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内部指标存骗局 新密5名考生家长被骗52万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岚 通讯员 张胜利
高考成绩出来后,部分考生因成绩较低,让家长十分焦虑。一些低分考生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本科和重点大学,到处托关系、走后门,很容易让骗子有机可乘。7月8日,新密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走进当地学校,通过法院近期刚刚判决的一个诈骗案件,提醒那些正在填报志愿的高考学子,不要轻信骗子的谎言。
7月8日上午10时,新密市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向学生们介绍了案情:
现年53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郗某是淇县人。郗某初中毕业后不久,便独自到郑州打工,后经人介绍,被一家电视台聘为后勤服务人员。在从事后勤服务期间,郗某利用跟记者外出采访之机,认识了一些被采访单位的相关人员。离开电视台后,郗某想利用以前的人脉关系,寻找发财致富的捷径。
2008年7月,新密的郑某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专科学校,这对一心想让他上二本院校的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后来,郑某的父亲郑先生经人介绍,认识了自称省教育厅领导的郗某。在闲谈中,郗某告诉郑先生,有能力帮郑某上二本大学,但需要花费20万元。郑先生信以为真,随即交给郗某20万元。
2008年10月,郑某在没有报到证和录取通知书的情况下,被郗某领到河南某大学“报到”,并“就读”于该校计算机专业。上学期间,郑某发现自己没有学籍,询问郗某时,得到了一纸保证能办理学籍等手续的保证书。
4年后,郑某毕业时,才被校方告知他根本不是该校的学生。警方接到报案后,了解到郗某以前和电视台记者一起到该校采访时,认识了一名姓朱的职工。为了迷惑郑某一家,他以想安排一名学生转学到该校借读为名,托朱某帮忙为郑某安排了一间宿舍,让郑某跟着其他学生一起去听课。
2015年8月,新密市检察院经审查查明:2008年至2009年之间,被告人郗某谎称能让高考应届学生以低分上本科院校,并且进入学校后有正规学籍,毕业后能拿到正规的毕业证、学位证为由,先后将邵某、李某、陈某、张某、郑某骗至郑州一些高校上学,并骗取5名学生家长现金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