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文化铸魂 育人有道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探索“1335”卓越文化育人模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大学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基础,也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动力和软实力。
河南大学在百余年曲折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战前办学、折枝成林、奋发进取、复兴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河大精神。2017年9月,河南大学生物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河南大学也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回望在百年河大的丰厚土壤中生物学科的砥砺前行之路,我们看到了文化的熠熠之光和无穷力量。
1987年是一个难忘的时间节点。那一年,在空无依傍的局面之下,蔡兴元等老师坚持“高起点、彰显特色”的卓越理念重铸河南大学生物学科。面对复建的困境,宋纯鹏等人从“一个课题、两位老师、三间房子”做起,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国家战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凭着“卓尔不群”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干劲,依托先进的学术思想和独特的实验技术体系,带领一批批生科人披荆斩棘,实现了生物学科的跨越式发展。30余年,在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校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精神沃土中,生物学科形成了“学无止境境如生命”的卓越创新文化。
文化滋养促进学科发展,学科成长涵养特色文化。
近年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凝练学科文化内涵、挖掘学科文化价值,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志存高远、不懈追求,逐渐形成了“‘1335’卓越文化育人模式”:围绕“培育卓越人才”目标,聚焦“家国情怀”“大学精神”“综合素质”三大素养,采用“教师引领”“氛围熏陶”“实践提升”三条路径,实施“讲好卓越学科故事”“打造卓越育人课堂”“实施卓越领航工程”“建立卓越育人阵地”“开展卓越主题活动”五项工程。
讲好卓越学科故事以文化力量铸魂育人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高校,一条抗战办学路熔铸了河大人“教育报国弦歌不辍”的精神底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烽火育才记”,薪火相传、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成为河大人的共同印记。一个多世纪的风雨砥砺,河南大学沉淀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这已成为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凝聚海内外校友、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不竭动力。
河南大学生物学科30余年的求生发展,在无人的荆棘小路上硬生生地走出了一条坎坷但激荡的发展道路,凝结出了“学无止境境如生命”的学科文化。这种文化让生物学学科有了发展动力,让特色平台建设有了方向,让科学研究有了凝聚力和活力,让人才培养有了着力点,让科研精神有了传承和发展,让体制机制创新有了提升的空间,成为生科人温情定心的精神家园。
讲好卓越学科故事,以文化的力量铸魂育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总结、凝练学科精神,编辑出版反映学科三十年发展历程的回忆文集《陌上柔桑破嫩芽》,讲述了生物学科艰苦创业、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在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之际,举办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学科建设研讨会、研究生学术论坛、校友论坛、国际研讨会等系列活动;策划制作反映生命科学学院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发展史的院情片《大德曰生》;建设院史馆,通过生科先贤、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党建引领、领导关怀、美好未来等板块,回顾成绩展望未来,让师生在文化熏陶中获得奋进、向上的精神力量;编撰“学科发展史”,编印“生科人物志”“生科画册”“卓越生科文库”等一系列史料,让学术文化薪火相传。
2018年,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携校友任鲁豫、孟宪明做客央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我们的大学》,深情讲述他们眼中的河南大学。宋纯鹏引用小麦、棉花和大豆三种常见的作物与河南大学作类比:“河大的精神像小麦一样赡足万类,像棉花衣被天下,像大豆兼容并包”,勉励青年学子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代代传承。
打造卓越育人课堂课内课外全方位育人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课内课外齐发力,推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搭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第二课堂”三位一体的育人课堂平台。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思政元素引入专业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河南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立项建设39门院级课程思政项目,促进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专业课堂上,革命精神、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经常被融入教学,把爱岗敬业、爱国报国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学院还通过“开学第一课”“劳动教育实践”等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全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卓越生科人才。
