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棚改5年成绩单:拆627个村 动迁175万人
1月5日,记者从郑州市城镇建设办公室获悉,截至2015年11月,在刚刚过去的5年里,郑州市大棚户区改造共拆迁了627个村庄,动迁群众175.65万人。为何拆迁?什么样的村庄需要拆迁?目前的回迁安置情况如何?拆迁为城市和村民带来了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
5年拆迁627个村
按照“政府主导拆迁安置”原则,截至2015年11月,“十二五”期间,郑州市4个开发区、6个城市区及县城、产业集聚区、组团新区规划区范围内,共启动拆迁627个村庄,动迁群众175.65万人,可谓工程浩大。其中,在重点改造区域中心城区476个村庄已拆迁改造383个,累计动迁群众109.1万人。其余均在县城、组团新区及产业集聚区范围内,共启动拆迁村庄244个,动迁群众66.5万人。
回迁安置情况咋样?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共规划安置区434个,安置房115.88万套。截至目前,已启动桩基施工的安置区项目有359个,开工建设的安置房有9104万平方米。627个拆迁村庄里,目前有254个村庄共58.46万居民已经回迁,涉及安置区182个。回迁人数占动迁人数的33.3%,基本实现30%的动迁群众回迁的工作目标。
据介绍,这5年郑州市所拆迁的房屋重点为“城市棚户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房屋建筑密度较大,使用年限长;二是房屋质量差,安全隐患大;三是使用功能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四是建成区内的村庄;五是建成区外规划区内的村庄。此外,改造重点还包括铁路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场)危旧房、国有农场危房等。
“今年,郑州市要完成大棚户区改造的扫尾工作,6个城市区和4个开发区要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2018年底前实现动迁群众全部实现回迁入住新居。”郑州市城镇建设办公室相关人士说。
集体“搬家”带来了啥?
郑州近年大举推行“棚户区改造”,那么村庄集体搬家到底给城市和市民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先来看一组数据:266条支线路网,已基本全部打通;城市污水处理率由原来不足80%提高到95%以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95所;新增供热能力2720万平方米;郑州市属医疗单位新增床位1万张;节约土地约45%等。据介绍,627个村庄的顺利拆迁,让大批学校、卫生机构、文化场所、环卫设施、市政道路等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生活环境的改善,使城中村居民彻底告别了“一线天”、“握手楼”、沉陷区及水不通、路不平、灯不明的居住环境。孩子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问题也得到解决。
同时,城中村改造,村民住房由农居变为商品房,拥有完全产权,在提升住房质量的同时,财产含金量明显提升,收益大幅增加。改造开发让村组集体得到了大量的商业地产,村组集体经济实力猛增。如黄岗寺村在改造后,村集体共拥有完全产权商业地产达20万平方米,经济实力成倍增加。
据悉,到“十三五”末,郑州市规划建设的219个新型农村社区将全部完成,基本实现市域城镇化。
本报记者李林
【责任编辑:张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