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底到1988年初,郑州第一批家用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的老式电话,让不少人追捧
河南商报记者 宋晓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是书信和电报,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站在21世纪回头望,你会清晰看到距离车马传信达意终结,实际上只差了一个电话的距离。
回忆
不到俩月 郑州安电话的号牌就排到了2万开外
1981年,国家开始对普通百姓开放电话安装政策,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以往只有在机关部门才能见到的电话机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1987年4月,工程师杜红从吉林长春调往河南郑州电信局工作,她此前曾参加国家电信总局业务规程的制定。
“当时,郑州还没有一部私人电话。”时任郑州电信局业务科科长的杜红记得很清楚。
为了解郑州市民对于电话的需求度,杜红带人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地调研。出人意料的是,郑州人对电话的需求度意外地高。要知道当时安装电话门槛很高,需要交电话初装费用,私人电话安装全部费用大约需要3358元,公家电话为5358元。这也就意味着,普通工薪阶层不吃不喝半年才能安装一部电话。
之所以有电话初装费,杜红回忆当时是国家对收入分配的一种调节。向最先消费电话的群体收一定的费用,有助于尽快完善我国的电信网络,让更多的普通百姓享受到电信服务,符合既不吃“大锅饭”,又要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电话进入排号安装阶段后,不到2个月,号牌就排到了2万开外。
在杜红印象中,1987年底到1988年初,郑州第一批家用电话走入寻常百姓家。
电话安装供不应求,无数人托关系、批条子找到杜红,想安装一部电话,这样的热情让杜红“家都不敢回”。
郑州最初安装的私人电话,是一种转盘式拨号的黑色电话机。“那是当时最时髦的物件儿。”郑州市民康先生回忆说,如果当时谁能够报出自家5位数的电话号,绝对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炫耀,让那些想安又安不上的郑州人羡慕不已。
郑州人安装电话的热情一路高涨。1988年11月21日,《河南日报》2版报道,郑州市个人安装电话已3000多部。
发展
为装电话
而到处托关系的事已成为历史
从1903年,无线电话试验成功以来,电话的发展就装上了加速器,手摇式、转盘式、按键式、无绳移动电话、数字电话、智能机……
如今,为装一部电话而到处托门路、批条子的事已经成为历史。
电话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当中最不可缺少的工具,查新闻、看小说、追剧、订外卖、处理文件、二维码支付,工作生活学习,一部手机全搞定。其重要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上班可以不用电脑,但是不能不带手机;出去喝咖啡可以不带钱包,但是不能不带手机。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再普通不过的一部小小的电话,就能看出社会向前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