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上台前必须备好课

08.08.2015  14:18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以省级为主的领导干部上讲台,为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明确规定,每个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保证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8月7日《光明日报》)

早在2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但是因为机制不健全、覆盖面不广、督促检查不到位等问题,领导干部上讲台的规定沦为一纸空文。毫无疑问,2015版的《意见》,是史上“最强版”,它不仅明确指出了领导干部上讲台的主要任务,更为重要的是建立了领导干部上讲台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015版《意见》一出台,随机引来好评如潮,领导干部上讲台,即是改进和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思想再教育、认识再深化的必然过程,能够有效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拉近党群、干群关系,重塑领导干部政治形象和政治威信。但是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上讲台有没有实效,一方面是对授课内容的质量考验,另一方面是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和文笔功底的考验。

意见》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入研究讲课内容,认真备课,撰写讲义。也就是说,领导干部是上天讲课之前,要认真备好课,要调研学生思想政治新动向,要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新决策、新部署、新要求,既要有理论的高度,也要有实践的意义,通过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将所思、所想、所悟用自己的字写出来,要能让让学生听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撰写讲义,具体来讲,就是领导干部必须亲握“笔杆子”,亲自撰写,不得捉笔带刀、秘书代笔。但凡他人代笔撰写的讲义,一般来讲,领导干部不过是拿到台上再复述一遍,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也不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检查,务必保证每堂课的每一篇讲义,都来自领导干部的亲笔撰写。否则,对领导干部的促进作用,就难以实现预期。

要求领导干部上讲台前备好课,其实对领导干部自身而言,也是一堂生动的课堂。通过领导干部深入实地调研,就能掌握高校思想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思想方面也能形成具体的认识;再通过仔细研究,就能够把粗浅的、零散的、模糊的问题,总结归纳为本质的、系统的、明确的问题,找准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最后把这些认识通过自己的笔写出来,讲出来才能真正有滋有味,才能实现学生和领导干部自身双方面的提升。

笔者认为,领导干部上讲台讲课效果好不好,除了要跟踪反馈,从学生中听取意见和建议,也要看领导干部备课过程实不实。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以“工作忙”、“会议多”为借口,不愿意抽出时间来自己撰写讲义,但凡遇到讲话,无不是秘书代笔,但凡想了解工作开展情况,无不想坐在机关等着别人送报告。这种领导干部的不严不实作风,一定程度上,为思想上的堕落和执政能力上的慢作为埋下了伏笔,小则影响自己的仕途发展,大则影响一方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