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郑州迈上建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19.10.2018  13:54

  新华社郑州10月18日电 题:变身开放高地 迈向“中心城市”——郑州改革开放发展变化新观察

新华社记者 刘怀丕

现代郑州,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兴。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郑州大力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迈上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新征程。

  “新丝路”通世界 形成国际综合枢纽

前不久,俄罗斯空桥航空公司的一架航班缓缓落地,来自巴西的66头长颈鹿顺利抵达郑州机场。就活体动物来说,郑州机场还负责运输过北极熊、羊驼、种猪、小矮马等,它们分别来自俄罗斯、智利、加拿大、法国等国家。

这是郑州发展国际综合枢纽的一个缩影。郑州曾是全国“铁路十字路口”,近年来紧抓“一带一路”有利时机,构建空中、陆路、网上三条“新丝路”,逐步向国际性综合枢纽升级。

“空中丝路”越飞越广。郑州机场已基本形成横跨欧亚美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2017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居全国第7位,跻身全球50强。

“陆上丝路”越开越密。中欧班列(郑州)已开行5周年,实现了从每月1班到每周8班的大提升。货源地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6个城市,境内合作伙伴达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多家。

“网上丝路”发展迅猛。郑州跨境电商通关能力实现50单/秒,日峰值处理能力可达500万单。截至目前,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累计达2.41亿多单、全国占比达30%,累计交易额达340亿元、贡献税收37亿元。

三条“丝路”联动、互为支撑,形成郑州对外开放合作新优势,奠定了郑州国际性综合枢纽地位。

  产业融入全球 本土品牌耀眼

车间整洁有序,流水线整齐划一……经过500多道工序后,一部包装完好的苹果手机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下线,这里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入驻终端智能制造企业约190家,2017年手机产量达2.9亿多部,全球每7部手机中就有1部来自郑州。“由于具有航空方面的优势,手机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聚集郑州,把郑州嵌入了全球产业链。”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允春说。

改革开放初期,郑州市以轻纺工业为主。经过40年的发展,郑州产业不断蜕变壮大。2017年,郑州市经济总量达9130.2亿元,约为1978年的450倍。

随着产业发展,郑州的本土品牌越叫越响亮。在服务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客车品牌中,宇通客车数量排名第一。这家从郑州客车修配厂发展起来的本土企业,已是全球销量最大的客车企业。

背靠河南“中国大粮仓”之优势,郑州成为“速冻食品之都”,培育出三全、思念等一批知名企业。全国超过一半的速冻汤圆和速冻水饺产自郑州,肯德基的油条、必胜客的披萨、味千的拉面等相当一部分洋食品也是“郑州造”。

“郑州现已成为全国最大速冻食品生产、研发基地和物流中心,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级冷链食品制造中心。”郑州市工信委食品处处长闵锋杰说。

  “高度”+“速度” 建设“中心城市”

上世纪70年代,60多米高的二七塔建成,成为郑州形象的标识。而今,这一高度被280米高的郑东新区的千玺广场主楼取代。楼高之变,代表着郑州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的高度与速度。

40年来,郑州先后建设了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新城区。2017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达830.97平方公里,是1981年的12.8倍;总人口达988.1万人,是1978年的2.3倍。

10多年前,郑东新区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成为中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约300家。在位于郑东新区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全球首个鲜果类期货品种苹果期货于去年年底上市交易,至此该所已上市交易18个期货品种,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

2013年,郑州获批我国首个以航空港经济为引领的国家级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0万。5年来,该区经济总量增长3.4倍,建成区面积扩大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占河南全省近7成,一座面向全球的航空大都市正在崛起。

2017年国家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从此跻身全国城镇体系“塔尖”城市行列,标志着郑州迎来了近代以来继铁路枢纽形成、省会迁建之后的第三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