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都市圈如何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去年,河南省也正式明确,将郑州都市圈从“1+4”升级扩容到“1+8”,推进郑州与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加速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在此背景下,郑州市提出要打造以紧密型都市圈为形态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推动郑州都市圈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从“1+4”到“1+8”,郑州都市圈不断发展壮大。郑州都市圈冲击全国第一梯队,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郑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李海涛是郑州人,在开封读大学。作为郑州都市圈建设重要支撑的郑开同城化,他也是一名见证者。
去年毕业前,他几乎每周末都会往返于郑州与开封之间。如今,提到郑汴两地的交通,他如数家珍。“赶时间就坐郑开城际铁路,20分钟左右就能到郑州,只需要18元;不赶时间,赏路边风景,就坐郑开公交,需要1个小时。”
作为“老郑州”,李海涛十分关注郑州的朋友圈。如今,从事的工作,也与城市发展相关,提及郑州都市圈的从无到有,他比谁都“门儿清”:
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推进郑开同城化,并将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加快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
2021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的“奋进新征程中原更出彩”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明确,将洛阳、平顶山、漯河、济源纳入郑州都市圈范围。郑州都市圈正式从“1+4”(郑州+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扩容”到了“1+8”。
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河南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决定,以代表团名义,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三份建议,其中一份建议是《关于恳请国家支持郑州都市圈规划建设的建议》。
郑州都市圈未来可期
去年底,河南省印发《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按照规划,郑州将优化重塑郑州都市圈“1+8”空间格局,推进郑州与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加速融合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一副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郑州都市圈面积也由扩容前“1+4”时期的1.59万平方公里,增加到5.88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670万,在经济体量、面积方面超过武汉都市圈。省内来看,经历了两次扩容后,郑州都市圈面积占全省1/3,人口占全省47.01%,经济总量占59.24%。
近日,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已公示,从城镇用地范围和空间分布来看,主城区、航空港区将是未来的发展主力,而对应的新变化主要集中在高新区、经开区区域,以及郑东新区和航空港区,这些区域是未来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
相关专家分析称,有了产业谋划、有了人口导入,再加上资金支持,郑州都市圈未来依然可期。
郑州都市圈的优势和劣势是啥?
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博士徐艳红一直在从事国家中心城市课题研究。她所在的课题组以武汉、合肥等7个省会城市为核心的7个都市圈为对比对象,开展了郑州都市圈建设的比较分析研究。
以郑州、武汉、合肥等都市圈中心城市为例,2022年,郑州在校大学生数量133.27万人,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武汉名列第一,为168.29万人。合肥在校大学生数量为72.35万人。但是,郑州作为郑州都市圈的领头羊,在学研究生数量不到6万人,这一数字不到武汉的1/3。同时,在本科院校方面,郑州只有26所,武汉的本科院校达46所。
在研发投入上,郑州也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据统计,2020年,郑州都市圈研发投入强度不到2.08%,武汉都市圈为2.61%,合肥都市圈则达2.71%。同时,在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总部、大院名所引进,以及国家级的众创空间等方面,郑州与武汉、合肥差距也十分巨大。
“郑州都市圈的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走在前列,这将对建设现代化郑州都市圈,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起到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但郑州作为郑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的首位度不够明显,郑州在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方面,需要奋力追赶。”徐艳红说。
跻身第一梯队,需要如何发力?
河南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从郑汴一体化,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一直到如今的郑州都市圈,他一直在关注着郑州和它的省内兄弟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如何让郑州都市圈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耿明斋表示,如今,随着武汉、合肥高铁、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发展,郑州的交通枢纽优势也在不断弱化,因此,郑州都市圈要想跻身全国第一梯队,必须在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上下足功夫。
他建议,河南省应以省政府的名义,申请在郑州设立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科院的直属院所。甚至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直属分行,国土资源部在郑设立分支机构。“无论是从经济体量,人口规模,还是河南在国家整体区位和地位的角度,科技、教育的功能,是支撑郑州都市圈,甚至中部地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郑州都市圈要在产业高端化、前沿化方面下功夫。耿明斋提到,郑州都市圈在传统的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上占有优势,虽然在制造业上的体量非常大,但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高技术、先进制造业还十分薄弱,不足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在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要提前布局,弯道超车,提升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引进龙头项目,围绕项目培育、引进更多配套产业,从而在全国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全国众多都市圈中跻身第一梯队。
【责任编辑:钱艳红 】 【内容审核:黄瑞月 】 【总编辑:黄念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