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郑州群众工作队何以在基层扎下深根?

10.09.2015  07:52

郑州市群众工作队联乡驻村活动专题报道上篇——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做好任何工作、完成各项任务、解决一切问题的源头之水。

从2012年开始,郑州市2000余支群众工作队在基层,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在郑州农村的广袤大地上辛勤耕耘,助推发展,点亮希望,收获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吹响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声声号角,取得了三年帮扶任务的良好开局。8月28日,《中国组织人事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对此予以专题报道,对我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报道分长篇通讯《群众工作队何以在基层扎下深根?》、《亲历者说》和编辑点评《只有扎下深根 才能取得实效》三部分,今日,本报转载专题报道上篇——《群众工作队何以在基层扎下深根?》。

8月,如火的太阳炙烤着中原大地,郑州新郑市八千乡小李庄村的田间地头却处处可见一脸笑容、忙着灌溉的村民。但在几年前,村民遇到干旱的季节,只有唉声叹气的分儿。2012年郑州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群众工作队到小李庄村后,先后筹措资金,对28眼老机井进行了淘洗维护,新打机井14眼,铺设机井电缆及电控设备。去年在遭遇罕见大旱、连续9个月不见雨水的情况下,该村的花生亩产却达到接近历史纪录的600余斤,大家都说:“这真是多亏了群众工作队帮忙打的几十眼机井啊!

小李庄村的变化,只是郑州在全市2668个村(社区)中开展群众工作队联乡驻村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2年2月,郑州市立足于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融合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治理结构,建立了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3年来,派出2000余支群众工作队,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公共服务7大领域和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和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真蹲实驻、苦干实干,在促进经济发展、推进民生民享、维护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权向基层放、劲往基层使”的良好局面。

那么,郑州市的各级工作队缘何能够在基层扎下深根,结出硕果呢?

三项举措引导“下得去

干部下基层,就要像种子到土地中去生根开花一样,要重心下移、深入一线,帮到百姓急需上,扶到群众心坎上,优化培育党群关系这株连心树,俯首做好维系党群情深的育树人。

郑州市采取三项举措抓落实、促成效。一方面,明确了群众工作“三个三分之一”责任体系,市直、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每年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调研指导本单位开展群众工作,领导班子每年有三分之一成员带队、机关干部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员参与基层群众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了会商、公开承诺、定期汇报、责任追究、廉洁自律、考勤、台账、《民情日记》查阅、为民服务卡、群众诉求处理10项制度,促使群众工作队扎根基层。同时,还建立了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使用干部“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树立“业绩在基层生成、干部从基层成长”用人导向,真正让干部“愿下去”。

正是这一个个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让越来越多的工作队员从“市里、县里的领导”变成了“群众身边的干部”,从“城里人”变成了“村里人”,蹲点抓建设、搞发展。

郑州荥阳市城关乡李克寨村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260人,其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近30人。郑州市粮食局群众工作队进驻后,同村两委商议,立即启动了标准化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邀请专家进行项目选址、规划设计,采取“村集体自筹一部分,动员周边企业和社会支援一部分,发动粮油企业赞助一部分”方式,解决了资金瓶颈问题,推动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目前,服务中心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内部不仅有宿舍、厨房、餐厅、卫生间等,还配有老年娱乐休闲活动中心,成为荥阳市第一批标准化村级养老服务中心。

而在郑州市中牟县大孟镇大吕村,市安监局工作队带着改变该村落后面貌的决心蹲下来:协调资金45万元进行农网改造、100万元进行120眼机井配套建设……如今的大吕村,一张IC卡就能浇地,收大蒜的卡车能从郑开大道上直接开到地头。

群众工作队用这一件件暖人心窝子的事,拉近了干群关系,使群众路线更加显性化、常态化、亲情化。

三个“根本转变”推动“待得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牢固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

与以往阶段性驻村解决某一项突出问题不同,郑州市派驻群众工作队联乡驻村是长期固定的联系分包关系,职责任务不仅仅是送温暖、办实事,更重要的是帮助基层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抓好管长远、打基础、群众长期受益的工作,实现“三个转变”:由过去的出现问题后被动下派工作组向主动下基层防患于未然转变,由过去的分散式的下派工作组向集中资源和力量实现区域整体推进转变,由过去的短期驻村向建立长期联系、对基层发展稳定长期负责转变。

