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金三角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本期主题
不久前,国务院正式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黄河金三角”的发展绘出了蓝图。规划要求,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着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促进产业分工协作,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协调发展水平,努力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示范区。“黄河金三角”涉及晋陕豫三省四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面对大好机遇,四市需要破除哪些障碍,实现分工协作和共赢?
为实现一体化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应当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先行先试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发展的‘排头兵’。
国务院批复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对于打造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欠发达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跨越式发展探索新途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力保障。我们应当成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先行先试探索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发展的“排头兵”。着力解决好建设黄河金三角中的体制机制障碍问题,切实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生态等比较优势,努力实现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这“四大定位”。
杨树平
共拓转型之路。这一区域四市基本属于初级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唯有主动转型、携手转型、科学转型,区域合作规划才会落实得好、发展得顺。当务之急,既要深化个性发展的路径选择,像三门峡实施“四大一高”引领经济转型,更要重点攻克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行政壁垒,尽快使四市共享西部大开发、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叠加政策。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抓紧联合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目录,建立跨地区投资、产业转移等重大事项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四市支柱产业科学布局、转型提升。
共夯发展之基。欠发达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一体化、跨越式发展既是同心更是企盼,而夯实发展基石至关重要。坚持以开放的视野、思路和举措,携手破解当前包括通关、交通、生态、稳定等在内的公共发展基础设施问题。做足“加法”,尽快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打造黄河金三角陆路口岸;运筹推进包括城际铁路在内的近20项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加快构筑内通外联的综合运输体系;尽快实行社保医保“一卡通”、共建综合性大学等民生项目,加强社会建设和黄河生态建设,营造平安和谐环境。做好“减法”,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做活“乘法”,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中国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等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乘数效应”,推动转型发展。
共创推进之制。把蓝图变成现实,关键靠有效地落实体制机制。应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探索跨行政区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切实构建多向联动、务实高效的协调推进机制,比如探索在国家发改委设立国家层面协调指导机构、三省建设推进联动机制和四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真正在示范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小政府、大服务”作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
编辑:赵静 联系记者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