%的一流大学;此外,22%的一流大学位于一级城市,27%的一流大学位于二级城市,7%的一流大学位于三级城市,还有9%的一流大学位于自主城市。从国内来看,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也聚集了全国大多数的高水平大学,大多具有超强或较强的高等教育实力。其中,“985”大学、“211”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建设学科数量最多的前十名城市中,国家中心城市就有7座。
  (二)促进一流大学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主旨在于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出台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以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办学特色、服务贡献和影响力作为“双一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突出强调了一流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价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是大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驱动力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度和贡献率就高。大学是知识创新的源头,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知识溢出效应,可以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学是技术创新的发动机,通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有助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学是智力高地,通过高端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活力和研发实力;大学还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文化创新和整合,有助于改变人的知识结构,提升人的人文素养,从而可以在更高层次打造城市文化生态。在当前大学发展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一流大学作为创新成果和高端人才的摇篮,成为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根本动力。自觉顺应大学发展规律,积极融入城市创新体系,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仅是一流大学的基本职能,更是其实现转型发展,打造自身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的应有之意。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协同创新。具体表现为:
  第一,城市的包容度不够,缺乏互动发展的环境。中心城市具有集聚效应,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纷纷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加速集聚,极化现象突出。然而,一些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还不够强,经济首位度较低,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对一流大学在城市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源头作用重视不够,对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关系、机制认识不到位,相对忽视了一流大学和高端人才赖以成长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
  第二,大学的贡献度不够,缺乏互动发展动力。当前我国很多大学,也包括一流大学,开放办学和市场化意识薄弱,很多研究成果结项以后就被束之高阁,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比例低;不能及时跟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面向现实问题的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不够;城市创新体系中学科-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断裂,导致大学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和贡献率不高。一些重点大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只“顶天”不“立地”,或者既不“顶天”也不“立地”。高校学科建设中对于宏观的理论问题关注较多,对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重视不够,甚至游离于城市发展之外。
  第三,大学的集群化不够,缺乏互动发展平台。当前集群化构成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学需要通过与企业、城市社区共建大学科技园区等平台,以大学群和大学城的方式促进城市产业发展。然而,在我国许多大学,协同创新意识不强,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度不够,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研究机构之间,大学与企业、政府、社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大学科技园的平台功能不明显,既不能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也不能围绕中心城市对周边的城市群产生较强的带动能力。

  3.如何实现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
  一流大学应充分发挥在中心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自觉融入区域和城市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深度融合,切实担负起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责任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艰巨使命。
  (一)营造城市创新环境
  一流大学是一个城市耀眼的名片。推动研究型大学与中心城市加强合作融合,既是发达国家重要城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经验。然而,推动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互动发展单靠一流大学一己之力绝对无法胜任,还需要地方政府和城市当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政策支持、规划引导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创造条件。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在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平台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根据城市产业结构优势,培育和引进一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为加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郑州就出台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全面深化已经签署的京豫、沪豫教育合作协议,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和高层次人才来豫落户。相关政策出台后,2020年6月份就引进了西安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2020年9月15日中原科技城也在郑州正式落地,这是郑州市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河南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
  第二,加强发展规划对接。政府部门要具备战略眼光,在理念上重视一流大学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源头作用,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定位和产业结构特点,自觉将大学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城市发展规划与大学发展规划的有效对接。近年来,郑州大学就结合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和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对标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强化“中心城市·一流大学”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学科引领、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创新作用,以城育校,以校兴城,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形成了以医疗服务、工程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特色的区域和城市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以一流学科为引领,以顶尖学术团队和重大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郑州市重大创新专项为抓手,着力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利用文化传承创新优势,提高城市人文品位,把黄河文化深深融入郑州规划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中,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添内在动力。
