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立体防疫体系 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昨日,《光明日报》客户端刊发通讯,报道我市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加强“人防”“技防”和“物防”措施落实,夯筑立体防疫体系,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屏障的创新做法。本报今日予以转载。
河南毗邻湖北,信阳、南阳等多地与湖北接壤,郑州距离武汉500余公里,高铁两小时车程,人员来往密集,疫情防控压力显而易见。在全民疫情防控战中,郑州提出“村保乡、乡保县、小区保社区、社区保城区”的防控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防控力量集中向社区下沉,加强全市1000多个社区“人防”“技防”和“物防”的措施落实,夯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实施“一测三查五登记”
在这次全社会动员参与的战“疫”中,郑州市提出了“村保乡、乡保县、小区保社区、社区保城区”的防控措施,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2月10日下午召开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郑东新区商都路办事处海马公园社区书记穆德春代表全市广大社区作了社区防控方面的经验分享。
据了解,在此次防疫工作中,海马公园社区按照要求迅速成立了海马公园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严格卡点设置标准,做到“三个三”,即三防控(测温计、消毒设施、废弃口罩收集箱),三记录(人员排查登记本、重点人员登记本、值班登记本),三宣传(倡议书、车牌提示单、处置流程图),
各类疫情防护物品第一时间落实到位。实行“一测三查五登记”,即测体温,针对返郑人员详查来源地、查返途方式、查有无不适症状,进出人员登记基础信息、联系方式、居住地址、活动轨迹、身体状况,全天24小时不间断开展卡点防控。
同时,海马公园社区还对辖区6个楼院进行逐户排查,第一时间按照楼院建立了微信工作群。通过电话、微信调查等方式,展开全面的地毯式摸排。在辖区发现疑似病例后,社区马上告知其家人在家自行隔离。采取“四个一”关怀服务,即:每天一个问候电话(微信),一次生活慰问(代购生活必需品),一次测量体温,一次垃圾回收,并积极联合发动辖区爱心企业为居家隔离人员送药、送菜、送水果,让居家隔离人员感受政府关怀。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为完善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郑州市各社区按照“六包一”,即区级领导、市直单位人员、办事处人员、社区人员、民警、社区医生,分包责任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线,严格落实“一测三查五登记”,强化“两抓两防一排查”,抓入口,抓居家,防聚集,防遗漏,反复排查经常排查。筑牢城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屏障。
“技防”参与,小区闭环管理更加精准、有效
“大年三十我们就开始进行第一轮的摸排,当时还是以上门摸排为主。手写登记,回来再输进电脑,工作量很大。”龙翔嘉苑社区监测点工作人员介绍到, 2月2日起,在市里的统一部署下,健康登记系统上线,入郑、入小区、乘坐公共交通、进入商超都要通过手机扫码填写登记,若已在小区完成登记,在其他场景下则只需扫码即可。“像陈女士这样的外地返郑的人员,登记完都会有居家隔离的提示,隔离期内扫码进出小区系统将会发出警告。”上述工作人员说。
而对于没有外出的在郑人员,一次扫码登记健康信息后,再次进出社区就会快捷很多。“现在进出小区门不用再报楼号门牌号、手写登记信息了,扫一下门口的二维码就可以了。” 家住金水区大河春天社区的马女士告诉记者。“相比之前的上门采集、手写登记,线上填写扫码进院不仅是降低了感染的概率,还让居民进出更加便利,同时大大提升了社区闭环管理的效率。”绿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素丽说到,对于无法线上登记的老人和孩子,社区工作人员会进行上门采集,手动登记后发放出入证。
数字郑州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郝亮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郑州迅速行动,搭建起了一体化疫情防控数据平台,并基于平台开展各项应用系统开展智能化防疫。2月2日,交通卡口信息录入系统上线,2月10日,社区信息录入系统上线,2月19日,公共交通、商场超市码上线,多组数据在后台相互印证,就可以描摹一个人的行动轨迹图。进入小区前的登记如果与入郑登记信息不符,手机页面就会显示登记失败,且外地返郑人员,登记完都会有居家隔离的提示。截至目前,郑州一体化疫情防控数据平台打通了市直各部门的疫情数据共享通道,累计归集全市确诊人员信息、疑似人员信息、密接人员信息、交通信息等42类1600万条数据。
防疫阻击战打响以来,各个社区工作人员从24小时卡点防控、人员排查,再到防疫宣传、便民服务等,冒着较大的感染风险承担着大量的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以大数据为依托,开展智能化疫情防控,实现了任务下发、排查人员落实、信息录入的纵向闭环,大大降低了卡口、社区等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染风险,避免了手动填写信息无法规范统计的问题。建立起了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防疫体系,让疫情防控更加科学、精准、有效。
隔离不隔爱,用服务打通防疫“最后一公里”
“门口有给孩子买的奶粉,麻烦帮忙取一下。”
“你要的蔬菜水果已经备好,放在家门口,及时拿取。有垃圾了放在门口给我说下就行,一会儿我去收。”
每天,“楼长”花建秀的微信闪烁不停,尤其是随着复工复产陆续展开,外地回郑人员明显增多,他也更加忙碌。
像花建秀这样的“红色楼长”还有很多,他们不但要动态管理隔离人员健康状况,还要帮忙购买日常所需、收取快递和处理垃圾等。
据郑州市龙湖办事处介绍,他们将机关人员前移小区门口、村党员干部下沉楼栋门口,用党员干部担任“红色”楼长,将“机关干部+社区人员+志愿者”社区管理延展为“红色楼长”制: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村委人员,一名热心群众,负责一幢楼的隔离人员服务和群众日常生活需求。组建了包括144名楼栋长、161名副楼栋长和69名志愿者的“红色楼长”疫情防控服务团队。
随着企业陆续复产复工,五里堡街道河医社区返程居家隔离人员骤然增多,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并保障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社区创新工作思路,成立社区帮帮团,建立微信帮帮群,将社区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超市人员及隔离家庭成员代表全部纳入。隔离人员每天早、中、晚三次上报体温和身体状况,并于每天下午5点之前列出需求清单。帮帮团成员、超市人员负责接单,并将采购物品价格等信息公布于群内,通过扫码在线收款,全程公开透明。社区工作人员负责送单,每天中午11点前将前一天预订的物品送至隔离人员家门口,全程无接触。通过群众点单、商户接单、社区送单这种“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不仅节省了社区人员力量,减少了接触传播隐患,也让隔离人员感受了温暖。
“人防”“技防”“物防”等多重防护手段的结合,提高了管控与服务的精准度、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提供保障。正如郑州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人所说: “郑州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控水平和工作效率,用好基于大数据的全市健康信息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政府管企业、企业管员工、社区管隔离’的要求,实现闭环健康管理。”
随着复工复产陆续开始,返郑人员大幅增加,郑州将持续在社区防控管理上精准发力,加强社区闭环管理,全面推进“机关干部+社区人员+志愿者”的社区管理模式,构筑“人防+技防+物防”的社区立体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