群众工作队所驻的村不少都是经济欠发达村,有些还是省级贫困村。面对这个情况,郑州市明确要求群众工作队与所驻村成立联合党支部,队长担任书记,具体负责所驻村全面事务。2015年,又把群众工作队优秀党员选派为所在村的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市139个省级贫困村、109个市级贫困村和200个软弱涣散村的无缝隙、全覆盖。实践证明,这个“有力武器”让群众工作队在基层确确实实有平台干事、有“权力”做事。

郑州市文广新局常务副局长、群众工作队队长徐凤鸣第一次到郑东新区金光路街道刘江村的时候,被惊呆了。“说刘江以前是咱郑州的‘北大荒’,一点都不夸张。”村支书师新建心直口快。为改变这个面貌,工作队充分借助单位的后盾作用和职能部门的资金支撑,修建了直通东四环的乡村道路,协调资金10多万元为刘江村、徐庄村变压器扩容,投资13万元建立了有线电视信号基站,策划举办了“首届郑州黄河鲤鱼文化节”,探索打造了刘江黄河鲤鱼、绿色稻米和生态莲藕三个产品为主的“刘江三宝”品牌,大幅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收入水平。

路通了、人富了,心也顺了。放眼全郑州,各级群众工作队与所驻村(社区)均建立了联合党支部,一起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协助援建了一大批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垃圾中转站、电子书屋,改善了群众生活。

正是这些转变,让工作队能够很快站稳脚跟,能够更加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使驻村有了“肥沃的土壤”。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3年来,郑州市各级群众工作队坚持践行这个宗旨,把善于用真诚服务团结群众、善于用政策法规引导群众、善于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善于把群众的意愿呼声变为决策依据、善于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变为群众自觉行为作为工作目标,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重心,注重向群众学习、向群众请教,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该村改造开发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工程。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群众工作队派驻后,面临着3大难题:拆迁、回迁和历史文化古迹保护。

工作挨家挨户做,保障逐级逐层抓。工作队从思想认识抓起,突出法治、德治并重,通过深入系统地做群众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如今的方顶村,已经成为以文化为基础,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确立了“明清文化旅游开发项目”,铺设了870米景观大道、种植花木1800余棵,明清建筑古建筑区修复工作顺利推进,顺利获评“河南省特色旅游村”……

而在60公里外的新密市城关镇东瓦店村,因为郑登快速路的修建,这个原本依靠煤炭资源的小村子开始“涅槃”:村里开始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对居民进行集中安置。而这些楼房前面20米,就是建设中的郑登快速路。“以后村里咋发展,可得好好想想。”村支书魏志瑜指着双洎河北岸的6栋住宅楼一筹莫展。就是在这个时候,郑州市商务局的群众工作队到了村里。“商务规划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将充分利用东瓦店村将来优越的交通优势,帮助村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市商务局市场处副处长李杰说。目前,该村已经基本完成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单一村,转变为融物流、贸易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发展村。

以往的村级组织换届年,信访稳定问题都比较突出。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郑州市的农村、社区换届工作却非常顺利。究其原因,就是各级工作队充当着换届“四大员”(社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工作流程指导员、严肃纪律监督员),有效指导帮助所驻村(社区)依法依规开展换届选举工作,换出了好的态势、好的局面,换出了发展的新活力、新气象。3年多来,每到诸如“两会”、“三夏”、汛期、“流感”等重要时期,郑州市各级工作队就成为“千里眼”“顺风耳”“先锋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大梁、走前头”。

没有任何一种根基,比扎根于群众更坚实;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汲取自群众更强大。3年的群众工作队联乡驻村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经受住了实践检验。2015年5月,新的一批群众工作队已经入驻村(社区),新三年行动计划已经拉开大幕,又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走到了群众身边,用自己的真情践行着人民公仆的诺言。 通讯员 郑祖轩

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