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798的搬迁路(一)【音】

21.12.2015  13:38

  

  工厂可以没落,生活可以改变,记忆却从未远离。“二砂”,已经成为郑州的记忆。这一处象征着工业文明的地方,被城市的文艺弄潮儿们深耕细作,把它打造成闹市里的一片艺术热土。这个闹中取静的地方被很多人誉为“郑州的798”和“郑州最后一块文艺栖息地”,但最近的一则搬迁通知,让许多栖息在此的文艺青年不得不另寻他处。请听本台记者梁艳、李欣洁发回的报道:

 

  午后的阳光洒在二砂厂区内红色的高墙上,一排排波浪形房顶的红色建筑,蔚为壮观。然而不少小店却店门紧闭,门前厚厚的落叶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营业了,唯有一花一木咖啡馆里飘出淡淡的咖啡香。客人们大多是因为郑州的798即将落幕,来找情怀的:“”

  咖啡馆老板小吴说,上合会议期间,市民调休,二砂这里突然就像赶庙会一样热闹,这些都缘于前段时间的搬迁通知:“”

  1956年动工的二砂,是在“一五”期间由德国协助兴建的全国最大的砂轮厂,如今,砂轮厂辉煌已去,安静的厂区、有着最好采光条件的厂房成了艺术家们创作、做活动最理想的地方。两年前,小吴把咖啡馆开在这里,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文艺气息:“”

  最多的时候,这里有将近30家店,有艺术设计、雕塑、展览、酒吧、摄影等等,大家抱团取暖,悉心经营。现在,搬迁大限已到,小吴不得不像其他店主一样赶快寻找新的落脚处:“”

  咖啡馆门前,彩色的木条做成的指路牌向来访者们标注着店家的位置,但下一站会指向哪里,我们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