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多边合作及友好交流论坛在京举办
2018年9月28日,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多边合作及友好交流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主办(以下简称中外服).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谢元先生、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主任张聚祥先生、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中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部执行部长王立新先生、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等等高校领导上百人出席论坛,造就了一场高校国际化交流盛宴. 2018年高校论坛以”跨文化沟通与协作:未来世界格局下中国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塑造与提升”为主专题,旨在切实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意见要求,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力于大学生专业水平提升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论坛着重强调和分析了中外服海外专业实习项目.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谢元先生为本次论坛做开幕致辞. 谢元先生强调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一直是全国友协的重要工作课题之一,它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而中美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互动与交流。我们同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新西兰等157个国家的近500个民间团体和组织机构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在跨国文化教育方面为我国的学生群体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本次论坛主办方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主任张聚祥先生做了引领发言. 着重指出在全国友协的支持和领导下,中外服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特别是在青年学生的跨国文化交流方面,已经与全国各地3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拓了海外专业实习项目、国际志愿者项目、青年师生赴美社会调研项目、华盛顿大学教师专业教法示范项目、暑期赴美带薪实习项目等10余项惠及院校和师生的项目,累计输送两万多名大学生出国参加实习实训项目,为推进高校的教育国际化进程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生存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国际国内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国际机构职位创造了条件,大学生有机会到国际机构或跨国企业里实习任职,开拓国际视野、提升竞争能力,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的跨国人才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未来世界格局下,如何提升大学生跨文化沟通与协作能力,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呢?为此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中美国际教育文化交流部执行部长王立新先生做《跨文化沟通与协作:未来世界格局下中国大学生全球胜任力塑造与提升》的专题发言.王立新强调未来大学生想要具有全球胜任力需要具备一下四个能力.1、对全球、地方、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2、对他人的看法和价值观表示理解和欣赏的能力。3、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有效互动的能力。4、为了集体的福祉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的能力。训练这些能力,王立新着重推荐了中外服海外专业实习项目. 目前该项目以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几十所名校建设了深度合作,对外输送学生多达几百人.王立新详细介绍到海外专业实习项目是针对国际大学生设计的职场体验类项目。项目依据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经过面试遴选后,匹配进入国际机构或企业,与当地同事及国际学生并肩开展为期4周或6周的职场观摩学习及体验的跨国深度教育及文化交流项目。项目旨在为中国大学生提供宝贵的海外短期实习机会,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跨文化沟通和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观念与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英文沟通技能和工作技能,获得海外工作经验,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运作模式及先进的管理方式。此外,参加项目的学生还可以利用实习之余,参观当地大学,游览风景名胜,充分体验异国的多元文化,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作为教育文化交流项目,海外专业实习项目能够让申请人深入观察、亲身体验并积极参与到海外企业的运行当中,申请人在提高英语沟通能力的同时,可以全面了解海外企业或机构的运作机制及文化背景,极大丰富申请人的人生阅历,帮助确认未来发展方向。
王立新补充强调中外服海外专业实习项目区别于市场上的众多游学项目,游学项目重玩轻实践,对大学生真正的社会实践意义不大.海外专业实习项目与其截然相反.海外专业实习项目会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真实融入国外的环境,参与学生要融入当地社会,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工作.在与当地人沟通、工作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学生、同事一起协作,既能展示中国文化,也能深入了解对方.王立新坦言这种深度融合的场景对学生来说压力很大,但对学生的收获是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
国际化、全球胜任力这些名词对每个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们来说,也许是陌生的,但是对于各个从事外事工作的老师来说,却时刻印记在脑海中。国际化项目的发展,离不开院校的支持,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呈现出多种多样,院校在国际化建设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项目操作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复旦大学、深圳大学、上海大学三位学校领导,从不同视角分别阐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复旦大学外事处包军主任演讲题目为《海外交流拓展学生未来发展》,包主任特别强调海外交流能给大学生带来国际视野的培养;对全球事务起源和以往模式的了解、对当下全球性问题的关切与理解、对全球事务未来走向把握能力、对世界复杂性有足够预期、多元价值包容和跨文化意识、全球互联互通能力培养国家公民意识和全球责任等等.深圳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彭小刚处长带来了《高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实践育人经验分享》专题发言. 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胡笑寒院长则做了《多形式项目合作对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专题发言.胡院长对上海大学的外事项目做了详细的数据回顾,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最后浙江大学张桐华带来了《海外专业实习感言》复旦大学题佳睿带来了《国际志愿者实习分享》,大学生涉外项目的发自肺腑的真实感言赢的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大学生在涉外项目上深度成长自我,这无疑也是论坛最本质目的,帮助青年大学生以更强的实践能力像社会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