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乾坤一夫立 梅花香自苦寒来
阎夫立、李梅花夫妇是河大校友,是河南的名人。他们的郑商瓷被誉为“国瓷”,价值不菲,享誉世界。采访他们之前,记者做了精心的准备,列出了详细的采访提纲,想象着他们一定是富商巨贾,衣着华丽,坐在装修考究的办公室里侃侃而谈。
然而次日到达位于郑州市郊樱桃沟的郑商瓷基地,全然不是记者想象中的样子:夫妇二人头发花白,穿衣打扮简单而朴素,在山沟里一座外表极为普通的两层小楼里,热情地接待来自母校的客人。午饭是简单的捞面条、山野菜。屋外山雨沥沥、清风阵阵,吹走了连日的酷暑;屋内一桌人围坐一起,吃饭聊天,其乐融融。那种感觉,不像客人到访,像极了家人团聚。
在这种气氛中,记者之前的采访提纲几乎派不上任何用场。性格乐观爽朗的李梅花话匣子一打开,大家的思绪都被带到夫妇二人与河大、与瓷器的故事之中。
河大情缘
阎夫立、李梅花可谓青梅竹马、志同道合。
二人同为河南禹州人,中学时即为同学,且都是学生干部。当时阎夫立受家庭影响,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备受女生追捧。李梅花品学兼优、伶俐可爱,是众多男生心目中的窈窕淑女。
1971年,高考制度还没有恢复,阎夫立、李梅花由于表现突出,作为工农兵学员同时被推荐到河南大学。阎夫立就读于油画专业,李梅花就读于外语专业。
这对于李梅花来说,“一下子圆了父辈的‘大学梦’”。李梅花的父亲当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但是大学二年级还没有读完,就参加了革命。父亲一直有一个夙愿,让李梅花来完成他的大学梦。“人一旦实现梦想的时候,那种喜悦,那种干劲,真的是浑身充满了力量!”直到现在回忆起来,李梅花还特别兴奋。
阎夫立当时的兴奋劲儿,不亚于李梅花。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他,来到心仪的高校专业学习画画,感觉很幸福。几年前的一场大病让阎夫立的大脑和肢体受到很大影响,到现在行动和语言还有些许不便。但是回忆起当年在河大上学的情景,阎夫立还能很清晰地说出很多老师的名字。
当时高校已停止招生5年,大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坐在教室里面读书了,一旦进了大学校门,同学们积压多年的求知欲一下子迸发出来,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习当中。由于李梅花在上山下乡时就入了党,上大学第二年,她还当上了外语系的团总支书记。“人生最大的美事是读书,最好的读书的地方是河大。”这是她对自己大学生活最简洁有力的总结。
大学毕业后,青梅竹马、志同道合的阎夫立、李梅花双双回到老家禹州,并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成就了一段良缘。婚后阎夫立专心于他的瓷器研究事业,李梅花则在当地一所高中教书育人。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社会上打拼几十年,母校一直是他们心底最温暖的所在,他们对河南大学念念不忘。近年来,李梅花经常受邀到省内一些高校讲课,每到一处,她都会骄傲地告诉观众,她是河南大学的学生,是“铁塔牌”。甚至有一次在给省内一所高校的硕士生作报告时,她还不忘给河大“打广告”,动员同学们,“你们考河大的博士吧,那里的文化熏陶很好!”
阎夫立、李梅花这么多年在事业上孜孜以求、耕耘不辍,与母校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印记不无关系。他们时刻谨记,每个从河大走出的学生,无论身在何时何处,都应该体现河大精神。“一个个优秀的学生铸就了河大的品牌,一个个学生抱着对河大负责任的精神,就是河大的辉煌。”他们始终这么认为。
陶瓷情结
禹州是钧瓷的故乡,素有“钧都”之称。
1975年大学毕业后,阎夫立拒绝了留校,也拒绝了去省文化厅,义无反顾和李梅花回到禹州,要求下神垕瓷区。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与瓷有关。
阎夫立上高中时,正赶上政治运动,一群人将家中几代藏瓷砸了个粉碎。父亲心恸不已,两天昏死,从此一蹶不振。年少的阎夫立伏在父亲身上说:“总有一天,一件一件,我再烧回来!”
