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播应对接流行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曾是大众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现代社会,非遗的传播应该尝试突破现有的模式,建立开放的、符合现代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传播方式,面向更广大的公众,面向更广阔的都市生活空间,对接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非遗项目的传播活动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走向大众,融入现代生活,开放性和融合度都显得差强人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们习惯将其与流行文化进行对照,甚至将两者对立起来。其实站在历史角度来看,非遗在特定历史时期往往也是一种流行文化;只不过随着时代更替,时尚成为传统,流行成为经典。非遗与流行文化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将二者割裂的思维已不适于当下文化发展的需要。相反,将非遗文化重新输入流行元素,使其重新成为时尚潮流追捧的宠儿,这样,非遗“活态”文化才真正地活在社会的机理之中,活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
鉴于这种思路,非遗项目的传承可以尝试借用当下流行文化的运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第一,在运作方式上,可以借鉴近些年北京文艺演出市场流行的“小团队+小剧场”模式,比如风靡京城的相声团队嘻哈包袱铺和德云社等。尽管目前“非遗小剧场”已经试水北京演艺市场,但尚不成熟,希望能进一步摸索出符合市场预期、能充分展现非遗文化精神的演出模式。第二,在传播方式上,可利用电视和网络媒体,举办非遗文化选秀节目,开设非遗文化擂台,将新一代的非遗传承人进行适当包装,推向前台,进入公众视野。青年是最为活跃的文化群体,非遗文化传播需要深耕青年文化市场,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非遗项目传承人甚至可以走偶像化、明星化路线,展现青春气质,引领时尚潮流。举例来说,傅氏幻术第四代传人傅琰东在2011年央视春晚亮相以后,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和俊朗的外表,迅速成为北京非遗新一代的偶像代表,这对于非遗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起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非遗,投身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第三,在技艺传习传授方法上,可以将技艺本身化难为易,降低学习门槛;在传习传授渠道上更为开放,拓宽传播途径。出于技艺保密的考虑,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固守师傅带徒弟的封闭式传习模式。这无可厚非,但这种模式往往会将非遗的技艺传授与交流固定在一个较小的圈子内,与大众传播相隔绝。因此是否考虑将技艺传授过程分级,将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技艺成分拿出来,进入公共空间,变成大众的一种休闲和娱乐方式。这样既可以保护非遗项目的知识产权,又可以培养非遗文化的观众基础。在这方面,日本和韩国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日本剑道、插花等项目都有大量专门的传习会馆和俱乐部,培养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韩国在传统武术跆跟(即现代跆拳道始祖)的传习方面,注重将古代技艺进行改造,形成适宜现代传播和推广的武术形式——跆拳道。在北京、上海、广州等都市中,跆拳道会馆、瑜伽健身俱乐部等遍地开花,然而本地的非遗技艺却被打上“土”“俗”“不够青春”的标签,抖空竹、太极拳等成为老年人的健身活动,这种现象应该得到改变。在都市多元且快速变幻的文化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不能遵循“文化鸵鸟主义”,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是应该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大众文化,体现都市气派,紧跟时尚潮流,呈现出大众化、时尚化、青春化的新面貌。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