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21.07.2015  11:06

      2015年上半年,南阳市委市政府面对宏观经济环境持续趋紧、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科学决策,积极寻找发展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积极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村农户投资,下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民间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成长性制造业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平稳增长。

      一、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低开高走”平稳增长态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72亿元,同比增长18.6%。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增长速度居全省第六位。

上半年年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月完成情况

 

南阳市

河南省

完成额(亿元)

增减%

完成额  (亿元)

增减%

1-2月份

156.53

13.3

1769.40

15.9

1-3月份

361.67

18.0

4326.65

16.3

1-4月份

568.53

18.2

7538.19

15.7

1-5月份

859.23

18.5

11131.52

15.6

1-6月份

1125.72

18.6

15221.83 

15.7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震荡中稳步增长的态势。1-2月份完成投资11.97亿元,增长28.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7个百分点;1-3月份完成投资24.21亿元,增长14.0%,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1-4月份完成投资35.34亿元,增长9.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1-5月份完成投资48.96亿元,增长1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1-6月份完成投资66.56亿元,增长17.0%。
      (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5.72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9.3亿元,同比增长36.3%,占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02.09亿元,增长25.1%,占62.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4.32亿元,增长3.7%,占29.7%。
      在第二产业完成投资中:工业投资完成701.5亿元,同比增长25.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2.3%。在工业完成投资中:采矿业完成投资23.39亿元,同比下降14.4%;制造业完成投资653.45亿元,同比增长25.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4.67亿元,同比增长66.8%。
      在第三产业完成投资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41.23亿元,同比增长1.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47.28亿元,同比增长27.0%;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13.68亿元,同比下降18.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0.93亿元,同比下降69.2%;房地产业完成投资78.59亿元,同比下降12.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1.96亿元,同比下降4.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8.48亿元,同比增长64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75.58亿元,同比增长1.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3.23亿元,同比下降19.4%;教育完成投资18.64亿元,同比增长75.9%;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19.35亿元,同比增长35.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5.4亿元,同比下降31.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9.96亿元,同比增长58.2%。
      高技术产业投资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完成投资67.11亿元,同比增长18.7%,分别占全市投资、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6.0%、9.6%和10.3%。在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中: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完成投资0.98亿元,同比下降35.3%;医药制造业完成投资19.12亿元,同比下降16.3%;通讯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40.26亿元,同比增长68.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仪器仪表制造业完成投资6.51亿元,同比下降13.9%。
      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009.18亿元,同比增长23.3%,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7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9.6%,民间投资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在民间完成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9.64亿元,增长38.2%;工业完成投资680.06亿元,增长31.5%;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40.84亿元,增长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39.49亿元,增长41.7%;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13.32亿元,下降20.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0.93亿元,下降69.2%;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7.41亿元,同比下降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0.96亿元,同比下降12.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8.01亿元,增长665.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33.16亿元,下降0.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2.1亿元,下降47.6%;教育完成投资13.12亿元,增长78.5%;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13.16亿元,增长59.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2.14亿元,下降16.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3.98亿元,下降3.1%。
      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 上半年,全市高成长性制造业完成投资406.38亿元,同比增长43.0%,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18个百分点。在高成长性制造业完成投资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54.58亿元,增长61.5%;电子信息完成投资40.27亿元,增长64.0%;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41.74亿元,增长40.8%;食品产业完成投资117.81亿元,增长40.2%;现代家居产业完成投资26.18亿元,增长5.1%;服装服饰完成投资25.79亿元,增长58.6%。
      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高。 上半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39.75亿元,同比增长29.8%,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在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中:金属制品业完成投资30.31亿元,增长69.9%;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35.55亿元,增长7.2%;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39.38亿元,增长38.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投资6.67亿元,增长20.2%;电机制造完成投资6.27亿元,增长1.9%;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完成投资8.95亿元,增长4.5%;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完成投资3.71亿元,增长15.6%;其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完成投资2.71亿元;仪器仪表制造完成投资7.2亿元,增长24.8%。
      高耗能行业投资缓慢增长。 上半年,全市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162.99亿元,同比增长14.4%,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低于工业投资增速10.6个百分点。在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完成投资1.73亿元,增长193.0%;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完成投资28.26亿元,增长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投资111.97亿元,增长17.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3.79亿元,下降62.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完成投资7.14亿元,增长66.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0.11亿元,增长74.8%。
      现代服务业投资下降。 上半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153.39亿元,同比下降5.1%,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3.7个百分点。在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0.93亿元,同比下降69.2%;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2.03亿元,同比下降62.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1.96亿元,同比下降4.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8.48亿元,同比增长64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75.58亿元,同比增长1.4%;教育完成投资18.64亿元,同比增长75.9%;卫生和社会工作完成投资19.35亿元,同比增长35.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5.4亿元,同比下降31.4%。
      (三)产业集聚区投资稳步增长
      上半年,全市13个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投资613.58亿元,同比增长20.7%,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完成投资的54.5%。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9.19亿元,增长12.7%,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38.0%,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8.02%;工业投资493.78亿元,增长24.7%,占全市工业投资的70.4%,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80.5%;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557.2亿元,增长22.3%,占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的66.5%,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90.8%。
      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项目549个,占全市在建项目2323个的23.6%。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449个,占全市亿元及以上项目1104个的40.7%;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98个,占全市新开工亿元及以上项目211个的46.4%,大项目不断向产业集聚区集聚,产业集聚区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四)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大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强
      上半年,全市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下同)2323个,同比增加544个,施工项目投资总规模为4154.89亿元,同比增长33.3%,在建项目平均单个投资规模为1.7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6亿元增加0.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059.16亿元,同比增长18.7%。
      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577个,同比减少77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799.97亿元,同比下降1.9%。新开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9.67亿元,同比下降24.0%。
      上半年,在全市2323个施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千万元及以上项目2188个,完成投资1052.36亿元,同比增长18.7%;计划总投资三千万元及以上项目1962个,完成投资1024.92亿元,同比增长19.3%;计划总投资五千万元及以上项目1719个,完成投资983.36亿元,同比增长20.6%;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1104个,完成投资837.4亿元,同比增长19.3%。大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增强。

