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蛋”银行理财收益率不给力 个别银行违规送礼品

05.01.2016  10:00

  2014年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在圣诞节和元旦的“双蛋节”节日效应凸显,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纷纷涌现。打着“圣诞节专属”“元旦专属”噱头的银行理财产品层出不穷。

  但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2015年“双蛋节”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整体偏低,发售“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银行不多,且收益优势也不明显。同时,这些节日专属理财产品的募集期相对较长,有的要等到元旦假期结束后才开始计息,如果购买并不划算。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同时发现,有个别银行违规实施“买理财送礼物”的销售手法。

  收益率小幅回升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共999款,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972款,外币理财产品27款,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6%,较前一周上升了0.04个百分点。

  在2015年的最后一周,银行理财市场终于迎来了收益回升,不过回升力度较小且持续性值得怀疑。从整体来看,由于银行的监管和考核方式发生改变,银行已经没有往年那么大的揽储动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并未出现“年末疯狂”的现象。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股份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4.5%-5%之间,国有大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4.5%以下。

  统计显示,截至圣诞节前,全国各地共有13家银行发行了23款以“圣诞”和“元旦”为主题的银行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2%。从募集周期看,圣诞主题的产品更加划算,12款“圣诞”专享产品的平均募集周期为4.9天,多数产品的募集周期在5天以内,而11款元旦主题产品的平均募集周期高达11.4天,多数产品的募集周期超过11天,略显诚意不足。

  圣诞节后,也有个别中小银行单独发售了“元旦”专属的银行理财产品,募集周期多在5天左右。

  “长募集期”有猫腻

  在北京地区,一家股份制银行推出了投资起点为5万元,投资期限为一年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5.2%,但是这款产品从1月5日才开始计息,从购买日到该日期前,投资者的收益只能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另一家城商行推出的“元旦”专享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80天,预期收益率高达5.15%,也是跨年度才起息,起息日为1月6日,募集期长达13天。《证券日报》记者计算,如果从该产品发售的第一天就购买,按持有193天计算,产品到期时的实际收益率只相当于4.8%。如果产品到期时赶上节假日不能赎回,最终的收益率还会被摊薄。

  银行的理财经理也提醒,针对银行在节日期间推出的特供理财产品,投资者应综合考虑收益提高的幅度和募集周期,尽可能选择收益提高幅度明显、募集周期较短的中长期产品,不要选择那些短投资周期和长募集周期的“噱头”产品。

  个别银行给“新客”送礼

  本次双节,银行推出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不多,不少来银行咨询的投资者失望而归。《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有个别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在卖力推销着“新客”专享理财产品。

  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向本报记者介绍称:“如果您在我们银行没有开通过借记卡,元旦过后的第一周我们会有新客专享理财产品推出,预期收益率会比平时略高一点点,同时认购满5万元送洗衣液,认购满10万元起送手机充值卡。”

  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从事理财产品销售活动,不得有下列情形:(一)通过销售或购买理财产品方式调节监管指标,进行监管套利;(二)将理财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三)采取抽奖、回扣或者赠送实物等方式销售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送礼物的行为虽然合乎投资者心意,但是并不合规。(见习记者刘萌)(校对:马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