憋着一股劲儿的阎夫立拜老艺人为师,走上了对陶瓷的考古、发掘,历史材料的调查,古窑探测,古瓷片的研究修复、复制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十六年。
1991年,禹州钧瓷研究所成立,他成为业务所长不二人选,从此走上了专业的钧瓷研究制作之路。他继承传统并不断革新,带给世人一个又一个惊喜:在烧制时,他无匣钵直接装窑,改变了一件瓷器外套一副匣钵的传统;千百年来,钧瓷一直是烧柴烧煤,他却在1994年改建了液化气窑炉,2003年又改建了天然气窑炉,消除了环境污染,而且每窑耗时从40小时减为12小时,大大节约了能源,合格率从“十窑九不成”升至90%;他改变了传统钧瓷瓶瓶罐罐的造型,首创圆雕、浮雕及人物造型,设计了小件系列及豆豆壶系列;他打破了钧瓷“满窑红”的局面,让瓷器变得五光十色,并通过不同的釉料配比和火候调节,试验成功了金谷纹、羽毛纹、珊瑚纹等38种新创纹路。
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阎夫立主持钧瓷创作近1500种,批量生产380种,烧制1000多窑。他主持设计烧制一对特大钧瓷瓶《豫象送宝》,作为河南省人民政府赠送香港回归的礼品,被香港特区永久收藏。大型群雕《五百罗汉》、《千神壶》、《风调雨顺》等作品荣获全国金奖。他本人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当年在父亲面前许下的誓言,似乎早已经实现了,但阎夫立不满足于此。在陶瓷艺术的追求上,他永无止境。
1965年,在郑州铭功路出土了商代青瓷尊,距今3500年左右的历史。这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瓷器,从而把我国瓷器烧造史提前了1000多年。阎夫立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00年初,阎夫立来到郑州,以青瓷尊为主题,潜心研究探索中原瓷器文化之根。李梅花也随同丈夫一同前来,全力支持他的研究事业。
近十年的时间里,阎夫立带领科研人员跋山涉水进行地质地貌勘探,走遍了郑州市的沟壑平原和山川河流,不辞辛苦走进国家及省市图书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专家、学者及老百姓,进行具体充分的历史和民间文化考察。继而在继承原始青瓷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吸取中国五大名瓷之精华,首创了四季色彩变化、以绿色为主体的新瓷种——郑商瓷。
郑商瓷取“郑州”、“商都”、“瓷之国粹”首字命名,以环保、优质瓷矿为原料,经科技筛选,创新发明了无孔密封烧制、高温立体釉、倒烧工艺、釉面微观意境等,填补了陶瓷史诸多空白,2010年代表河南参加上海世博会,2012年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界唯一代表参加韩国丽水世博会,2015年,再次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界唯一代表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并成为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2010年,花甲之年的阎夫立累倒了,脑溢血43cc,昏迷31天。李梅花一边照顾患病的老伴,一边继续他的郑商瓷研制与开发事业。她亲自做各种科学实验,为郑商瓷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投入大量时间和心血,做好郑商瓷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谈到妻子,阎夫立竖起大拇指,“她,功不可没!”李梅花则笑称自己所有和陶瓷相关的工作,都来自丈夫的影响,由“铁杆粉丝”成为了参与者,“不管怎么说,我是沾了老阎的光”。
2013年,文化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将阎夫立作品定名为——国瓷。
家国情怀
阎夫立、李梅花出名了。他们所获荣誉越来越多,郑商瓷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阎夫立作品荣获专利近千项、著作保护权68项;2001年以来,作品《石榴瓶》、《玄鸟系列》、《金镶玉工艺壶》和《国泰民安》四次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2006年,阎夫立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个人终身成就奖”,成为河南省获得该奖项第一人。2014年 8月,阎夫立成为2014工艺美术总评榜十大陶瓷艺术家第一名并荣获最高奖“云工奖”。
他的作品在社会上成为收藏热点,很多人找上门来要做代理,郑州古玩城有人要出高价收购。一些企业开出年薪百万、一部车、一栋别墅的条件聘请他。阎夫立却说:“我是搞科研的,不是商人,要想发财我早就发了。”国外也有人邀请阎夫立前去讲学、定居,阎夫立笑着说:“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这儿成天有做不完的事,我哪有空去国外!”
阎夫立的作品一件也不在社会上卖。金钱,他们不是不需要。但是,他们想让国瓷作品发挥出更大的功用和价值。用李梅花的话说,“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我们想为国家和民族做点事,能被历史认可、被人们称赞,能作为一种精神去鼓励子孙后代。”
这不是大话和空话,多年来,他们一直在付诸实际行动。2004年,阎夫立完成了60万字的国家“十五规划”重点图书《中国钧瓷》,所得的10万稿费全部捐给了大学生。2008年,阎夫立、李梅花精心创作大型郑商瓷雕塑《天泪》和《国殇》,有港商出价3800万求购,他们却将之无偿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2008年以来,夫妇二人为郑州农民工子弟学校、信阳革命老区观庙乡二中、四川江油和郑州市救助保护少年儿童中心分别捐建了4座总价值130多万元的“阎夫立图书馆”。2008年,由于其在慈善事业等方面的突出贡献,阎夫立荣获“中华慈善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为鼓励阎夫立、李梅花在陶瓷科技、文化、哲学、艺术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促进中华文化艺术复兴,2013年6月5日,文化部主管的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批准成立了阎夫立国瓷文化基金。该基金旨在运用募集资金,重点建设中华国瓷文化艺术博物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根文化,打造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并在条件成熟之时设立“China•阎夫立国际奖”陶瓷文化大奖。
目前,担任该基金执行主席的李梅花有一个想法,和母校合作,把博物馆建在河南大学,让更多的学子能够看到他们的作品,感受中国传统陶瓷文化;让陶瓷文化研究成为一门学科、一种学术,在百年河大厚重的文化底蕴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