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县鲜切花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07.07.2014  16:34

鲜切花产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高效农业,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鲜切花已成为当今人们交往、庆典及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近期,鄢陵县政府办公室对该县鲜切花产业当前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查、群众采访,对该县的鲜切花发展现状、影响当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一、鄢陵县鲜切花产业发展与现状

花木产业是鄢陵县农业的重点支柱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全县花木面积达到60万亩,销售额61亿元,花木主产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3940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拥有花木经销企业和花木专业合作社576个,花木经纪人5000多人。作为花木产业中的一个新兴门类,鲜切花生产在该县迅速崛起,目前栽培面积6000多亩,代化温室4万平方米、日光温室20万平方米,年产值1.5亿元,已成为该县高效农业的亮点。

( 一)产业规模强势扩张。 2010年以来,该县鲜切花栽培面积从不足1000亩增加到6000多亩,产值从1000万元提升到1.5亿元。主要分布在柏梁镇、陈店镇、大马乡、马坊乡等乡镇,已形成建业、花艺、德众、上林等6个鲜切花示范区。

( 二)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设施水平快速提高,近年来日光温室和联栋温室迅猛增加,目前已实现常年化生产;二是生产经营体系逐步健全,目前全县拥有鲜切花专业合作社11家,专业技术人员100多名、花卉经纪人500多名、花农6000余户,大多实行统一建棚、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三是栽培品种日益丰富,在百合、郁金香、香石竹、康乃馨等品种的基础上,又引种了马尾、夜来香、彩色马蹄莲、剑兰等一些市场稀有品种;四是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总投资约10亿元、整体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500亩的鄢陵花木交易中心已基本建成,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原杯”插花艺术大赛,为该县鲜花网络销售和宣传推介搭建了全新的平台。

( 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鲜切花栽培经济效益可观,据统计,每个日光温室(占地约1.3亩)销售收入达6万元,净利润可达4万元。栽培优新紧俏品种效益更高,列如百合,单支年均销价9—10元,最高可达20余元,扣除种球、人工等费用,保守估算一棚一茬种植1.5万株,净利润6~9万元。据农业部门统计,该县鲜切花大棚年均纯收入达3万元。此外,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鲜切花市场将同步趋热,前景看好。

( 四)产业品牌效应凸现。 目前,该县鲜切花种植的规模和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腊梅、百合、康乃馨、非洲菊、黄樱、郁金香、唐菖蒲等产品不断拓展市场,在周边较大区域形成很大的影响力,多次接待省内外的学习观摩活动,CCTV7频道、中国花卉网、河南卫视等媒体对我县花木产业做了多次专题报道。

二、鄢陵县鲜切花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鄢陵县鲜切花生产虽然起源较早,但规模化、产业化种植仅有几年时间,目前仍处于产业的起步和培育阶段,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 一)种植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 从区域产业发展来看,该县鲜切花产业总体规模依然偏小,缺乏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型专业合作社,农户对鲜切花产业发展风险担忧多,对发展效益认识不足,不少群众处于观望状态,尚未形成种植高潮。

( 二)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资金瓶颈突出,尤其是后续发展资金匮乏,导致新技术推广难、新品种引进难,进而影响扩大再生产。如花农反映:建设钢架大棚、日光温室亩均投入少则1万元,多则7~8万元,县里虽有一定的资金补助,但覆盖面小,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同时存在贷款难现象,信贷服务明显滞后,行业担保机制不健全。

( 三)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 该县鲜切花生产专业化程度偏低,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以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者,处于小、散、多、杂的状态,组织化程度不高,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技术引进等方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 四)技术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 现有专业技术和服务人才少,技术、信息、流通等专门服务不到位,全县尚未形成统一品牌和市场。县政府虽已成立花卉办公室,但力度急需加大,机制有待健全,特别是镇级尚未成立组织,尚无专兼职技术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同时,目前鲜切花生产仍以企业、合作社、农户自产自销为主,采后加工、贮藏、保鲜处理、冷链运输等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配送服务网络不健全,降低了花卉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推进鄢陵县鲜切花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鲜切花产业是一个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必须抢抓机遇,研究对策,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发展,使之真正成为该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一项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为此建议:

( 一)提高认识,明确发展目标。 产业要发展,规划须先行。建议一要立足长远,制定总规。总规要以建设国家级鲜切花生产基地、打造“中国鲜切花之乡”为目标,高起点、前瞻性地明确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同时注意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以鲜切花观光园、休闲农庄、农家乐为方向,做好鲜切花休闲观光项目规划,纳入全县生态旅游发展大局。二要依据实际,制定方案。在总规基础上,根据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政策、措施。此外,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鲜切花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发展远景,为鲜切花产业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 二)健全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 一是成立鲜切花产业领导小组,具体承担鲜切花产业的规划、管理、协调、宣传和服务工作,做到有名、有机构,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尽快成立产业协会,完善合作组织和各种中介组织。各镇相应成立产业协会分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规划、建棚、供苗、管理、品牌、销售”六统一,推进鲜切花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三是完善流通营销网络。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搭建鲜切花销售平台;鼓励鲜切花企业和营销组织外扩销售网点,发展连锁经营,倡导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形式,拓展鲜切花销售渠道;抓好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市场供求信息,预测市场需求变化,为全县鲜切花生产和调整种植结构提供指导。

( 三)培育典型,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一是扶持龙头企业。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鼓励企业、合作社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种植户实行定额补贴,激发花农积极性,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培育种植大户。重点培养一批发展意识强、敢拼敢闯的“本土化”的种植大户,并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科研、协会”六位一体的经营模式,推动农户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降低农户种植风险、保障种植效益,辐射带动农户共同发展。三是推进产业招商。立足产业长远发展,争取引进经济实力强、产业经营经验丰富的国内外投资商,兴建一批产业化、现代化程度高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四是拓宽融资渠道。组建鲜切花贷款担保公司,建立担保基金,为鲜切花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信贷担保。搞好协调服务,推进“银企合作”,帮助鲜切花企业争取贷款,促进鲜切花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提质增效。

( 四)打响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 强化品牌发展战略,坚持“树立品牌,以质取胜”的发展策略,建议由县农业部门牵头注册鲜切花商标,创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品牌,实行全县统一品牌。加大品牌推广力度,积极组织举办和鼓励各级鲜切花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各类推介活动,支持他们开展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宣传,充分发挥花木网站作用,迅速提升鄢陵鲜切花知名度。创新标准制订工作机制,支持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各类鲜切花标准的制订,鼓励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与经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 五)科技兴业,提升发展水平。 鲜切花产业要加快发展,科技是关键。一要加快农科教结合步伐,推进科技对接、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鼓励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到鄢陵指导、科技攻关、科技合作。二要培养一批“土专家”,分期分批分层次组织专业知识培训,鼓励科技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开设讲座,现场指导,提高农户种植、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三要调整品种结构,根据环境资源、技术条件与市场需求,科学准确地确定适合鄢陵栽培的主导品种、接换品种和辅助配套品种,重点发展百合、菊花、玫瑰、康乃馨等10—12个当家品种,每个品种发展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组织标准化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四要推进花卉科研,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实用栽培技巧等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建议成立鄢陵县鲜切花研究中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