策划组织以“兼容并包,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成就未来”为宗旨的“卓越生科沙龙”。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等为嘉宾,以传统文化的熏陶、学术文化的引领、特色文化的浸润,夯实人文精神、传承创新基因、发扬大学精神,培养“又红又专”的卓越人才。一大批院士、国家杰青、思政专家、国际关系研究专家、青年科学家等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师生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学科发展理念,丰富了学科文化和精神内涵。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教授,河南大学校长、国家杰青宋纯鹏教授,校党委副书记、思政专家张宝明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Jean-DavidRochaix,国家杰青、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立新教授,中科院韩士杰教授,青年科学家冰洋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徐小冬教授,著名自然纪录片导演孙宁,著名新闻记者、新闻评论家、校友席来旺等人都曾在“卓越生科沙龙”与学生亲切互动。卢克平在《与青年朋友谈心》中,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入题,讲述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并号召青年学子,既要继承悠悠千年风骨底蕴的精华,又要学会融会贯通新时代的先进思想,做一个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在危难中为民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张宝明通过“行者无疆的道”和“孔子的道”,阐释了中国人的情怀观。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亚歌团队开发的《情绪调整与素质提升》课程,通过认识情绪的来源、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情绪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情绪管理方法、情绪与同理心的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情绪调整的方法;通过情绪与语言、情绪与沟通、情绪与素质、情绪与个人魅力的讲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等,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实施卓越领航工程精心引领促学生成长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全体本科生中开展“全员导师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名导师在每个年级指导三到五名学生,精心进行全方位培养,包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在学生就业方向选择和考研目标定位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全员导师制”开展三年来,生命科学学院870余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定期展开交流、进实验室做实验,全员参与学科竞赛或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奖励220余项。
在实施“卓越计划”中,学院设立了植物科学卓越农林计划“鸣歧班”、生物科学卓越农林计划“春桐班”、生物科学卓越教师计划“伯襄班”。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赵东保说:“学院需要用卓越河大先辈特别是生科先贤的严谨治学精神、优秀业绩和成就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增强生科学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爱国爱校爱院,提振他们追求卓越、奋发有为、有所作为的信心。”
建立卓越育人阵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线上(微博、微信、QQ、学院网站)、线下(教室、宿舍、实习基地、宣传栏、电子宣传屏)全方位宣传教育阵地。比如,在线上,开设“双一流”专栏、卓越生科人物、一起走过等品牌栏目,定期推出学校、学院思想建设的重大举措、事件、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等,用精神力量激活学生成长的动力源。
此外,“卓越生科文化长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卓越班)”“生命之光科普展”“sky支教活动”“卓越生科辩论赛”“卓越生科午餐会”“卓越生科学术文化节”“卓越生科生物学竞赛”“卓越生科英语文化节”等线下项目,日益丰富着以“卓越生科”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体系,形成了优良的院风学风,营造出追求卓越、求真务实、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生态氛围,厚植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开展卓越主题活动让信念托起青春梦想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理想信念为青春梦想保驾护航,让责任担当成为大学生的必备素养。
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疫情期间,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自发捐资13余万元,并募捐到一批抗疫物资;发挥专业优势,30余名学生自发在家乡、社区担任志愿者,当地镇政府发来表扬信;师生撰写防疫科普文章20余篇,并编写了疫情防控宣传手册……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最好的教材,在学校的指导下,学院及时引导学生在疫情中加速成长,通过疫情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成长成才教育。
结合“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纪念日和学生入校、毕业等重要节点,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每年都要开展30余场学生思想引领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得到师生一致好评。
紧密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将以往集中在暑期开展的走访、体验式社会实践,改革为全年常态化、系统性、课题式的社会调研。连续8年组织学生暑期到河南南召县进行支教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脱贫攻坚科技服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2018级博士研究生余炎炎致力于黄河流域生态研究的事迹在《河南日报》《中国研究生》上刊发。
“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成长引领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价值观问题、职业发展问题、学业进展问题、审美情趣问题融合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补足了精神之钙,夯实了成长之基。”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表示,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将文化育人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