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亟须补上“防火课”
6月11日,记者跟随省政府三夏督导组赶赴“豫北粮仓”滑县和内黄县等地,沿途看到忙着抢收抢种的农机在田地里轰鸣,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野。然而,行至滑县、浚县交界附近,麦田里几处浓烟腾空而起,遮住了洁白的云朵和蓝天。
“每天都有人盯在地里,但熟透的麦子在烈日下晒得焦干,加上大风助力,一丁点儿火星就能烧起一片火。”滑县副县长杨振宇说。
据了解,今年5月初的一场雨,延迟了豫南麦子的成熟期,使豫北豫南小麦几乎同时成熟,从南向北次第收割的惯例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少收割机还“困”在豫南,豫北的麦子已经等不及了。
“以往安阳全市有8300多台收割机同时作业,今年到目前只有5000多台。”安阳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朱丽英说,收割机相对不足,只能24小时连续作业,机器自燃隐患加大,疲惫的人们一个不注意的烟头,都能成为火烧麦田的重要原因。
为何内黄麦田里几乎没火?“这与当地播种习惯和尽人皆知的麦田防火责任有很大关系。”朱丽英说,为提高玉米产量,当地都是在小麦收割前套种,收麦时玉米苗已蹿出几寸高,为保护玉米苗,农民的防火意识都很强,再加上政府年年都与所有农户签订了麦田防火责任书。
“就地粉碎的秸秆是上好肥料,能增加地力提高产量,咋会舍得烧呢。”内黄县张龙乡西张龙村村民张红霞笑着说。
眼下,田地里是焦干待收的麦子,外来收割机一时又赶不到,麦田防火形势严峻。安阳市已将现有收割机统一科学调度,先集中分块抢收千亩、万亩示范方,并在率先收割的边界处及时浇水,形成天然防火带。
“万亩、千亩的大方要是烧起来可了不得,今后亟须加快研究集中连片高标准粮田的防火标准。”安阳市副市长靳东风表示。③9
专家点评:
省农信联社副主任李志刚:长期以来,与森林草原和城镇的防火“组合拳”
相比,社会对麦田防火的重视程度显得有些薄弱,麦田防火意识不强、防火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安阳市一手抓麦田防火宣传,通过户户签订防火责任书、小手拉大手等手段有效增强了农民的麦田防火意识;一手抓秸秆“出口”,政府免费发放秸秆快速腐熟剂推广秸秆还田、引进麦秸加工产业等,让农民不舍得烧麦秸,不但禁烧工作成效明显,更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种多赢的长效机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