      二、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整体运行平稳增长的态势,但也应看到,土地和环境等要素配置不高,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低,采矿业投资下降,资金来到位较低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低于投资增长速度
      上半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29.48亿元,同比增长16.5%,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投资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0.11亿元,同比增长74.8%;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投资28.3亿元,同比增长51.2%;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完成投资0.93亿元,同比下降69.2%;水利管理业完成投资11.75亿元,同比增长163.4%。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78.39亿元,同比下降0.9%。
      (二)资金来源增速较低,自筹资金仍是资金来源主渠道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1144.91亿元,同比增长18.0%,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0.6个百分点。在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6.36亿元,同比增长105.6%,占本年资金来源小计的3.2%;国内贷款106.6亿元,同比增长39.8%,占本年资金来源小计的9.3%;利用外资1.91亿元,同比下降79.9%,占本年资金来源小计的0.2%;自筹资金958.08亿元,增长16.2%,占本年资金来源小计的83.7%;其他资金来源41.95亿元,同比下降0.6%;自筹资金依然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三)采矿业投资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全市采矿业完成投资23.39亿元,同比下降14.4%,低于全市工业投资增速39.4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河南石油勘探局受原油价格走低的影响,调低了2015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全年的投资计划由往年的每年30亿元左右调低为今年的12亿元。
      (四)土地环保等要素指标配置较少
      近几年,国家对建设用地和环境评价都控制得非常严格,每年的土地供应都非常紧张,一般的县区全年建设用地供应在千亩左右,包括生活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建设用地。目前土地和环评是影响项目是否落地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双回落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6.56亿元,同比增长17.0%,比同期增速的24.5%回落7.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20.0%回落3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52.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比同期增速的22.9%回落19.9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增速4.1%回落1.1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额49.49亿元,同比增长0.3%。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058.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
      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实际到位资金80.08亿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国内贷款到位6.13亿元,同比增长84.5%;自筹资金到位49.88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他资金到位26.18亿元,同比增长4.8%。

