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清官墓群被拆 曾国藩题字碑当垃圾运走(图)
11月10日夜里,郑州西郊中原区孙庄孙翰林家族墓群被推平,曾国藩撰文、翁同龢书丹的墓志铭、大门和保护牌被当成垃圾运走。在五年前的文物三普中,孙翰林家族墓碑群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但这两年因周边地区开发,墓地已陷入工地的四面包围中。
在孙氏后人看来,祖坟是他们先人的安葬地,也是家族光辉历史的印证,拆不得。而且,一百多年来,孙氏家族出过二十多个有名的清官,这也是郑州的荣耀,是难得的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郑州西郊的孙庄曾经人才辈出,以“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享誉乡里,先后二十多人为官,均为廉政典范。业绩的开创者孙树之有句名言,“民受祸,实官为祸也。”
十年前,村里成立了孙氏文化研究会,整理了《孙氏族谱》,编辑了《孙庄翰林院家族史迹考略》等图书,开始打捞这段曾被遮蔽多年的历史,并将孙氏先贤的事迹择要刻在保护牌上。
其中,孙树之是孙家光辉业绩的开创者,被村民称为“老官”。他曾任禹城知县,以为官清廉、家教严明著称。在禹城任上,他免除百姓下葬要向官府缴税,严加惩治刁难百姓的官吏,获百姓交口称颂。去世后,光绪皇帝加封其为资政大夫,其墓志铭由曾国藩撰文、翁同龢书丹。
孙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双福说,墓地原来占地十八亩,埋葬着孙氏先人三百八十多人。如今面积已缩小到不到半亩。从那至今,孙庄的孙氏族人已经繁衍了十万余人,遍布全国甚至全球各地。
前两年,后人孙大千还专门发函给国台办,希望保护好这块地方,虽然当地政府批转了文件,也做了情况说明,承诺要“妥善保护”,但那只是统战需要。“他们只想着拆,卖成钱,不管什么文化,也不管什么文物”。孙双福无奈地说。
孙庄村民孙宝珠,是孙氏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2013年时孙庄拆迁,他想保住村里的孙翰林故居,那是清代传下来的,是原有十多个四合院的孙氏翰林庄园仅存的建筑,结果他半夜被人痛打一顿,那处上写“文物”两字的祖宅也被拆毁。
文物三普名录上,登记有孙翰林家族墓群。
墓群前边已经竖起了电线杆,房产公司的人正派人勘测数据。图文来自公众号行之。这是后人们和祖坟最后的留影,尽管他们尽了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守护住先人的安息地。
【责任编辑:樊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