  第三,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中心城市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着力打造具有人文关怀的发展环境。世界著名创意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Florida)曾提出过创新型城市的3T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nce)。这些要素中技术和人才要素与高水平大学的服务职能有关,包容要素则有赖于城市良好的治理效能、综合承载能力以及对创新的容纳程度。只有通过良好的治理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包容度,并不断改善城市人文环境,才能够使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辐射能力,带动产学研创新一体化进程和城市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转型发展。
  (二)提升大学创新能力
  一流大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着力强化创新能力,凝练办学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服务,主动适应和引领中心城市的发展。
  第一,以高端创新人才为纽带推动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当前,城市与城市之间竞争异常激烈。高端创新人才成为决定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人才集聚的平台,一流大学对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厥功至伟。一流大学应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构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应积极引进国际化的高端人才,以国际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为抓手,助推城市的国际化。
  第二,以科技创新成果为核心推动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一流大学应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采取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方式,开展战略性、基础性、跨学科的研究,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应围绕中心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支柱产业集群,主动整合自身优势学科集群,实现学科-专业链、创新链、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换成现实生产力。
  第三,以大学文化创新为引领,推动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承担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阎光才教授所言:“作为一种人文生态景观,高等教育机构与城市间互动最为突出的方面是它的文化学意义。”大学应整合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区域文化和城市文化体系,推动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激活城市创新活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大学的办学特色。
  (三)优化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优质资源正日益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推进大学集群化发展成为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大学尤其是一流大学和城市化的集聚效应,其他相关的大学和人才围绕该大学组成大学城,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区,构成一个区域化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实践证明,由大学群对接城市群,并将大学的科学技术在大学科技园孵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从发展现状看,我国很多城市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具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却不高,整体辐射能力还没有显示出来。这跟城市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创新生态系统不健全有一定关联。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完善中心城市创新体系,取决于省域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仅仅依赖几所一流大学和若干一流学科是远远不够的,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或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分类管理和分类发展,构建类型多样、层次合理、发展均衡的省域和区域高等教育体系,保持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内部的大学生态平衡;同时,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引领,创建符合城市定位的区域高等教育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一体化的资源要素集聚体系和协同创新能力。作为目前我国已获批建设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沿黄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郑州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如综合交通优势等,但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科技创新能力薄弱、高层次人才支撑不够、公共服务能力和城市宜居水平不高等。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州必须抓住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省市协调联动,站位国家区域经济布局,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支点,以“郑开大道”为连线,打造“郑汴科教金色走廊”;同时,以郑州大学为核心,以洛阳、开封、新乡、焦作部分特色骨干大学为支撑,着力构建一体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大学群对接和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谋划推动郑州与开封、许昌、新乡、焦作等市协同发展,与洛阳副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四)构建互利共生机制
  当前,国内外在促进大学与城市合作方面形成了较多的互动发展模式,如以国别来划分,有美国的硅谷模式、英国的剑桥科技园模式、中国的中关村模式等;以合作主体来划分,有以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和以大学为主导的合作模式等。我国探索开展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起步较早、较为典型的当属上海市。上海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三区联动”模式,即“大学校区、科技园区与公共社区三者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互动发展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上海的“三区联动”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事实上,无论哪种模式,推动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互动发展,关键在于构建互利共生机制,实现融合发展。
  第一,以大学、政府、企业和社区为主体,构建大学—政府—企业—社区互动机制。以一流大学为核心的大学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城市创新体系提供根本动力;政府可以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功能,为互动合作提供经济基础和政策支持;企业是市场发展的主体,能将科技创新成果直接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社区则作为城市具体的公共空间,既是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的保障主体,又是发展成果的受益者。
  第二,以大学科技园为互动发展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是互利共生机制的主体部分,也是贯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换的关键环节。一流大学应发挥主导作用,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科技园,将其作为提升大学创新能力,服务区域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
  第三,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互动模式。每个中心城市都有自身的区位差异和战略定位,每所大学也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探索一流大学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互利合作,应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地区现有资源要素,选择符合实际的互动发展a模式和运行机制。
  
  媒体链接: 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0-10/19/content_449879.htm 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20-10-19 19: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