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整体回调
进入7月,所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出现回调。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月12日至7月18日)44家银行共发行283款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下滑至4.91%。其中,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2.70%,最高预期收益率为6.10%,分别环比下降20个基点和70个基点。
“从统计数据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回归至正常水平。就目前资金的供求关系看,短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银率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牛雯表示,理财产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不会有特别出彩的表现。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一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更多的竞争者涌入理财市场,打破了银行一家独大的格局。“互联网与金融产品的嫁接,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样的投资选择,同时大幅提升了投资者的体验。从收益率、资金灵活性、投资便捷性等方面衡量,互联网金融产品比银行理财产品更具竞争优势。”牛雯说。
二是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牛雯表示,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格外“关注”,频繁发文“指导”。从规范银行同业业务,到日前发布的《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35号文”),每一项监管的重点都直接或间接落在银行理财产品上。
“由于各银行的理财产品共用一个资产池,在月末、季末、年末资金紧张时点,往往需要发行收益较高的短期理财产品,此时银行通过资产池与其他理财产品的内部交易缩小短久期理财产品的期限溢价,或通过理财产品之间的‘收益输送’,从而达到较高的预期收益目标。”华宝证券分析师艾潇潇表示,而“35号文”明确要求“理财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交易,不得相互调节收益”,切断了理财产品之间的关联交易,银行理财操作空间大大缩小。“银行理财资金池—资产池运作模式难以为继,未来整体收益水平或将下行,而短久期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可能性更大。”艾潇潇说。记者钱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