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后如何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4月20日起,央行再次采取“普降+定降”的方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08年11月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降准,降幅超出了市场预期。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疑问:目前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已经“宽松”了?降准对股市和楼市是重大利好吗?降准后如何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和“最需要的地方”?央行为何选择降准而不是降息?未来是否还有进一步降准或者降息空间?中国经济网记者就这些问题,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进行了专访。
降准不改“稳健”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网:针对此次降准,央行官方解读为货币政策仍是“中性”、“稳健”的,而市场上很多人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已经是“宽松”的了,为何会有这样的分歧?
连平:这里要区分一个基本问题——货币政策稳健与否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有紧和松两个方向,但货币政策的基调稳健与否不能用这个作为标准,应该看运作下来整个市场货币信贷的运行状况,比如说信贷增速、M2增速、M1增速、社会融资规模是多少。现在整个状况不是松了而是紧了,这时就需要货币政策来进行调节,向市场供应流动性。但不能简单地说就是基调改变了,不能说就是宽松货币了,可以说向“松”的方向做调整,或者也可以说是“逆周期调整”。
中国经济网:降准被很多人理解为是股市和楼市的重大利好,就政策本身而言,会不会存在“误读”和夸大在这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连平:金融市场所发生的变化使得有必要降准,调下来是有好处的。比如降低融资成本,增加银行信贷能力,定向支持薄弱的环节。还有一点应该也在政策目标范围内,就是通过市场流动性的宽松以及利率的下降,促使或者帮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政策出了很多,在逐步松绑的情况下,再加一个很好的金融配合,对房地产市场是有利的。
此外,降准也与地方债及存款保险制度实施相关。今年地方政府要发债1.6万亿,银行流动性偏紧,肯定发行就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银行的流动性稍微松一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一些; 5月1日存款保险制度要出台,也需要保持市场流动性比较宽松。
至于股市是不是在这个政策目标的范围之内很难讲。客观上来说,资金的宽松以及融资成本的下降,有助于股市活跃。
引导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网:为引导降准后的资金能够真正流向实体经济和“最需要的地方”,除降准本身还是否需要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连平:需要通过银行的信贷政策,当然也不光是信贷。现在流动性在降准之后处于一个相对宽裕的状态。地方政府发债推动城镇化,银行去买不就是支持实体经济?房地产市场趋于活跃,需要更多的信贷,开发商接下来要买地、投资,信贷给予支持,还有一些非信贷的手段,开发商也可以发债来获得资金的支持,这不是支持实体经济?还有融资成本下降让更多民营企业融资条件得到相应改善,不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甚至说资金宽松了,融资成本下降了,使得股市活跃了,更多小型民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这不是支持实体经济?
这要通过一系列方面加以落实,包括政府债券、小企业上市融资、小微企业薄弱环节、房地产行业银行加以支持等等。我想方方面面都会朝这个方向去做,不要笼统就说“脱实向虚”,股市一涨那就是“脱实向虚”,这绝对不合理。
未来还有进一步降准空间
中国经济网:这次降准的力度超过很多人想象,从另一方面讲,央行为何选择降准而不是降息?
连平: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存款准备金率跟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是不相吻合的,所以降准更有必要。
至于说为什么没有降息?从实际经济来讲,把利率进一步往下调,高的融资成本就容易下来。但现在贷款利率已基本放开,降息如果没有市场流动性宽松的配合,利率水平也不见得会有明显下降,或者说下降一个阶段后又上去。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降准和降息来配合。去年到今年已经降息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也适当做一些下调,这两者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此外,降息受到美联储加息、资本流出压力加大的制约。美国的未来趋势还是加息,人民币将承受更大的贬值压力。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下来一些,流动性宽松一些,会导致市场的利率水平下降,不用这么大动静来搞降息。
中国经济网:最近,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有空间,是不是意味着未来还会有降准,或者降息?
连平:有人说降息空间非常大,还有好多次,我觉得这只是考虑到问题的一个方面。中国利率政策要兼顾到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企业走出去当然人民币升值好,人民币走出去也是坚挺好。当然不是说一定不会降,如果说未来经济压力确实很大,通缩也已基本来临,那该降息还得降息,对外要让位于对内。
降准当然有空间,因为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比较高。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是因为外汇占款多,现在外汇占款开始出现了负增长,减少了两千多亿,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同时,互联网金融促使银行活期存款大量流失,股市活跃又导致资金流失,从存款中间流出来,由一般性存款变成同业存款。所以在存款这方面,存款准备金率高的话对银行体系还是有压力的。在这个大趋势下,未来存款准备金率应该会逐渐下调。当然,会控制好节奏,不会短期内迅速下调,年内不排除再降一到两次的可能性,每次是0.5个百分点。(记者 马常艳 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