      三、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展望

      目前,南阳既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型业态、大力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等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一些传统优势有所减弱,新的接续支撑力量尚未形成,国家治理产能过剩、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非法集资,房地产发展还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等,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南阳投资运行将继续朝着预期方向发展。综合各方面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结合当前南阳市固定资产投资运行的实际,预计2015年南阳投资增速将呈现稳中回落的态势。

      四、保持南阳投资平稳较快增长的几点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投资依然是拉动南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投资既是稳增长、防下滑的关键举措和有力抓手,另一方面投资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因此,南阳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投资和信贷资金支持,坚持把扩大投资需求、调整投资结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努力实现南阳投资平稳增长。
      (一)推进开放招商,加强项目储备,谋划一批事关长远的大项目,为保持全市投资平稳增长提供支持
      要把重大项目作为稳增长、促转型、调结构、创优势、增后劲的重要手段,继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活动,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在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中,积极承接境外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要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加强与央企联系与对接,加强京宛对接,尽可能多的争取国家省项目投向南阳;要不断更新观念,打破思维定势,准确把握当前招商引资的新特点,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招商引资实效;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体系,促落地、促开工、促达效,进一步提高项目的履约率,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施工高潮。
      在确保在建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完善和落实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的配合联动机制,抓紧排出一批关系南阳中长期发展、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重大项目清单,做好项目储备,避免因项目缺口造成投资被动;要充分利用好目前全球经济进入调整期、我国启动内需的机遇,进一步做好产业转移工作,为全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提供重要的投资支撑点;同时要完善项目库建设,推进项目库分层次滚动管理,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和开工率,建立投产一批、续建一批、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接续机制,从而避免投资的大起大落。
      (二)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根据当前南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确定投资重点,促进投资结构调整。在投资结构调整上,要巩固提高第一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二产业,要牢固树立工业是牵动发展全局的思想,在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继续实施重点投入、重点培养,对于国家明令禁止、已处于淘汰的行业坚决予以取缔,坚持有保有压。同时要限制低水平加工工业投资,大力加强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对于第三产业,要加大投资扶持力度,促进南阳服务业水平的提高,同时应尽快培育南阳第三产业新的投资增长点,要逐步把投资重点从目前的基础设施类投资和房地产类投资,向金融保险证券、现代物流、科技教育卫生、餐饮旅游、文化服务等现代化新型服务行业转移。
      (三)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热情
      首先要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资金对南阳的支持,同时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扩大政府投资规模,加强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其次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税费、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变民间存量资本为现实投入,让民间投资真正活跃起来。三要建立完善的经济法律规章,创造有利于鼓励投资的政策法律环境;要灵活运用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保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增强民间投资者的信心;四要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对民间投资的服务,开辟多种多样的融资渠道,增强民间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效益。
      (四)内外结合,破解资金难题
      要转变观念,扩大融资视野,认真研究资本市场,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工业项目的有效投入。一是继续争取国家专项贷款、政策性资金支持,争取更多国家和省项目投向南阳。二是继续发挥金融部门信贷资金的主渠道作用,主动邀请银行参与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强协调沟通,加大银企合作,取得认可支持。三是积极争取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督促企业积极上市募集资金、扩大民间融资;四是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利用大企业的资金优势加快项目建设。五是加快南阳优势企业的上市步伐,筹集资金搞好项目建设。六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增强民间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效益,让民间投资真正活跃起来。同时,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搞好项目建设。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掘资金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