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建大楼为保护古树改规划图 多花几十万
据媒体12月8日报道,郑州市高新区丁楼村原址上共有三棵古树,一棵郑州唯一的文冠果树,另外两棵是古槐树,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古槐距今已300年。村子拆迁时,曾想把这颗古槐挪至郑州市树木园,后经专家考察,发现古树出现病害,一旦挪移极有可能死亡。三棵树和规划建设的大楼抵触,为留住古树,准备新建的大楼特意改了规划图,多花了几十万元。
有网友说:“留住更多古树古楼,城市才更有文化底蕴,更有家的感觉。”城市规划中,大楼给古树让路,引发网友热议。
网聚观点
守护古树也是留住城市的根
网友“念你如初”:为守护古树的做法点赞!这些年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各种建筑拔地而起,感觉都快找不到郑州原来的味道了。把这些古树留在原地,也是给我们郑州人留下些回忆。
网友“梦醒落了泪”:树有根,城市也有根。不能因为城市的建设,把原有的东西都丢了。守住这些古树,也就等于留住了我们城市的根!
留住古迹城市才有独特记忆
@饿鹰回眸:古树,历经大自然的漫长变迁,不但是风景,也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一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科研和文化价值,被誉为“活文物”。没有古树的城市是没有历史的城市,我们希望郑州在飞速发展的同时,能留住自己的文化记忆。
网友“蓝樱浅蝶”:现在的城市都是高楼林立,而且设计很类似,被人们戏称为“大火柴盒”。如果我们在城市建设中不留住一些古迹,没有自己的特色,又如何跟其他的城市区别开来呢?每个城市都有它独有的韵味、独有的特色,而留住古迹才能更好地突出城市特色。
注重历史文化是一种进步
@彭保红:郑州市高新区的丁楼村拆完了,但三棵古树保护了下来,为此开发商还改了规划,这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大河网网友“落笔映惆怅”:记得前几年盖楼修路的时候,很少考虑古树古迹之类的保留问题,更不用说是为了保留一棵古树改设计图、多花几十万元钱了。这应该算是一种进步!
让现代与历史在城市中相映成趣
12月9日,河南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王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说:“现代化与历史文化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要让现代与历史在城市中相映成趣。”
王建国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落,都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现在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中村改造要让历史文化融入城市中,拆迁不能把历史文脉挖断了。城市建设不是简单地堆积水泥森林,而要把自然生态景观巧妙融进城市,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此,才能让城市有灵魂,保持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丁楼村改造过程中留住古树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新闻1+1
盘点为古迹让路那些事
2015年10月,新打通的郑州市桐柏南路双向六车道正中间,一棵树龄300多年的皂角树,被长约30米、宽4米、高1米的花坛保护着。这棵古树是道路所在地后河卢村的标志。为了保护这棵古树,施工队修改了施工方案,多花了经费。这也是郑州道路改造首次为古树让道。
2014年12月,在郑州市郑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附近,正在拆迁的晋王庙村口,一块宋代石碑斜立在铁制的保护棚里,石碑表面的碑文仍依稀可见,井字形钢架将其紧紧固定。据了解,位于郑州市管城区的晋王庙将被修复,并将还原民俗古街文化区。
2013年5月,位于紫荆山路与书院街交叉口的郭家大院成为焦点。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当时被列入了地铁2号线施工拆迁的范围。经过社会、媒体近两个月的奔走呼吁,地铁施工方案进行了修改,郭家大院最终被确认原址保护。 (本报记者黄岱昕 实习生贾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