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马街书会曲艺展:千名艺人亮嗓竞技争“书状元”
台上说古论今精彩纷呈,台下人山人海听众如潮。
这唱功,谁与争锋?
这气势,夺冠的节奏?
这表情,真是醉了!
“曲唱东西南北人间情,书说古今中外世上事”。昨日,2015中国·宝丰马街书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展演在近千亩广阔天地里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7支曲艺代表队和闻讯赶来的千余名民间艺人在这里各施绝技,亮嗓竞技。
昨日天气晴朗,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近十万听书者情绪高涨,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河南坠子、道情、曲子、琴书等曲种应有尽有。会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现场
锣鼓家伙齐登场,南腔北调同开唱
昨日,记者赶到马街的时候,通往马街的数条乡间公路、土路上,正在陆陆续续进人。
一进村口,马街人早已在路两旁摆起了货摊,各种早点摊位也一家挨着一家。出了村子往北走,不多远有一大片麦田,这里便是书会的会场了。据当地一位老人讲,这块麦田足有600多亩,算上马街书会展览馆前的一片空地,将近千亩。
尽管还不到8点,说唱艺人已经拿着锣鼓家伙找地设摊,抢占有利地块;大大小小的喇叭,等候着传递主人的声音;一道道横幅,一面面彩旗,宣示着主人的名号;各种商贩已开始了叫卖。不到10点钟,600多亩的麦田和两百多亩的展览馆前的空地里挤满了二三百个书摊和近十万听书人。
上午10点左右,各个摊位相继开始表演,没有规定曲目,不限制什么曲种,一时间锣鼓家伙齐登场,南腔北调同开唱,说唱声、叫好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今年86岁的李老太是被儿子用轮椅推到会场的,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从小就跟着家人来马街赶会,如今老了腿脚不利索了,这两年都是俺儿推着我来。”
今年参加马街书会的艺人有1038名,他们都亮出自己的拿手绝活争本年度的“书状元”。来,看一下哪位“选手”的摊前人多,喝彩声多?
竞技
艺人纷纷亮绝活争“书状元”
在参加今年马街书会的1038名艺人里,有相声表演艺术家戴志诚等名家大腕,还有年逾八旬的高龄老人,也有十一二岁的少年。有几人组成的说唱团,也有不少唱独角戏的艺人,他们有的在地上栽一根木杆,绑上一个小扬声器,便自拉自唱起来;有的干脆将小喇叭放在田埂上,坐在地上或站在田间自娱自乐。艺人们都亮出自己的拿手绝活,谁的摊前人多,喝彩声多,谁就有希望获得本年度的“书状元”。
已经连续参加了16年马街书会的河北艺人孙甲戌,这次携带着他自制的土乐器赶来。他在打简板说唱时,一边拉板胡,一边用腿上绑着的可拉动的木槌,击打木鱼似的木管,随着说唱内容、感情的变化,孙甲戌用脚牵动木槌或快或慢地进行敲击。
在千把胡琴、万双简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音律,尽情地释放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马街人热情好客,他们把远来的艺人请到家中免费吃住,还送给“写”不出去(曲艺说唱交易未成)的艺人返程所需钱物。这一世代沿袭的传统,是马街书会久盛不衰的秘诀。
变化 农民开着汽车赶马街书会
记者注意到,在平顶山至宝丰的快速公路两旁及通往马街的公路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
与往年人力车、农用车多不同,汽车成了周边村民赶马街书会的交通工具。“过去老一辈人赶着马车来赶会,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添了面包车,方便多了。”从商酒务镇赶来的窦先生说,他每年都要在正月十三这天和家人一起来赶马街书会。
不仅赶会的村民开车听书,还有不少说书的驾车前来。他们将客货两用车的后厢改成了一个小舞台,两三个人站在台上边弹边说唱。
宝丰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参会的民间艺人略有减少,但来自河南、山东、上海、北京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曲艺团体演艺人员增多,而且参赛的曲种涵盖了相声、小品、快板、绍兴莲花落、扬州弹词、四川扬琴和竹琴、徐州琴书、乐亭大鼓、单弦、三弦书、二人转等20多个南北曲种。
记者了解到,马街书会民俗园景区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里有最原生态的曲艺说唱、最原生态的表演舞台;有成百上千的艺人和数十万的赶会群众;还建成了全国第一座全面展示曲艺文化的中华曲艺展览馆。在这里,可以“一日看千台戏,三天读万卷书”,感受“幕天席地”和“人山艺海”的奇观,品味曲艺艺术形式的原始神韵。
》新闻热线:0371-659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