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无车日变成堵车日 公共交通应挺身而出(图)

23.09.2014  12:54
设置在郑州市花园路与农业路交叉口的“无车日”告示牌

  本报讯(记者李凤虎 实习生王绿扬)9月22日是第8个“中国城市无车日”,早高峰时段郑州市区依然拥堵,禁行区域不少道路上车辆排起了长龙,网友纷纷在网上晒出堵车照片,感叹郑州市“无车日”变成了“堵车日”。

   早高峰仍然拥堵

  9月22日恰逢周一,当日上午7时40分,记者沿花园路、金水路和文化路走访发现,市区主干道车水马龙,车流量与平日相比没有大的变化,早高峰仍然拥堵。

  “本来以为无车日交通状况会好一点,没想到还是和平时一样堵。”家住郑大一附院附近的市民程先生平时开车上班,为响应无车日的号召,当天改乘公交车,却发现路上没有想象中通畅:“一上医学院立交桥就堵上了,耽误了将近一个小时,比自己开车还慢。

  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他沿纬五路行驶,感觉路上依然车满为患,车辆一个挨一个,到了路口,还得抢着过。

  在限行区域内,记者发现,一些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依然有车辆照出不误。“早上出门本来想去坐公交车,看到别的私家车车主都开着车,我也就随大流了。”李女士对记者说。

  花园路上一位执勤交警说,交警部门为响应无车日,专门派出了警力,在一些主要路口设置了固定巡逻岗进行疏导分流。多数私家车都遵守了限行路段绕行的规定,但由于当天是双休日后上班第一天,还是有一些司机不听指挥,开车进入限行路段行驶。

  记者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多数市民表示仅靠一天的“城市无车日”是不够的,“绿色交通低碳生活”应该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行动。

  省人大代表、郑州市交警五大队民警杨华民认为,无车日活动倡导的是一种理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各种形式的限行,而且要能够引发人们对绿色出行的关注和思考,唤起人们环保、绿色出行的意识和行动。

   公共交通亟待发展

  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郑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28万辆,而且还在快速增长。郑州市交警支队一位负责人说,根据城市路网密度推算,郑州市区路网(四环内)最大理论承载能力为145万辆,超过70万辆将突破路网临界承载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快速路和主干道会出现大面积拥堵现象,超过100万辆市区路网将陷入瘫痪状态。目前,郑州市区高峰期机动车出行量已达到甚至突破70万辆,考虑到道路利用率及路网的不均衡性,郑州市区大部分主干道已经超饱和运行。

  “正是机动车的这种高速度增长、高频率使用和高密度聚集,使得郑州市区交通拥堵异常严重。”这位负责人说。

  省社科院一位专家认为,“无车日变堵车日”,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他认为,城市车水马龙的背后是不堪重负的环保压力,“无车日”既是车辆的休息日,更是环保的反思日、责任日。要避免“无车日”成为“轰轰烈烈一天、冷冷清清一载”的尴尬场面,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关键在于搞好公共交通,这应该是“无车日”的核心。

  杨华民也认为,要想让“无车日”的影响力持久发挥,必须着力打造“无障碍”绿色出行,比如如何让道路空间的分配更有利于行人和自行车;在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时,如何让老百姓换乘更方便、出行更便利。此外,削减不必要的公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工具,增加自行车专用道,引导居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这些都是“无车日”应该思考的问题。