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登记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面临资金和人才难题 这些博物馆 如何长久“玩”下去?
3000年前的青铜蒸锅、用古陶瓷残片铺满外墙的博物馆、乾隆年间刻板的古本《灶王经》……相较于我们熟悉的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这样的国有博物馆,郑州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门类可谓“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未来,郑州还会有更多好玩有趣的博物馆吗?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外省有哪些经验可借鉴?政府是否会出台新的政策鼓励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
五花八门的非国有博物馆
不出河南也能“吹海风”?在郑州,有一家全球唯一的砗磲主题博物馆,藏品14000余件。观众不仅能看到生活在大海里的活体砗磲,还能一睹神秘的古生物化石,从砗磲制品中感受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
郑州天祥博物馆虽然名气不大,但它是由一座280年房龄的清代四合院任家古宅改建而成;你能想象整面外墙都贴满了唐代鲁山段店窑瓷片的博物馆是啥样吗?那就一定要来大象陶瓷博物馆。这里馆藏陶瓷1500余件,陶瓷标本3万余件……
据郑州市文物局副局长胡鹏介绍,截至目前,郑州登记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达50家。
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理事长、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馆长何飞告诉顶端新闻记者,大象陶瓷博物馆注册于2007年,是郑州最早的一批非国有博物馆,随后近十年间,郑州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还较为缓慢。2019年,郑州市提出三年内谋划建设各类博物馆100家以上的目标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
非国有博物馆有两大难题
2015年3月20日,我国博物馆行业第一个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亮点之一,就是在法律层面明确了非国有博物馆的地位和属性,提出在设立条件、管理监督、财税扶持政策等方面,国家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
“以前对民办博物馆的定义是对国有博物馆的补充,后来提升到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到现在的一视同仁,我觉得是对非国有博物馆近年来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做出贡献的一个肯定。”对于身份的转变,何飞深有感触。
即便如此,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依然面临着困难。何飞认为,资金短缺和人才难求,是制约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两大因素。他告诉记者,和财政全供的国有博物馆不同,非国有博物馆都是由个人投资承建,大到博物馆建设、文物管理,小到房租水电、员工工资,都由个人承担,短时间没问题,日子长了,也有点“吃不消”。非国有博物馆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问题,想招一名博物馆学、历史学或新闻学的毕业生都很难。
政府“输血”,自己还得会“造血”
针对资金短缺问题,郑州近年来加大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力度。
2019年12月1日,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扶持办法》。办法规定,一级博物馆奖励100万元/年,二级博物馆奖励50万元/年,三级博物馆奖励30万元/年。此外,还有年度绩效考评补助、房租补助等。
在胡鹏看来,政府扶持只是“雪中送炭”,如果能把博物馆和投资人的产业深度融合,互相助力,那么就能实现非国有博物馆的“自我造血”。例如,位于广东佛山的九江双蒸博物馆以“博物馆+”模式拓展文旅项目,走上了独立经营、反哺企业的道路。研发特色手信、建成1821酒庄、规划建设南国酒镇等,这些项目每年能为博物馆带来2000万元的营收。
胡鹏告诉记者,为了让非国有博物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郑州今年打算对扶持办法进行微调,把年度考核扁平化改革,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继续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 (顶端新闻记者 张弋 实习生 李玉琪)
【责任编辑:牛尚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